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巯基功能化重金属处理剂是人们目前关注的重金属废水新型处理药剂,已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就近年来巯基功能化有机高分子处理剂、巯基功能化无机介孔处理剂、巯基功能化磁性纳米处理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在种类开发、制备工艺和重金属捕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模拟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项目实施的社会经济影响.结果表明,《水十条》的实施:①起到了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的作用,将拉动我国GDP 累计增加56 964 亿元,其中直接贡献占13%,间接贡献占87%;累计增加非农就业岗位398 万人,其中直接贡献占29%,间接贡献占71%.②将拉动环保装备制造、建筑安装、环保技术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关联间接带动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③在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仍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加大环保投资有利于带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03.
王刚  李嘉  袁海飞  徐敏  常青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6):2402-2410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母体,通过化学反应将二硫代羧基引入到其分子链中,制备出新型高分子絮凝剂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采用低浊水样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絮凝实验研究PEX分别与Fe (Ⅱ)盐、Fe (Ⅲ)盐对水样中浊度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PEX单独处理低浊水时,水样的初始浊度和pH值对PEX除浊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除浊效率随着初始浊度的降低而降低,随着pH值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当初始pH值位于PEX等电点附近时,浊度的去除率可达到最高,初始浊度为10.0,15.0,30.0NTU,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8.46%,91.17%,92.73%.PEX与Fe盐共同除浊时浊度的去除率随着体系pH值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投加Fe (Ⅲ)盐后浊度的去除效果总体上优于投加Fe (Ⅱ)盐后的效果.PEX与Fe盐共同除浊和PEX单独除浊时的絮凝作用机理不尽一致,Fe盐的加入可起到一定的电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袁海飞  王刚  徐敏  未碧贵  常青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2):3985-3993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新型重金属絮凝剂二硫代羧基化羟甲基聚丙烯酰胺(DTMPAM).分别以含Cu~(2+)单一水样及含Cu~(2+)、EDTA的混合水样为考察对象,研究DTMPAM在单一和混合体系中对Cu~(2+)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单一体系中DTMPAM对Cu~(2+)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当水样pH值为2.0~6.0时,Cu~(2+)的最高去除率在93.85%~97.49%之间.EDTA对DTMPAM除Cu~(2+)呈抑制作用,随着体系pH值的降低,这种抑制作用减弱;高pH值体系中,随着EDTA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在混合体系中,EDTA与DTMPAM存在配位竞争作用,高pH值体系中EDTA的配位竞争作用占主要优势.在单一体系和混合体系中螯合絮体DTMPAM-Cu的分形维数与Cu~(2+)的去除率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絮体分形维数越大,相对应的Cu~(2+)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5.
甘肃省植被与对流层甲醛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可以截获和吸收大气中的颗粒物、SO2和NOx等,对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净化作用,但也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对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以甘肃省为例,利用卫星资料反演手段,解译了2008-2016年NDVI(植被覆盖指数)和对流层HCHO(甲醛)柱浓度,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甘肃省2008-2016年NDVI空间分布梯度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年际动态不显著,季节性动态显著,与对流层HCHO柱浓度时空分布及动态有一定的相似性.②甘肃省对流层HCHO柱浓度和NDVI的年变化范围分别为7×1015~11×1015 molec/cm2和0.22~0.25,并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③甘肃省NDVI和对流层HCHO柱浓度的分布与气象因素(如辐射、气温和降水量)有关,并且甘肃省中部对流层HCHO柱浓度分布还与甘肃省人类足迹分布特征相似.研究显示:甘肃省中部人类足迹指数高,HCHO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而甘肃省西部和南部人类足迹指数低,HCHO主要来源于自然排放.   相似文献   
106.
对目前公开发表的39项山东省PM2.5源解析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综述了山东省各地级市PM2.5源解析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概括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体模型法是山东省PM2.5源解析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二次源((36.1±8.5)%)是山东省PM2.5的首要贡献源,其次是尘源((18.4±8.6)%),燃煤源((18.2±7.0)%)和机动车源((17.7±11.7)%);不同年间济南市和青岛市PM2.5源解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二次源和机动车源的相对贡献有所增加.对山东省PM2.5源解析提出了几点展望:不同地区宜采用统一或有地区针对性的源解析技术;亟需综合源清单或空气质量模型等解析分摊二次源贡献,区分本地源与区域传输贡献,提供更为精细的源解析结果;加强长期及多地同步观测,以了解该地区PM2.5及其来源的时空与历史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7.
水是黄河流域关键的生态要素,在黄河立法中明确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问题为导向,在深入分析现有法律法规在解决黄河流域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流量保障、排污口监管、河湖生态缓冲带等关键制度建议,并提出了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08.
水雾扩散及其对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三维有量方程闭合大气界层模式攻随机游动模式组成一个大气扩散实用模拟系统,模式考虑了测流夹卷,雾漳蒸发,重方学降等物理过程,模拟研究了水电站泄洪产生的水雾的扩散及其对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中性层结条件下,国扩散距离为258m,水雾最远影响距离为1km左右,使环境相对温度增加1%~3%,大气稳定度对水雾扩散有很大的影响,不稳定情况下,水雾扩散和影响范围较小;但因国蒸发量大,国扩散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9.
2016和2017年对广东流沙湾海草床进行现场调查,获得了海水、海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大型底栖海藻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流沙湾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平均生物量为3.74 g/m2,总面积为26.9 hm2,呈斑块状分布。利用水质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各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将调查区域划分为渔排和捕鱼网影响区(Ⅰ区)、贝类养殖区(Ⅱ区)和非养殖区(Ⅲ区)3种生境类型,主成分综合得分表明Ⅰ区污染最严重。比较Ⅰ区和Ⅱ区两种不同养殖方式下的生境类型,Ⅰ区的海草生物量、底栖动物生物量、浮游植物丰度、溶解氧、活性磷酸盐和盐度低于Ⅱ区,大型底栖海藻生物量、氨氮、无机氮、N/P比值和COD高于Ⅱ区。流沙湾海草床的分布面积和生物量较2002年出现了严重退化,网箱渔排和捕鱼网的生产方式、小个体贝类的大量繁殖以及低盐度的近岸河流输入降低了海草生物量。海草生物量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体现了贝类养殖对海草的生存有积极作用,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有利于海草的生长。本文还从提高公共意识、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实施常态监测三个方面提出了流沙湾海草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可持续发展是清洁生产法的基本价值目标,清洁生产法的推行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该法的规定过于粗疏、笼统,给具体操作带来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