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91.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面临的膜污染问题,开发一种新型的曝气过滤元件,该元件一方面可恢复元件污染造成的通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可有效补偿微生物反应过程中对氧的需求.在清水、高岭土配水、活性污泥3种条件下研究了该元件的过滤通量的特性,得出该元件在清水和高岭土配水条件下具有大通量特性,并分析了在活性污泥条件下失去大通量的原因.确定了元件2的优化实验条件:压力0.15 MPa,元件过滤表面冲刷速率9.26 m/s,曝气强度18 m3/(h*m2),运行时间70 min,曝气时间5 min.曝气反冲前后过滤通量的变化情况初步表明了气体反冲对过滤通量的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2.
聚乙烯醇-硼酸固定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固定化细胞技术中,常采用聚乙烯醇作为包埋介质,但聚乙烯醇固定化颗粒水溶膨胀性较大、易碎.笔者采用延时包埋法与加入化学药剂法对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聚乙烯醇固定化颗粒的水溶膨胀性大大减少、不易破碎;电镜观察发现,改进后的聚乙烯醇凝胶网状结构明显优于未经过改进的聚乙烯醇凝胶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393.
屏蔽辐射用纺织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线屏蔽用纺织品 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使人体体内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系统保持适当的紧张度,增强体内非特异免疫水平,促进多种激素的分泌,还可使皮肤所含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防止小儿佝偻病和成人软骨病,并可治疗白癜风、牛皮癣等皮肤病。紫外线受照不足是引发多种疾病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394.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长江上游水文的周期和突变规律,可以提前预防旱涝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长江上游清溪场水文站的水位资料进行插补延长,然后用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方法对三峡大坝蓄水前的1890~2002年旱季1~3月份和雨季6~8月份的水位序列的周期性、阶段性和突变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1)旱季水位在1890~ 1940年偏高,1940~2002年偏低;雨季水位在1965年以后持续偏低.(2)清溪场水文站旱季的水位存在5~8年的年际变化主周期,其中1900~1950年间5~8年的周期变化是显著的;清溪场水文站雨季水位的主周期为35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1940~1960年存在8年左右的年际变化显著周期.(3)旱季水位在1933年发生突变,1933年以后水位由高向低转变,1940年以后水位持续偏低;雨季水位在1957年以后水位由高变低,1965年水位下降趋势加大,到1993年雨季水位显著降低,1997年以后雨季水位有升高的趋势.(4)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与清溪场水位变化趋势相一致,明清小冰期东亚夏季风偏弱长江上游气候偏湿润水位整体较高,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全球气候相对变暖而东亚夏季风偏强,导致雨带偏北,长江上游气候转而偏干水位整体偏低.  相似文献   
395.
396.
在化工、电力等行业中,有些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必须在高压、深冷或高温中进行。我国现在使用的压力已达到3,200公斤/厘米2表压超高压的范围,使用温度已达-200℃以下的深冷阶段。在这样的压力、温度条件下操作,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安全阀来解决过负荷降压,但它存在着如下问题: (1)时间久了,安全阀容易失灵。 (2)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 因此,单独安装使用安全间不能确保压力容器的绝对安全。近来,国内外已开始将安全阀及过负荷爆破膜片一并安装使用,其效果良好。 过负荷爆破膜片是一种带有压紧面的球面圆片,其球面上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397.
江苏省南通市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以治水为重点,先易后难,先小后大,从治理医院污水着手,逐步扩展到各行业的工业废水。到目前为止,市区建成的废水治理装置共66家85套,其中工厂52家71套,医院14家14套。长江南通段经过连续十一年的观测,除排污口局部水域污染较重外,总的水质尚属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398.
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环境极限值的基础上,归纳数据库功能需求,以设计结构模块及运算规则,运用Django框架实现Web数据库,动态生成舰船不同区域分频段的场强极限值,为电磁辐射环境下舰面作业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99.
孙秀锋  施开放  吴健平 《环境科学》2018,39(6):2971-2981
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域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特征可为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以重庆为例,基于其38个区县的碳排放数据,利用空间统计、空间自相关和位序-规模法则探讨了其县级尺度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都经历了快速的碳排放增长过程,但碳排放的二元空间分布结构并没有改变;重庆市县级尺度碳排放全局Moran's I指数呈现出波浪式的降低趋势,主城区区县在中心相互辐射,形成一个碳排放HH中心;位序-规模法则分析结果则表明重庆市县级尺度碳排放基本属于首位型分布,1997~2012年区县碳排放规模分布趋于分散的力量均大于趋于集中的力量;1997和2012年,第二产业比例和城市化率成为影响重庆市碳排放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0.
基于江苏工业学院油气储运安全综合实验模型平台,利用示踪技术,模拟了有害气体瞬时泄漏扩散的整个过程。结合趋势季节模型,以六号探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指数平滑法,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得到下一个时间段的有害气体扩散数据。研究表明泄漏物质浓度有下降的趋势,模型输出结果较好,拟合度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泄漏后有害气体未来的扩散趋势。该研究结果对泄漏事故扩散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对建立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有效的现场控制,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