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阴极电催化实现宽pH域原位产H2O2颇具挑战性,但在高级氧化领域具有吸引力.为克服传统芬顿及电芬顿技术中反应pH的限制,以Cd作为牺牲金属,以碳布为基底,通过煅烧成功合成了一种可在宽pH (3~10)条件下,均能原位电催化合成H2O2的自支撑阴极氮掺杂碳材料[X/N@C-CC,X=550、750、950 (煅烧温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UV活化H2O2产生氧化活性物种对卡马西平(CBZ)进行降解.结果表明:(1)通过煅烧法制备的阴极材料具有高氮掺杂量,煅烧温度对其氮掺杂量及种类有着较大影响,在最佳煅烧温度750℃条件下,氮含量为8.89%,且以吡啶氮和石墨氮形式存在.此外,煅烧温度对该阴极材料氧含量无明显影响,其表面均含有C=O、—COOH官能团;(2)催化材料的主要活性位点为吡啶氮、石墨氮以及—COOH等含氧官能团,且含氧官能团的存在,使其在碱性pH条件下亦有较好的电催化产H2O2性能;(3)在最佳条件下,7...  相似文献   
22.
DBU醇溶液对CO_2吸收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考察了CO2体积分数、温度、气体流量、吸收液喷雾量、DBU体积分数等因素对CO2吸收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2吸收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O2体积分数温度气体流量吸收液喷雾量DBU体积分数,DBU醇溶液喷雾吸收CO2的最佳条件是CO2体积分数15%、温度30℃、气体流量2.7 L·min-1、吸收液喷雾量30 m L·min-1、DBU体积分数5%,此时CO2吸收量为1.095 mol·mol-1.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铟掺杂PbO2电极 (In-PbO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X射线衍射 (XRD)、循环伏安 (CV)、极化曲线 (LSV)、强化寿命试验和荧光光谱分析了铟掺杂对电极物理、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铟掺杂PbO2电极对强力霉素模拟废水的电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与未掺杂PbO2电极相比, In掺杂后PbO2电极表面更加平整致密,裂纹数量减少,晶粒明显细化,比表面积增加,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当掺杂量为2g/L,制备的电极电化学性能最高,析氧电位最高(1.73V),电极强化寿命从84h提高到148h.电解150min后,强力霉素降解率、TOC去除率、矿化电流效率(MCE)分别为98.2%、30.4%和3.01%,优于未掺杂PbO2电极(90.1%、26.4 %、2.63%).  相似文献   
24.
农田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汇。充分认识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汾渭平原的碳库潜力,深入了解汾渭平原农业活动的碳排放特征,可为汾渭平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信息。通过收集2011-2020年汾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农业投入要素及作物产量数据,解析了汾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及碳足迹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核算了汾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碳生态盈余/赤字。2011-2020年,汾渭平原碳排放总量从3.78×106 t先升高至4.16×106 t后逐步下降到3.72×106 t,单位播种面积碳排放呈上升趋势,最高达0.880 t·hm-2,两者均呈现西部高于东部、中心高于边缘的分布格局,而化肥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碳排放总量年均贡献率达58.8%),其所贡献的碳排放量与总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汾渭平原碳吸收总量从2.48×107 t先升高到2.69×107 t后下降至2.38×107 t,空间分...  相似文献   
25.
环境应力筛选技术及其应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环境应力筛选的发展历程,目前的3种主要类型及应用情况,以及其作为一种生产工艺的基本特点,并对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动态管理、认识误区和工艺细节控制的统一性等,最后提出了尽快修订GJB 1032使其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6.
温度冲击试验标准的介绍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试验目的和应用对象对试验设备要求和试验条件等方面对GJB 150、GB 2423、810F三个系列标准的温度冲击试验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了其共同点和不同点,重点说明温度冲击与温度变化试验概念上的区别,简单介绍了810F中的基于高温循环的温度冲击试验程序的应用和该程序中高温循环部分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7.
气候智慧型农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积极响应气候变化、有效保障作物生产安全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碳减排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核心要义,而中国大量且长期存在的小农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不可背离的重要主体。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的调研,继而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小农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即低碳生产效率与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并进一步考察小农通过土地流转或农业社会化服务衔接现代农业,对低碳生产效率和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小农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仍处于"低效率—高成本"阶段,水稻低碳生产效率仍存在平均56%的提升空间;碳边际减排成本均值为34.13元/kgCE;(2)土地转入虽未能提升水稻低碳生产效率,但却具有碳边际减排成本优势;(3)生产雇工和农机服务对水稻低碳生产效率和碳边际减排成本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低碳生产效率的提升仍面临分工与交易费用的两难之困。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促进小农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实现低碳生产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8.
张露  姚斌 《火灾科学》2018,27(4):230-235
火灾时超高层住宅楼的内天井会形成"烟囱效应",烟气可能通过面向内天井的开启窗户进入四周住宅。利用FDS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火源位置、火源功率和内天井的高度、长度对超高层住宅楼内天井自然排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源位于内天井四周某住宅时,若住宅内喷淋系统有效,内天井四周其它住宅不会达到危险状态。火源位于内天井底部时,4.0MW的火灾可能会使内天井四周其它住宅受到火灾烟气影响,达到危险状态,此时内天井四周其它住宅到达危险时间与内天井高度满足二次增长函数,到达危险时间随高度的增加趋于稳定。内天井长度d存在临界值,d≤10m时到达危险时间与内天井长度满足二次增长函数;d10m时到达危险时间接近稳定值。  相似文献   
29.
查键  周宏仓  何都良  单龙  张露  谢婕 《环境科学》2014,35(10):3984-399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Al2O3、CeO2/Al2O3和CuO-CeO2/Al2O3这3种催化剂,通过氮吸附、SEM、XR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气体流量、催化反应温度对萘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CeO2/Al2O3的萘催化活性较低,18%CuO/Al2O3和9%CuO-9%CeO2/Al2O3的活性较高,两者在300℃时对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89%;CuO-CeO2/Al2O3催化剂具有比CuO/Al2O3更好的低温活性;气流量的变化对两种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0.
温室效应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如何实现CO2捕集成为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本文通过搭建吸收CO2的填料塔,研究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溶液浓度、DBU溶液流量、气体流量、液气比、入口CO2浓度、气体温度和填料层高度对CO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发现CO2脱除率随DBU溶液浓度、DBU溶液流量和液气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气体流量和入口C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气体温度在30~40℃时,CO2脱除率达到最高;填料层高度对CO2脱除率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填料层高度的增加,CO2脱除率只有小幅增大,因此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脱除率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填料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