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理解干旱-森林火灾灾害链的演化过程,以陕西省和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干旱发生条件及干旱气候因子与森林火灾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了干旱-森林火灾灾害链的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对两省气候数据、干旱数据和林火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了该网络结构上各个变量的条件概率,再根据贝叶斯网络推理的原理,计算了不同的变量取值下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并结合已知事实和Brier检验方法评价了该网络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干旱-森林火灾灾害链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以定量化的手段初步揭示了干旱-森林火灾灾害链的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可提出针对性的森林火灾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链式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92.
ZnCo-LDHs改性人工湿地沸石基质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常用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沸石基质,采用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比(Zn~(2+)∶Co~(3+))为2∶1在碱性环境下共沉淀生成ZnCo-LDHs,并覆膜于沸石基质表面,分析了改性前后基质的物化特性;构建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试验柱,对改性前后2种沸石基质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 Co-LDHs覆膜改性沸石基质的方法是可行的;ZnCo-LDHs覆膜于基质表面,改变了原始沸石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促进了基质对污染物的物理拦截和物化吸附作用;ZnCo-LDHs改性基质对城市污水中CODCr、氨氮、TP的净化效果均有所提高,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6%、63%和88%。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路径,以转型理论为概念框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次对能源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代理的系统动力学转型模型。模型选取当前能源消费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电、光伏和核能作为复杂代理,选取消费者作为简单代理,根据中国能源数据对其进行参数化,并模拟运行了能源系统从2016—2050年间各种类型能源消费比重变动的情形。研究结果显示:①外部景观信号的输入对于能源系统的可持续转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景观信号的输入,各类能源的相对比重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景观信号持续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②到2050年,可持续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60%左右,实现能源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其中,水电将在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化转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③2030年以前,石油和天然气将是能源系统中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的主要替代品,因为它们的应用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而且它们更适应当前的基础设施,从短期来看相比可持续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更有优势,在这种情形下,仍然需要继续支持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否则能源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将不会发生。该研究主要探索通过当前能源系统的景观压力强度以及转型的进度,来量化未来需要输入的景观压力强度;通过模拟转型发生的具体情景,对转型的进展进行更清楚的界定,借此来评估二氧化碳的排放路径;模拟模型也可以评估各类能源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各种可能性,以及探索各类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4.
采用改良后的沉淀集卵法对低(10个/100 g)、中(20个/100 g)、高(40个/100 g)3种不同浓度的加标样品进行蛔虫卵检测,比较其回收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不仅回收率较高、稳定性较好,且在检测低浓度样品时较漂浮集卵法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5.
四川省农业生产环境因素-化肥施用状况宏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提出“区域化肥施用负荷”、“化肥施用相对生产力”、“化肥施用相对适宜度”等概念及研究方法,用于四川省化肥施用状况宏观分析。四川全省化肥施用量F=228.86kg/hm^2,全省21个市州中自贡、攀枝花、德阳、绵阳、遂宁、眉山、雅安和巴中等8个市F〉250kg/hm^2,其中攀枝花市达到457kg/hm^2;全省5个农业区中,成都平原区F值最高,达285.63kg/hm^2。四川省化肥施用负荷H=4704kg/km^2,自贡、德阳、遂宁、内江等4市H值是全省H值4倍以上,自贡、遂宁2市甚至达5倍以上;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H值分别是17491kg/km^2和16309kg/km^2,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全省化肥施用相对生产力R=20.26kg,攀枝花市R=12.11kg,是全省最低的;盆地丘陵区R=20.16kg,其余地区R值均高于全省的。全省近10年平均化肥施用相对适宜度T=3.19作为评价基准,攀枝花市T=5.22,是全省最高的,属化肥施用高度过量;各农业区中,盆地丘陵区T=3.47,盆周山地区T=3.28,属化肥施用轻度过量,其余地区基本适宜。  相似文献   
96.
为构建区域特色生态文明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分析了南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提出构建生态文明新发展格局的举措:突出源头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运用科技技术,实现精准治污.应强化生态示范引领,优化绿色空间格局,深化生态空间管控,以发挥南通区位优势和生态特色,为长...  相似文献   
97.
以江苏省河流湖泊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水体代表性点位,运用多生境采样法和形态学鉴定获取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数及对应的采样面积,拟合实际结果的物种数与面积关系对数函数曲线。所研究采样量包括采样面积值、样方及样带数。研究发现,不同水体点位最适采样量面积为1.45~12.75 m2,样方及样带总数为6~16个,其要求十分耗时耗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以物种数与面积关系对数函数的一阶导数曲线y≈1值为临界点,提出"高效采样量"概念,并提出3条采样原则供讨论。同时得到江苏地区高效采样量:涉水可过河流采样面积为1.36 m2,涉水不可过河流采样面积为1.5 m2,不可涉水河流和浅水湖泊采样面积为1.75 m2,均需采集4个样方,1个样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