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0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5篇 |
废物处理 | 10篇 |
环保管理 | 52篇 |
综合类 | 226篇 |
基础理论 | 29篇 |
污染及防治 | 21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兰州市不同径粒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污染程度与就诊率、呼吸道发病率及死亡率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兰州市在上世纪末曾被喻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它的大气污染程度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关注。利用2013年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兰州市5个监测点(涵盖了4区1县)大气细粒子PM10及PM2.5的监测数据,针对全年的日均PM2.5与PM10质量浓度并结合了同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冬季为兰州大气中两种颗粒物的污染的高峰期(春季峰值为3月份,PM10及PM2.5质量浓度的月均值为309和103μg· m-3,超标倍数为1.062与0.436;冬季峰值为11月份,PM10及PM2.5质量浓度的月均值为203和85μg· m-3,超标倍数为0.353与0.7),夏秋季为低谷(波谷为9月份,PM10及PM2.5的月均值为96和39μg· m-3,均低于国家标准)。PM2.5与PM10质量浓度比值均在0.4与0.5之间,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大气污染较轻。当温度在-3~0℃之间时,大气中PM2.5与PM10质量浓度变化较剧烈。露点温度高于-3.15时,使得PM10的质量浓度下降明显;当日均露点温度高于1.85时,PM2.5的质量浓度随着露点温度的增大而降低,说明湿沉降对着两种粒子的清除作用明显。降水对大气中的两种颗粒物均呈现清除作用,但是在降水后PM10质量浓度迅速回升,但PM2.5质量浓度却变化不大。风向偏西时,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浓度增加。风速的增加对PM2.5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由于兰州市的地貌特征,使得大气中PM10的质量浓度增加。上述结果为兰州市大气污染的监测与治理及大气污染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结合实际工程,讨论了在除尘工程中风机、电机等大型动力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埋设的问题,分析了一种新型的预留孔灌浆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其在其它工程中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5.
36.
37.
"农家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生态经济是我国整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农家乐"的生态建设问题在农村具有以点带面的典型意义.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农家乐"的开发、利用、建设方面的问题,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8.
利用法规认证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以及满足精度要求的颗粒物排放分析系统,运行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推荐的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CCBC),分析了在用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以及在用国Ⅲ柴油公交车进行DOC(氧化催化转化器)+CDPF(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改造后的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数量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排放因子分别为63.77、63.20和14.42 mg/km,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3.87×1013、3.10×1013和2.77×1013 km-1.与国Ⅲ柴油公交车相比,国Ⅳ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分别降低了1%和20%;国Ⅴ柴油公交车分别降低了77%和28%;进行DOC+CDPF改造的国Ⅲ公交车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颗粒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1.78 mg/km和3.19×1011 km-1,比未改造前分别降低了97%和99%.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的低速(0~21.8 km/h)、中低速(0~37.5 km/h)、中高速(0~51.7 km/h)和高速(0~60.0 km/h)4类行驶工况中,低速行驶工况的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最高,约是整个循环的2倍;在加速、匀速、减速、怠速4种行驶模式中,加速行驶模式产生的固态PM2.5单位时间排放量最高,其分别为减速和怠速行驶模式下的10和6倍.研究显示,提高柴油公交车的平均车速,降低加速行驶比例有利于降低其颗粒物排放;DOC+CDPF可显著降低国Ⅲ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排放. 相似文献
39.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培育与引进,既要进行农村产业升级,强化非农产业发展,又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40.
中国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保护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土地整理工程手段建设基本农田,有助于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高,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论文根据自然地理区划和各地区的地貌特征,从分布特点、地类结构和利用水平等方面,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各地区耕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的方向与重点。东部季风区应重点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现有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西北干旱区不宜大规模开发,要着重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土地退化;青藏高原区则应限制开垦。在土地整理与耕地资源建设中,因地制宜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量力而行和重在效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