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下水生物反硝化碳源材料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淀粉和聚乙烯醇为原材料,采用高分子制造技术,通过共混/包覆制备出一类地下水原位生物反硝化用控释高分子碳源材料。制备碳源材料在水体中有机质释放试验表明,不同含量的碳源材料在水体中均有一定的COD释放能力,制备的碳源材料满足生物反硝化的需要。硝酸盐生物降解试验表明,对于本类碳源材料,反硝化菌存在6d左右的驯化期,不同淀粉含量碳源材料对生物反硝化的进行影响不大。经过6d左右,水中NO3-浓度从40mg/L降低到10mg/L以下。同时发现碳源材料具有缓释性能,随着反硝化过程中有机质的消耗,可以不断向水体释放有机质。  相似文献   
52.
刘延湘  张旭  吴峰  邓南圣 《环境科学》2008,29(3):638-642
环糊精口α-CD、β-CD和γ-CD能分别与双酚A形成1:1主-客体包结物.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 nm)光照下,研究了在Fe(Ⅲ)-OH配合物体系中,不同环糊精对双酚A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能较大地促进双酚A的光降解,α-CD次之,而γ-CD对双酚A的光降解存在一定的抑制;并且CDs浓度的变化对双酚A光降解的初始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双酚A光降解的初始速率随着β-CD和α-CD浓度增大而增加,当β-CD=60μmol/L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浓度增大而降低,而BPA的光降解初始速率随γ-CD浓度的增加总的趋势是减小的.通过计算机软件Gaussian98,采用PM3方法模拟了环糊精与双酚A的包结行为,进一步说明3种环糊精与双酚A形成主-客体包结物对光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BP模型在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案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原理与算法,建立清洁生产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采用隶属度函数对评价指标进行描述。以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失误,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用该模型对重庆某水泥厂进行清洁生产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操作性强、准确性高、可为实现清洁生产的客观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4.
生物-电化学耦合系统供氢脱硫效应及微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和评价电化学强化自养硫酸盐还原连续运行工艺,提高处理能力,设计三维复合生物阴极,构建生物-电化学耦合系统,通过促进氢气传质、增大自养微生物量及电场强化的方式,提高以H2为电子供体的硫酸盐还原速率,并评价了体系连续运行脱硫效应.结果表明,当电流为0.50 mA、系统运行较为稳定时平均硫酸盐去除负荷为1.94 g/(L.d),最大去除负荷为2.23 g/(L.d).相同水力条件下,改变进水负荷时,优化传质和电场强化的耦合反应器具有更高的系统稳定性.扫描电镜观测发现,除膜丝外,石墨纤维毡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显著提高体系生物量.PCR-DGGE种群结构分析表明,与接种菌源相比,种群丰度略有降低,群落结构得以优化,优势菌群为脱硫弧菌属和脱硫微菌属.传质优化、生物量提高、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化及电场强化是系统具有较高硫酸盐还原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机动车细微/超细颗粒物数浓度排放因子隧道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  张旭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7):1352-1357
选取澳洲城市某公交车专用隧道连续4dSMPS监测颗粒物数据,并根据隧道内交通、风速实测数据,计算出隧道内机动车排放各粒径范围细微/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单车排放因子,并根据每10min间隔的柴油/CNG公交车混合比,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两种车型的综合排放因子2.61×1014个.辆-1.km-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计算颗粒物粒径谱排放因子发现,柴油公交车主要排放积聚态颗粒物;CNG公交车主要排放核模态颗粒物,柴油公交车和CNG公交车总颗粒物排放因子分别为3.96×1014个.辆-1.km-1和9.33×1013个.辆-1.km-1.  相似文献   
56.
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氧化亚氮排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县级农业活动水平数据及区域氮循环模型IAP-N方法,并根据地理特征、环境气候条件及地区行政区划将川渝地区划分成4个亚区,详细估算了1990~2004年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氧化亚氮(N2O)的排放及其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川渝地区1990~1994、1995~1999、2000~2004年农业生态系统N2O年平均排放量(以纯氮量计)分别为52.3、58.2、62.0 Gg/a,其中55%来自农田直接排放.3个时期农田直接排放量分别为29.6(7.6~63.3)、33.0(8.4~71.8)、34.0(8.5~75.8)Gg/a,农田直接排放通量分别为4.73、5.39、6.11 kg/(hm2.a).农田旱作是农田N2O直接排放的主要源,水旱轮作对农田N2O直接排放的贡献也很大.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N2O排放量以及农田N2O排放通量,1995~1999年期间比1990~1994年期间增长幅度较大;2000~2004年期间,农田N2O排放通量增长速度未呈现减缓趋势,但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农田N2O排放量增长呈现停滞状态.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N2O主要排放地区分布在成都平原和重庆地区,各区域的N2O排放源贡献各...  相似文献   
57.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现代化新征程的总定位总目标,按照政治要件办理的要求,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守正创新,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以求实求新求变求解的姿态。  相似文献   
58.
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作为膜分离系统的进水,分别采取"237NF+RO","A195NF+RO"和"N236NF+RO"等3种集成膜分离法深度处理该污水,从中优选出1种工艺深入考察各单元膜的运行工况.结果表明:237NF纳滤阶段的最佳膜运行参数为:膜进口压力为0.5 MPa,水回收率为10%,膜运行温度为30℃,原料浓缩倍数为8~10倍;RO反渗透阶段的最佳膜运行参数为:膜进口压力1~1.3 MPa,水回收率7%,膜运行温度30℃,原料浓缩倍数10倍.在各自最佳运行工况下的最终RO膜渗透液的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  相似文献   
59.
关于全国推广洪水风险图的认识与设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水灾损失也在急剧增长。洪水风险区域内人口资产密度提高,而经济发展中缺乏水患意识,减灾措施不足,以及总体上防洪保护标准偏低等,是水灾损失剧增的重要原因。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定在全国推广洪水风险图。世界各国防洪形势国情不同,洪水风险图的绘制目的与风险图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也有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基本国情的分析和中外风险图绘制目的与必备内容的比较,探讨适合于我国推广的洪水风险图形式。  相似文献   
60.
因地施策是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也是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湖北省为例,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基于承载力—内生力—潜力分析乡镇发展情况,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设施配套、地方特色5个维度34项指标构建乡镇分类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叠加组合分析法赋值,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进行乡镇发展类型划分。根据乡镇的综合优势和特色优势,将其分为“五型四类”,即城郊服务类、重点发展类、优化提升类、保留改善类以及生态资源型、旅游带动型、现代农业型、工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并对各类乡镇的发展特点和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综合分类和特色分类形成组合分类,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为乡镇的分类评价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