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326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高效吸附剂(RCA)在处理焦化废水BaP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研究了高效吸附剂(RCA)和絮凝剂联合使用处理焦化废水,摸索出处理焦化废水中3,4苯并(a)芘(BaP)的最佳pH值、时间、温度、吸附剂和絮凝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532.
通过对TiO2粉体在热处理和成型过程中制备条件的筛选,研制了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光催化活性的TiO2光催化剂颗粒,经XRD、XPS、DRS和Zeta电位分析表明,该催化剂主要晶型为锐钛矿型,适量的添加剂使其表面酸性增加,500℃热处理改善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催化剂颗粒对光的吸收带边红移,扩大了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533.
非贵金属室温CO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铜锰氧化物催化剂,以CO催化氧化作为目标反应,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滴加顺序、原料液[Cu]/[Mn]比、沉淀温度、老化时间、老化pH值等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室温下用于CO氧化的铜锰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该催化剂相比商品化的霍加拉特剂,具有更好的室温活性和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4.
黄磷诱发氧化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磷氧反应氧化水中苯酚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发现该反应宜于在能保持黄磷熔融的较低温度进行,黄磷用量对苯酚的起始浓度的摩尔比值与除酚效率直接相关。.支配苯酚氧化效率的另一主要因素是气液接触效率。  相似文献   
535.
凹凸棒负载TiO2对偶氮染料和纺织废水光催化脱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浸渍的方法 ,制备了天然粘土矿石凹凸棒负载的P2 5TiO2 固化催化剂 .实验了催化剂的负载量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研究了最佳固化催化剂对 5种生物难降解的偶氮染料和纺织废水的太阳光催化脱污 .结果证实该固定化催化剂能利用太阳能光催化脱污偶氮染料及毛纺织废水 ,而且具有高的稳定性 ,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36.
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对流动与传热进行多物理场耦合,通过粒子追踪对失踪粒子的位置进行标记,对316L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这两类材质换热器在不同入口烟气流速和冷却水流速下的冷凝除湿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烟气流速<6.0m/s时,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换热器出口烟气含湿量和冷凝率的变化幅度小于316L不锈钢材质的换热器,前者的冷凝除湿效果明显优于后者,特别是在冷却水流速≥0.6m/s时这种优势更为明显。冷却水流速<0.4m/s时,316L不锈钢换热器出口烟气含湿量下降得较快,聚四氟乙烯换热器出口烟气含湿量则在入口冷却水流速≥0.4m/s时下降得较快,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冷却水源及热量回收、建设成本及运行成本,建议将冷却水流速控制在0.4m/s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