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12篇 |
综合类 | 94篇 |
基础理论 | 18篇 |
污染及防治 | 17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明确垃圾渗滤液中四环素在矿化垃圾上的吸附规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孔径测试及N2吸附解吸测试表征了矿化垃圾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探讨了矿化垃圾对四环素的静态吸附规律及初始浓度、pH和不同阳离子类型等环境因素对其吸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动态吸附实验模拟了实际动态条件下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矿化垃圾表面含有大量的官能团及良好的孔隙结构;矿化垃圾对四环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初始浓度和pH升高会降低吸附效率,K+对吸附性能的抑制高于Ca2+离子;动态吸附实验表明矿化垃圾对四环素的承载量为3.9 mg·g-1,动态吸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2.
鸟类对环境条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开展鸟类多样性监测对于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动态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以往调查,2019年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对北京市云蒙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代表性的北部区域鸟类多样性开展调查,了解10年间鸟类物种变化。调查记录到鸟类16目43科157种,占北京市野生鸟类(493种)的31.8%;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界成分占比最大(109种);本区有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54种;与2010年第一次科学考察对比(169种),鸟类物种组成出现变化,其中未见物种52种,新增加物种40种,鸟类居留型存在变化,新增东洋界起源繁殖种类;结合密云区近10年气温升高的趋势,鸟类组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此影响。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开展鸟类多样性监测提供了阶段性参考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长期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提升本区鸟类物种保护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3.
河川径流量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Ko1mogorov-Smirnov检验方法对无定河流域两个主要水文站赵石窑站和白家川站逐月径流量序列进行正态性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DFA分析方法,估算两站时间序列的α标度指数,预测该流域径流量的未来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赵石窑和白家川两站径流时间序列的α标度指数分别为0.52和0.56,均大于0.5,径流时间序列表现为较强的长程依赖性,表明无定河流域在过去近50a内径流量的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对原时间序列随机重排后,两站月径流序列的α标度指数都变小,分别为0.48和0.49,接近于0.5,进一步证明原序列确实存在着标度不变性。研究结果对流域的水资源规划、管理与合理利用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4.
基于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典型河流——泗河水系表层与柱状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存在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总磷(TP)及各形态磷与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和生态学意义.运用连续提取法将沉积物中的磷划分为可溶态或弱吸附态磷(S/L-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还原态磷(RS-P)、钙结合态磷(Ca-P)和残渣态磷(RES-P).结果表明,泗河水系表层沉积物ω(TP)为421.84~1 188.65 mg·kg-1; 6种磷的形态中,含量最高的是Ca-P,占TP的40%以上;其次为Fe-P,占TP的20%以上;含量最低的是S/L-P,仅占TP的0.4%左右;河流下游表层沉积物中TP及各形态磷的含量普遍高于上游,这可能与下游附近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有关.沉积物剖面TP含量上层样品中呈明显高于下层,说明近年来泗河水体磷污染呈加剧趋势;沉积物剖面各形态磷中Ca-P所占质量分数最大,其次是RES-P.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Fe与Fe-P、 Al与Al-P、 Ca与Ca-P和TOC与RS-P之间呈显著相关性;而... 相似文献
165.
2012年10月,栖霞区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报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栖霞区印发了《区政府关于印发栖霞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区政府关于印发栖霞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明确了自查自报系统的实施方法。目前自查自报系统已经使用了两年时间,覆盖企业2724家,5个行业主管部门和9个街道。其中3个街道实现企业自查自报全覆盖,截止目前共上报隐患10890条,已整改10772条,已经形成了一个切实可靠的隐患自查自报体系。 相似文献
166.
167.
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了15周的盆栽实验,考察了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发现,污泥堆肥能改善土壤养分,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得到显著提高。经PCR—DGGE分析,施肥1周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细菌在富含有机质及氮、磷等养分的土壤环境下大量生长,多样性提高,其优势菌群属于γ变形菌、α变形菌和芽单胞菌;随着有机质的不断消耗,细菌的生长活性受到抑制,最终由于养分的缺乏,细菌种群多样性呈现小幅度的降低,优势菌群变为绿弯菌门、γ变形菌亚纲和厚壁菌门。对于真菌,其多样性指数在堆肥前3周逐渐提升,在第3~12周的监测中呈现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优势菌群主要为座囊菌纲和散囊菌纲。 相似文献
168.
基于《山西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灰水足迹理论对2010年前后(2000~2016年)汾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及效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为1.30×1010m3,最小值出现在2012年,为9.20×109m3;农业灰水足迹中以畜牧业灰水足迹为主,但比例在降低;2010年后,汾河流域年均农业灰水足迹同比降低15%,说明汾河水污染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仍应制定相关政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种植业灰水足迹同比增加8%,说明化肥施用量在增加,应支持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文水县农业灰水足迹变化最大,其中畜牧业灰水足迹则同比增加52%,应重点对文水县畜禽粪便进行治理或资源化利用;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呈现先平稳后下降然后极速上升再下降的趋势,2012年最高,为1.32元/m3.较2010年前,2010年后流域年均灰水足迹效率明显提高,农业落后区减少了6个. 相似文献
169.
为分析伊洛河和浑太河两流域水体光学活性物质的来源、吸收特征、空间差异以及在光合有效辐射(PAR)范围内对总吸收的贡献,于2017年和2013年5月分别在两流域进行河流样品采集,对两流域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的吸收特性和水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流域总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ap(λ)]与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光谱[ad(λ)]相似,与ad(λ)和浮游植物的吸收[aph(λ)]均显著相关.两流域ad(λ)均是总吸收的主要成分,伊洛河流域aph(λ)的贡献率大于CDOM,而浑太河则相反.通过对比蓝红比[aph(440)/aph(675)]发现,伊洛河流域样品蓝红比的变化幅度高于浑太河流域,说明同一季节浮游植物中辅助色素与叶绿素a浓度[Chla]的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通过对比CDOM的吸收斜率(SCDOM),发现伊洛河CDOM的组成物质分子量较浑太河大,主要为外源性物质.另外,通过CDOM的相对分子质量Mr[aCDOM(250)/aCDOM(365)]的对比,发现伊洛河水体的变化幅度高于浑太河,而均值小于浑太河,表明伊洛河水体的颗粒物大小不一,浑太河水体更趋近于小分子颗粒物,与基于SCDOM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