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江苏凹凸棒石粘土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苏凹凸棒石粘土的矿床特征、特殊性质和广泛用途。分析了凹凸棒石粘土的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2.
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中约 1/ 3与车速直接相关。为保证高等级公路行车安全 ,车速管理非常必要。从我国高等级公路管理现状出发 ,根据对我国高等级公路车辆实际运行特征和运行车速的实地调查 ,笔者对高等级公路车速限制的设定、发布及实施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应根据公路、交通、气象、历史事故数据等条件动态确定限制车速的概念 ,并就高等级公路车速管理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重点强调了道路设计和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在实施车速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3.
施粉煤灰农田和作物的有害成分含量变化及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施用粉煤灰对土壤常量化学成分的改变很小,即使施灰量达10^4kg/亩,0.30m厚的耕作层土壤也仅含1.9%的粉煤灰,在目前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施灰量,可取得更佳的增产效果;施灰田作物的有害成分(Cd、Hg、As、Cr、Pb)含量与未施灰对照田的在相近范围内波动,远低于国家粮食卫生标准限定值,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4.
本文报导一起煤矿因地下燃煤产生的一氧化碳漏进入矿区居民住宅所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15.
本文研究了用溴甲酚绿-甲基红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痕量氨。在5ml吸收液中氨浓度0-2.72μg/5ml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5=1.55×104L/mol·cm。在采样过程中,吸收液颜色由红变绿。  相似文献   
116.
基于GIS的三峡库区滑坡坡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GIS技术及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的205个滑坡点的坡形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得到了研究区内坡形因素对滑坡发育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对研究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和分区奠定了基础.在提取坡形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借助GIS软件用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坡形,第二种方法是借助GIS软件和3Dmapper软件半自动生成的,经实践检验和理论证明发现,第二种提取坡形的方法要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17.
对铁岭市环保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铁岭市环保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8.
反硝化处理硝氮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反硝化法处理高浓度硝氮废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动力学条件,在温度为30℃左右,pH为7-8,MLSS为3g/L左右,C/N为0.95-1.0,进水硝氮质量浓度为3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6-8h的条件下,出水NOx^--N的质量浓度小于20mg/L,COD小于100mg/L。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汉江流域96个雨量站点1956~2016年长系列降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诊断了汉江流域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汉江流域汛期面平均降水历年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在1989年存在较强跳跃性,并伴随有22 a、8 a和3 a主周期震荡;受流域气候及地形影响,流域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流域上游西南区和汉江下游等地常成降水中心,易形成"辐射型"、"南北型"和"东北-西南型"3种空间分布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 1%、12. 4%和7. 6%;近年来流域西南部汉中、安康、神农架地区及汉江下游天门、仙桃一带局地降水显著上升,流域东北部商州、凤镇一带及唐白河流域局地降水显著下降,汛期降水"东北-西南型"分布模态日渐走强。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及演变特性直接关系到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深了对汉江流域降水要素变化规律的认识,研究成果对流域洪涝灾害应对、雨洪资源利用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0.
为减少旅游业能源消耗,实现旅游低碳绿色发展,探讨如何提高旅游业能源效率,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首先构建了适应旅游业的Biennial Malmquist-Luenberger(BML)效率指数,以中国30个省市2005~2013年旅游业为实证对象,测度了其能源效率,9 a来旅游业能源效率变化源泉可被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对能源替代效应、劳动对能源替代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产出结构效应5项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旅游业能源效率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旅游业能源效率可以扩张提升的比例较大。(2)整体上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对能源替代效应、劳动对能源替代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的提升能促进旅游业能源效率提高。(3)近3 a来劳动和资本投入的能源替代效应对旅游业能源效率变化的作用超过了全要素生产率。(4)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旅游业能源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主要由地区间旅游业对资本投入使用和能源消耗结构的差异造成。(5)整个样本期间,中国17个省市旅游业能源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背后的因素各有不同,旅游业资本替代效应是湖北省、福建省和浙江省等多数省市旅游业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是安徽省、海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旅游业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利用投入的资源要素对旅游业低能耗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要发挥好资本对能源的替代效应,高效的资本配置能极大提高旅游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