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123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21.
杭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杭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范围为45.78~849.93ng/g.PAHs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钱塘江杭州河段>杭州湾南岸>杭州湾北岸.PAHs含量分布与有机碳(TOC)含量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受人类活动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较大.样品中PAHs的燃烧来源所占的比重较大,呈现出油料燃烧与木材、煤燃烧的混合污染来源特征.该地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PAHs尚未对生物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22.
防洪整治工程对白暨豚和江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大洪水后,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水利部门正在规划一系列长江中下游防洪整治工程,根据工程规划方案,结合白暨豚和江豚群目前的现状,综合分析了部分规划中的防洪工程对白暨豚九江豚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期间的影响,二是工程结束后对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影响,经分析认为,有些工程,如洲湾裁弯取直工程、鄱阳湖建闸控制工程将对白暨豚和江豚产生巨大不利影响,建议在近期内不考虑实施,另一些工程如在施工期间和完工后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从白暨肜和江豚保护的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3.
上海市郊中小河流夏季水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夏季对上海郊区一典型的中、小河流河网水质进行监测,结果结果:(1)河流水体普遍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荷,其CODcr、总磷、总氮等指标均数倍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V类水最大允许值, 本正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位于集居民区和养殖场附近河流的污染更为严重。(2)受富营养化和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河流水质还存在分层现象,尤其是水流滞缓、水深不足2m的小河流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底层水氨氮,TRP(总反应态磷)和SRP(溶解反应态磷)的含量明显高于表层水;而表层水的pH和DO高于底层水;同时,由于底层水处于厌氧的环境下,NO3^--N、NO2^-含量低于表层水。(3)由于长期受纳污水、污物,中、小河流底泥有很高的氮磷累积,凯氏氮平均达3.526(N,mg)/g;总磷平均达2052.250(P,mg)/kg。集镇居民区河流底泥总磷含量高达5813.838(P,mg)/kg;养殖场附近河流底泥凯氏氮高达5.964(N,mg)/g。底泥孔隙水中的NO3^--N、NO2^-含量很低;NH4^+的含量是河流底层水的3-24倍;SRP的含量约是河流底层水的2-16倍。由于底泥有机污染重,耗氧量大,处于厌氧的环境,其交换态Fe^2 的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224.
海泡石改性及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提纯与酸改性海泡石,去除了杂质、打通了海泡石内部封闭的孔道,增大了它的吸附能力。同时研究了 pH、改性海泡石的投加量、海泡石的粒度等因素对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改性海泡石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SS去除率与脱色率能达到90%以上。除pH外,出水水质能达到GB4287 92中的Ⅰ级标准)、处理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225.
对拟建项目佛山白石坳垃圾填埋场所在地的土壤现状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为赤红壤和面砂土,现状良好,属于清洁级水平。采用污水灌溉土壤累积残留量模型,选取重金属作为预测因子,对垃圾填埋区及其附近土壤由于受垃圾渗滤液影响而产生土壤污染物的累积增量值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累积增量与渗透系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226.
生物炭作为一种既能单独施用,又能与化肥共同施用的土壤改良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被广泛施用.然而,关于不同粒径生物炭与磷肥联合施用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较少.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两个磷水平下,不同粒径生物炭对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紫花苜蓿养分吸收的影响[生物炭根据直径分为:C1(>1 mm)和C2(<0.01 mm)这两种处理].结果表明,生物炭和磷联合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酶活性和苜蓿养分吸收;其中,C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和磷酸酶活性(P<0.01),而C1处理对铵态氮、硝态氮、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不同粒径生物炭处理间的养分及酶的差异受到土壤磷水平的影响,P0水平下,C1和C2处理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P1水平下,C1处理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比C2处理高24.19%和18.68%(P<0.05),但C1和C2处理的有效磷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磷添加显著提高了苜蓿地上和地下部的N和P含量(P<0.05),但是不同粒径生物炭之间苜蓿养分含量并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生物炭与磷肥...  相似文献   
227.
十溴联苯醚对大型蚤和发光菌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发光菌和大型蚤2种不同层级的水生生物研究十溴联苯醚(BDE-209)对其的毒性,为多溴联苯醚的生态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大型蚤毒性试验结果表明:BDE-209在24 h和48 h内不足以引起大型蚤死亡,48-EC50>10 mg/L,属于低毒;BDE-209暴露浓度为1 mg/L时,对大型蚤的生长和繁殖没有显著影响。但BDE-209暴露浓度≥10 mg/L时对大型蚤的生存和繁殖会产生较大影响,这是由于BDE-209在慢性试验过程中降解成了多种毒性更强的低溴联苯醚。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表明,BDE-209对发光菌的剂量-效应曲线为非线性,且急性毒性较小,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高浓度下对发光菌的抑制率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228.
陈立婧  吴艳芳  景钰湘  王聪  张饮江 《环境科学》2012,33(11):3941-3948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区的重点项目.于2009年9月~2010年8月研究了桡足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利用CANOCO 4.5软件对桡足类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全年共鉴定出桡足类23种,隶属于6科11属.优势种为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短尾温剑水蚤(T.brevifurcatus)和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桡足类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6±16.6)ind.L-1、(0.083 6±0.143 1)mg·L-1.现存量主高峰均出现在7月,次高峰均出现在10月,1月达到最低.1号站点的营养水平最高,沿着水流方向逐渐下降,直至10号站点降至最低.桡足类的Margelf指数呈现夏秋季高,春冬季低的变化格局.通过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pH、硝态氮、总氮、总磷和溶解氧是影响世博园后滩湿地桡足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29.
气溶胶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辐射对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在成都地区2019年1月23日—2020年8月31日期间6个时间段的亚微米气溶胶数浓度粒径谱分布(10~400 nm)、PM2.5浓度和气象资料,在对气溶胶谱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和参数化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季节谱分布的日变化规律及不同PM2.5浓度下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的演变.结果表明:10~400 nm气溶胶总数浓度在春季最大(18269 cm-3),其次为冬季(16524cm-3)、夏季(14139 cm-3)和秋季(12635 cm-3).春季和夏季由于新粒子生成(NPF)事件发生频率较高(35%和22.46%),两季核模态粒子浓度和占比(35.7%和31.2%)较高.秋季总数浓度的低值主要是受到华西秋雨降水事件频率高(59.34%),持续时间较长的影响.冬季静稳天气导致粒子的累积老化,造成冬季积聚模态粒子数浓度占比(31.2%)较高.秋冬季节气溶胶数浓度日变化受早晚高峰和边界层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双峰分布,春夏季除上述变化外,还受到二次生成的影响,总数浓度在上午呈现持续的高值.较清洁环境下受NPF事件的影响,成都地区100 nm以下粒子...  相似文献   
230.
本研究以土壤投加镉的方式,通过接种镉耐性菌Cdq4-2(Enterococcus sp.)的处理,进行为期40d的室内培养试验,最终以黑麦草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POD),黑麦草镉以及土壤镉含量等指标的测定比较,探究镉耐性菌对黑麦草生理、生化特性及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试验共设计5个处理,C1-镉污染土壤(Cd, 4mg/kg)、C1B-镉污染土壤(Cd, 4mg/kg)+镉耐性菌、C2-镉污染土壤(Cd, 20mg/kg)以及C2B-镉污染土壤(Cd, 20mg/kg)+镉耐性菌,并以未添加Cd土壤为对照(CK).结果表明,接种镉耐性菌Cdq4-2的C2B处理中黑麦草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比未接菌的C2处理分别增加39.57%,171.88%和50.15%; C1B处理中黑麦草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比C1分别显著增加了29.81%, 29.65%和29.77%; C1B的黑麦草POD活性比C1显著提高150.75%、C2B比C2显著提高146.51%;C1B的黑麦草地上部镉含量比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