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解西安城区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气粒分配规律,于2012年春季对西安城区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样品进行每周一次的主动采样.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大气中PCBs的总浓度(气态和颗粒态)为62.05~454.18pg/m3,主要以气态为主.由Clausius-Clapeyron方程得到的斜率较陡(-5193.24),表明春季大气中的PCBs主要受西安城区附近地面挥发释放的影响.PCBs的气粒分配系数(KP)与过冷饱和蒸汽压(PoL)高度相关,由logKP和logPoL线性回归得到的斜率mr(-0.46~-0.37)均高于平衡状态理论值-1,说明西安城区大气中的PCBs气粒分配尚未达到平衡状态.采用Junge-Pankow吸附模型和Harner-Bidleman吸收模型对PCBs颗粒态百分比(φ)及KP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均较好地预测了PCBs的气粒分配行为,但与实验测得的值相比,两种模型均高估了φ值及KP值.  相似文献   
32.
张承中  蒋秋萍  闫旭 《环境工程》2014,32(1):116-119
分析渭河西安段4个断面近岸土壤中Cd、Pb和Cr元素的污染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评价法分析3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并基于此对其赋存形态和迁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段中Cd、Pb和Cr的平均值含量高于陕西背景值,其中Cd尤为突出。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耿镇桥断面土壤采样点潜在风险处于"中等"程度。耿镇桥断面Cd元素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d元素主要赋存形态为可交换态(近56.59%),潜在迁移能力强,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33.
针对中国北方城市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的现实,选取城郊裸露期农田,分析地表粉尘释放与城区空气颗粒物污染的相关性,旨在探索城市大气污染的来源,为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提供技术依据。研究发现:西安城郊农田地表粉尘释放通量与城区平均能见度和城区PM10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西安空气中颗粒相及气相OCPs与农田地表土壤中OCPs各组分含量基本呈对应关系,说明西安市空气中的OCPs很大程度上来自农田土壤的粉尘释放。  相似文献   
34.
西安城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大流量主动采样器于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采集了西安城区大气样品,研究了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大气中16种美国EPA优控的PAHs(∑PAHs)气固两相总浓度为37~620ng·m-3(年平均为195ng·m-3),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依次为夏季(74ng·m-3)<春季(106ng·m-3)<秋季(213ng·m-3)<冬季(360ng·m-3).气态PAHs以3~4环为主,颗粒态PAHs以5~6环为主.分子组成表明西安大气PAHs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及生物质燃烧的复合源.应用BaP毒性当量因子及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西安城区成人和儿童进行PAHs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的日均暴露剂量分别为24.3×10-6mg·kg-·1d-1和5.6×10-6mg·kg-·1d-1,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分别为7.5×10-5和1.7×10-5,可能造成成人和儿童的预期寿命损失分别约为467.6min和107.5min.  相似文献   
35.
2012年8月6日—22日利用大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组分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和大气气溶胶OC/EC在线分析仪在线分析了西安PM2.5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和OC、EC,并结合气溶胶前体物SO2、NO2和部分气象参数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中OC、EC和主要水溶性组分SO2-4、NH+4和NO-3的比重分别为:14.34%、5.35%、26.32%、12.90%和11.28%;以有机物(OM)为主要成分的总碳气溶胶(TCA)在PM2.5中的质量分数为28.30%,其中光化学反应导致OM中二次组分(SOC)高达45.30%;对主要水溶性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NO-3、SO2-4、NH+43种主要组分之间的结合形态为(NH4)2SO4和NH4NO3,对Mg2+和Ca2+的相关分析反映其有多种共同源;此外,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均较高,表明大气中存在较强的光化学反应。PM2.5的各组分因子分析得到4个主要来源(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土壤建筑尘和生物质燃烧、二次硝酸盐气溶胶、二次硫酸盐气溶胶)。  相似文献   
36.
西安市冬、夏两季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西安市冬、夏两季大气颗粒物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变化规律,利用TEOM系列RP1400a采样仪于2010年冬季和夏季进行采样,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碳(OC)、无机碳(E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A)的含量。结果显示,PM2.5中OC和EC的季节平均浓度值冬季较高,分别是夏季的2.62,1.75倍,这表明西安市冬季碳气溶胶污染严重。OC和EC日变化在不同季节均呈现双峰分布特征,这主要是由交通源的排放和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的。OC和EC在冬、夏两季都有较强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23和0.543),且OC/EC平均值分别为5.36和3.58,均大于2,表明采样各时段有二次有机碳(SOC)生成。  相似文献   
37.
酸碱溶液改性竹基活性炭生物降解H2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竹基活性炭采用酸、碱溶液浸渍的方法改性,并用化学和表面形态分析等表征方法测试了其改性前后的特性,研究了不同溶液对改性竹基活性炭在微生物挂膜和滴滤塔去除H2S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10%NaOH溶液改性后的竹基活性炭较未改性的竹基活性炭碱性基团含量增加了0.614mmol/L,平衡含水率增加了6.08%,碘吸附值增加了29.6mL/g,这些物化性能的改变更有利于生物竹基活性炭去除H2S。对比5种改性方法对生物降解H2S性能的影响,在H2S人口浓度为150~4500mg/m^3、循环液喷淋量0.2L/h、pH6.5—7.5、气体停留时间66s的条件下,经NaOH溶液改性后的竹基活性炭,对H2S的去除率达93.4%以上,效果好于其他改性方法的竹基活性炭。  相似文献   
38.
单辆机动车二次扬尘量化计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此针对影响机动车行驶过程二次扬尘的主要因素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分析 ,提出机动车单车行驶过程二次扬尘TSP及PM1 0 浓度量化计算模型及相应的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39.
加强学科建设 带动环境工程专业全面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张承中,王志盈祝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20周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1976年。1977年在国内首批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生,1981年首批...  相似文献   
40.
2012年9月1日至30日利用大气气溶胶OC/EC在线分析仪在线分析了西安PM2.5中的OC、EC,并结合O3和紫外辐射数据(UV)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OC、EC、及O3的日均值分别为85.22,19.50,7.18,56.69μg/m3。PM2.5及其中OC、EC的日变化规律呈现"双峰"分布,OC、EC的日波动范围较PM2.5小,且OC的波动范围较EC大,OC、EC的相关性较高(R2=0.73)。PM2.5中TCA的平均比重为47.85%,是PM2.5的主要成分之一,TCA以OM为主,OM中SOC的平均比重高达54.76%,PM2.5中SOC的平均比重为21.25%,SOC和O3的相关性较高,表明研究期间西安市有机物光化学反应较重。1 d中10:00至19:00是PM2.5中SOC比重最高的时段且呈上升趋势,而PM2.5中TCA的变化规律则呈"W"型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