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GC-MS检测了丹江口水库迁建区26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并对其分布特征、组成及来源进行了探讨,评价了OCPs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OCPs总含量范围为nd~249.37 ng.g-1,平均值为24.82 ng.g-1.其中HCHs与DDTs的含量较高,分别为nd~69.68 ng.g-1和nd~104.53 ng.g-1.土壤中的DDTs含量明显高于HCHs.OCPs可能主要来源于早期残留、大气沉降及近期新的含OCPs物质的输入等.土壤中有机质与OCPs总量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说明土壤中OCPs含量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国内其他区域表层土壤相比,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OCPs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分析认为,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风险较低,但局部土壤仍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62.
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队伍的战斗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灾害事故救援行动的成败。近年来,徐州地区煤炭开采难度不断加大,为保  相似文献   
63.
“果皮箱,路边放,纸屑果皮往里装。你来丢,我来放,环境保护记心中。”对于家住合肥市南淝河隆岗段附近的居民来说,这首童谣可能听起来没有“小燕子,穿花衣”那么耳熟,不过却是十分亲切。每个星期五的下午,他们都会看到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唱着这首童谣,挥舞着小红旗,整整齐  相似文献   
64.
固定化硝化菌在不同温度下对氨氮的去除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乙烯醇——硼酸包埋法固定经常温富集培养的含耐冷菌的硝化污泥,用于处理常温和低温生活污水,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固定化硝化菌群在常温下经过一个月的活性恢复和增殖后,转入低温环境,在短期内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作用6 h后对NH4-N的去除率为80%左右。在常温下,该固定化菌更表现出高效的氨氮去除能力,作用3 h后,去除率达90%以上。可见,固定化硝化混合菌群经过常温活性增强和数量扩增后转入低温,对氨氮的去除是有利的,而且混合菌群中的低温菌仍能保持优势菌的地位。  相似文献   
65.
为了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通过系统优化改造开发了微絮凝加药过滤工艺。筛选确定聚合氯化铝铁和改性淀粉作为本工艺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mg/L,经现场试验考察了本工艺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加药过滤工艺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去除率平均提高了50%和30%,远优于传统的直接过滤。说明油田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可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66.
菲在渤海湾潮滩不同粒径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量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菲(PHE)在渤海湾潮间带不同粒径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吸附等温式参数与有机质含最和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含量(0.86~10.67 mg/g)表现为:粘粒>砂粒>粉砂粒;岐口不同粒径沉积物中碳黑(BC)含量(0.25~1.46mg/g)与T...  相似文献   
67.
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的思考与几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农村的生活、生产垃圾、污水、化肥农药等污染物,伴随着径流、泥砂的搬运而造成的面源污染导致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的严峻形势,加大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大对广大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政策引导,提高农民参与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陶粒为载体的新型、高光催化活性的复合光催化剂TiO2/陶粒,使用XRD、TG-DTA、FT-IR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焙烧温度、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甲基橙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最佳降解条件是pH=3,焙烧温度700℃,催化剂投加量30 g/L。  相似文献   
69.
以辽宁省营口市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监测地块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监测分析,在稻田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化肥、农药的施加等情况下开展氮、磷污染物对地表径流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农药的施加均会使受纳水体中总磷、总氮质量浓度升高,施肥后总氮质量浓度上升最显著,绿色种植在扣除总氮背景值后达到37.7 mg/L,有...  相似文献   
70.
长江干流地区区域发展与国家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江河流域、特别是长江流域(干流)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农耕时期,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盛唐中期以后(公元640年)长江流域(干流)就开始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人口集聚和社会生产场所。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人文素质,长江流域(干流)再次承担起推动国家现代经济发展主力引擎的职责,尽管这一发展经受过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不同影响。随着国家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环境的变化,21世纪长江流域(干流)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将承担起较以往更为重大的责任,其中以重化工制造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然而,要切实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长江流域(干流)地区未来的发展应首先处理好自身的发展环境问题,诸如上游地区土壤侵蚀、沿岸城市空气污染、地区能源供应短缺、城乡用地冲突等等。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一系列科学的区域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