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299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崩塌一旦发生,往往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2017年8月28日10时30分左右贵州省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村发生了灾难性的高位崩塌地质灾害,摧毁了普洒村居民区房屋,还有26人遇难,9人失踪,8人受伤。查明崩塌的基本特征及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变得尤为重要,有利于找出诱发崩塌的关键性因素,分析崩塌的形成机制及运动过程,为此类灾害防治及早期识别提供理论依据。文中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拍、现场视频和已有地质资料查明斜坡工程地质条件、斜坡特征,分析崩塌运动过程,采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高陡斜坡在地下开采作用下崩塌所产生的机理、失稳模式、运动轨迹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崩塌实际过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3DEC模拟地下开采诱发的崩塌过程,发现斜坡在地下开采的扰动下会产生大规模的崩塌。普洒崩塌的主要过程为:(1)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斜坡受到扰动,加剧岩体产生变形,上覆岩体出现开裂塌陷现象,坡顶出现拉裂缝;(2)采空区形成后,整个坡体出现不均匀沉降,裂缝进一步向下扩展,岩体破碎趋向临空面倾倒,开始脱离坡表,形成崩塌;(3)坡顶岩体变形剧烈,斜坡整体失稳,发生大规模崩塌;(4)崩塌块体间冲...  相似文献   
42.
军工制造业是指研制、生产武器装备(包括系统、整机、零部件等)和具有明显军工高技术特色的主导产品的制造业的总称,是国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制造业研制生产的武器装备和主导产品多为复杂产品,一般为多厂所协同设计制造,并且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变批量生产、全生命周期支持等多方面的能力,而数字化技术是满足这些需求的关键支撑技术,因此数字化对军工制造业尤显重要,军工制造业是最需要数字化技术且最能体现数字化优势的行业。在军工制造业中融合数字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活动、…  相似文献   
43.
东湖典型区域间隙水中营养盐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富营养化程度严重的浅水湖泊东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持续采样调查,分析并比较了3个典型采样点柱状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湖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浓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5 cm以上,-5~-10 cm之间有一个快速降低的过程,-10~-26 cm之间趋于稳定,但也有小幅的波动;冬季间隙水中营养盐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季节,夏秋两季略高。分析认为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浓度受附近污染源直接影响较大,与上覆水水质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季节变化主要因为冬季污染排放减少加速了间隙水中营养盐向上覆水的扩散、减少了水中营养盐在沉积物表层的沉积,以及温度降低导致微生物活动减少进而降低了有机物的矿化分解量。并且认为常规疏浚深度就可以有效移除东湖表层污染严重的沉积物  相似文献   
44.
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螺类4科5属6种,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次优种为长角涵螺。阳澄湖螺类平均密度为220±47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331±469 g/m2,螺类密度和生物量在年际和季节间均无明显差异,但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密度在东湖区和中华绒螯蟹围网养殖区较大、西湖区最小,生物量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铜锈环棱螺密度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长角涵螺密度东湖区最高、围网养殖区次之、入湖河流及其它湖区极低。中华绒螯蟹养殖未导致围网养殖区螺类数量下降,螺类(主要是铜锈环棱螺)的投放可能是该区螺类密度、生物量及铜锈环棱螺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深是影响螺类群落整体密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铜锈环棱螺主要分布在叶绿素a较高的水域,而长角涵螺和纹沼螺则主要分布在透明度较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45.
施用氮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广施氮肥易引起包气带土层和地下水中的氮素污染,开展有关包气带土层中的氮素转化、消散以及脱氮防护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河北山前平原较典型的包气带土层,依托野外试验田区构建的原状渗透土层系统和室内构建的一系列移位原状土柱系统,探索采用向这些土层中施入一定的硝态氮溶液,及配合同步测定土壤的...  相似文献   
46.
HPLC法测定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 3 和维生素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以w(C2H5OH)=95 %乙醇直接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波长280 nm和254 nm处连续测定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的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 C18(25 c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流速为1.2 mL/min.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 mg/L~20.0 mg/L、0.5 mg/L~15.0 mg/L 、2.5 mg/L~5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3×10-6 μg、0.04×10-6 μg、5.0×10-6 μ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 %、2.7 %、2.4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 %、102 %、98 %.  相似文献   
47.
研究石漠化治理区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将有助于深入分析和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驱动力及资源环境效应。运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石漠化治理区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2005~2012年,研究区石漠化面积有所减少,由2 824.23 hm2减少到2 777.60 hm2,减少了46.63 hm2,占2005年石漠化面积的1.65%;石漠化程度呈现从重变轻的趋势,无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面积分别增加12.68%和3.08%,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强度石漠化分别减少5.11%、2.07%和5.24%。其中,稳定型石漠化区域面积最大,占喀斯特面积的95.40%;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为1.15%,土地利用较为稳定。恢复型石漠化区域面积占喀斯特面积的3.95%;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为40.64%,土地利用变化剧烈。退化型石漠化区域面积最小,仅占喀斯特面积的0.65%;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为22.21%,土地利用变化较明显。(2)土地利用变化以园地减少为主要特征,其变化主要由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变化、劳动力比重变化、本地务工收入变化和外出务工收入变化等4个因子驱动产生。其中,园地变化与本地务工收入变化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691;与劳动力文化程度变化指数、劳动力比重变化指数和外出务工收入变化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472、-9.735和-0.443。劳动力比重变化指数是引起园地发生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3)国家因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而施行退耕还林(草)政策和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农户因脱贫致富需要而提高文化素质和调整从业行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促进石漠化治理区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型,进而共同驱动了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48.
采用熔盐焙烧后碱性浸出的方法优先浸出废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考察了熔盐种类和添加量、焙烧温度、氢氧化钠溶液pH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并运用XRD技术对浸出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氯化钙进行熔盐焙烧后再碱性浸出,在焙烧温度800 ℃、氯化钙添加量30%(质量比)、固液比1∶5、氢氧化钠溶液pH 11、浸出温度60 ℃、浸出时间120 min的最优回收条件下,锂浸出率可达99.5%,镍钴锰总浸出率低于1%,实现了锂的高效选择性浸出。XRD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氯化钙进行高温熔盐焙烧时可破坏镍钴锰酸锂的晶体结构,释放出锂离子,有利于锂的浸出。  相似文献   
49.
从岳阳巴陵石化公司环己酮生产车间总出水口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环己酮降解菌株,菌号为JDM-3-12;该菌能以环己酮为唯一碳源且能忍受5000 mg/L的环己酮,当环己酮的质量浓度为2000 mg/L时,在温度为30℃,转速为150 r/m in,pH=7的条件下,72小时内该菌株对环己酮的降解率达到97.9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其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中的一个菌株,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 7。  相似文献   
50.
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湘西自治州民族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湘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