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5月30日上午,重庆市綦江县境内的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0人遇难,77人受伤。逆时光之河往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事故,陕西铜川陈家山矿难、河南郑州大平矿难、辽宁孙家湾矿难……  相似文献   
122.
污泥活性炭的表征及其对Cr(Ⅵ)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一微波热解法制备得到污泥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Cr(Ⅵ)。分别采用元素分析仪(VarioELcube)、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测定仪(ASAP2020)、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仪器对原污泥及污泥活性炭的表面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探讨污泥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参数和表面化学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初始pH,接触时间,初始Cr(Ⅵ)浓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污泥活性炭去除Cr(Ⅵ)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H越低吸附效果越好,吸附平衡时间为100h。不同温度下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30℃时最大吸附容量为27.55mg/g;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R2〉0.99);污泥活性炭对Cr(Ⅵ)的去除是一个吸附-还原耦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3.
灰霾自动监测在中国起步较晚,对于灰霾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尚未建立完善的标准和体系,各城市参与时间较短,系统建设及运行尚处于完善阶段。通过实例,介绍了南京市灰霾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过程,运行管理以及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4.
以废渣磷石膏为原料水热法制备硫酸钙晶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石膏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硫酸钙晶须。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料浆初始固液比及不同添加剂等因素对产物形貌及可溶磷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2 h,料浆固液比为1∶10,最佳添加剂及剂量为丙三醇(V醇/V总液为50%)。所得产物为六方晶系的CaSO4.0.5H2O,直径1~3μm,晶须长径比为45左右,合成率约95%,产物可溶磷含量由原样的0.41%降至0.21%。  相似文献   
125.
磷酸活化-微波热解法制备污泥吸附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污泥吸附剂的碘值和其对铬的吸附去除效果为考察指标,对制备污泥吸附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50 W,微波辐照时间330 s,磷酸浓度为40%及磷酸与污泥原料的液固比为2∶1,空气氛围中制备的吸附剂SAA的性能要稍优于氮气氛围中制备的吸附剂SAN,但前者的得率稍低于后者,总体来讲,两者相差不大。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制备工艺,无需通入保护气体。  相似文献   
126.
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载体,在煅烧温度200~900℃、煅烧时间1~7 h、溶胶体系pH值为2~10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光催化剂(MWNTs/TiO2)。通过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对比,评价各种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复合光催化剂中纳米TiO2的晶型由锐钛型逐渐向金红石型转变,500℃时为2种晶型的混合相;pH值为2的强酸性条件有利于形成金红石晶型,pH值为5的中性及弱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形成锐钛型,而pH值为3时为2种晶型的混合相;在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3 h、溶胶凝胶体系pH值为3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借助扫描电镜发现其TiO2均匀地包覆在多壁碳纳米管管壁上。  相似文献   
127.
张伟 《劳动保护》2008,(11):81-81
本刊讯 9月16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武汉市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确保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公开。  相似文献   
128.
安全防范是指建立一个有条件出入的空间,并可以对该空间内的状态进行监控,应用于预防、制止以及侦破盗窃、抢劫、爆炸等治安事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实训中心是安全防范系统设计的先进范例,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350MHz公安集群通信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口信息综合查询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为安全防范系统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9.
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对于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而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分布特征又不尽相同。文章以湖北宜城市4种陆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碳库的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空间特征,讨论了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宜城市植被碳密度较低,乔木层碳密度为4.44 t/hm2(以C计,下同),碳储量为2.22×105t。草灌层在不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分布各不相同,草灌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密度为2.88 t/hm2,碳储量为1.43×105t,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密度为7.79 t/hm2,碳储量为1.1×104t,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密度为20.84 t/hm2,碳储量为3.4×104t。(2)宜城市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含量5.5 g/kg,1 m以上土壤平均密度为66.77 t/hm2,有机碳储量为1.13×107t。0~20...  相似文献   
130.
当前以土壤有机质提升为核心的耕地质量提升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但在有机质提升过程中土壤磷素的累积和转化特征仍不清楚.在等碳施用条件下,研究对比不同有机物料投入对菜地不同土层土壤磷的累积、转化和迁移规律,以期同步实现有机质提高和磷肥高效管理.试验设置对照(不施肥)、农户传统施肥、生物炭、鸡粪、餐厨废弃物和玉米秸秆施用这6个处理,于辣椒收获期测定各处理下不同土层有效磷(Olsen-P)和水溶性磷(CaCl2-P)含量、土壤磷组分、有机质(SOM)和pH等指标.在0~5 cm和5~10 cm土层中,农户传统施肥处理有效磷含量最高,4种有机物料处理下有效磷顺序依次为:秸秆>生物炭>鸡粪>餐厨废弃物,秸秆和生物炭处理较餐厨废弃物分别增加59.6%~67.3%和29.1%~36.9%.秸秆处理最易于提升土壤活性磷库,0~5 cm土层土壤活性磷较鸡粪和餐厨废弃物处理分别增加47.3%和35.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鸡粪处理的有效磷降低比例最少,20~30 cm土层有效磷占表土层的55.9%,而在其他3种物料处理下仅占16.0%~34.0%.和农户传统施肥相比,有机物料施用后pH显著升高0.18~0.36个单位,鸡粪和餐厨废弃物处理的pH显著高于生物炭和秸秆(P<0.05).生物炭处理下SOM含量相比其他3种有机物料显著增加7.7%~17.6%.4种有机物料中,秸秆提高土壤活性磷库的效果最佳,有利于快速提升植物可利用磷;鸡粪处理下磷素最易向下迁移;在基于土壤地力提升的农田管理下,施用生物炭既有利于改善土壤酸碱度和提高SOM,也可避免磷素在耕层过量积累,降低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