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11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71.
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心理性因素与内外因素相结合的视角对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加以梳理,发现大多数研究认为环境行为是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下做出的契合自身实际的选择,其对改善环境状况与提升环境质量有着积极正向作用,并将环境态度/环境关心视为关键变量,以揭示实施环境行为复杂的内在过程与心理机制;大多数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某一时点的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等高级统计方法着重探究自我报告的一般意义或某类具体环境行为.其相对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制度政策变化、阶层分化、地区差异、信息分割等外在结构性因素对环境心理的可能塑造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动态影响,进而提出在准确厘定环境行为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群体成员或社区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法、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多元研究方式长期追踪收集纵向数据或资料,以及将心理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不同类别的环境行为,有助于突破既有研究的心理学局限与行为决定论桎梏,且切实反映环境行为的历时性变化与动态性影响.  相似文献   
572.
燃油锅炉运行与监测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燃油锅炉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出一系列的监测问题。在实际操作基础上,结合燃油锅炉的运行与现场监测,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3.
北京市2018年春季一次沙尘回流过程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结合轨迹模拟和特征雷达图的分析结果,对2018年4月14~19日北京出现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依据ρ(PM2.5)和ρ(PM10)及其比值PM2.5/PM10[ρ(PM2.5)/ρ(PM10),下同]的变化情况,此次沙尘过程可分为沙尘期、中间期、回流期和回流后期4个典型时期.沙尘期ρ(PM10)平均值达到(278.5±83.7)μg/m3,明显高于回流期和回流后期,回流后期ρ(PM2.5)平均值达到(135.5±16.9)μg/m3,明显高于回流期和沙尘期.沙尘期逐小时PM2.5/PM10<0.2,回流期和回流后期PM2.5/PM10比值分别介于0.3~0.6和0.5~0.8范围内.SO42-、NO3-和NH4+等(SNA)水溶性离子沙尘期浓度占比仅为7.3%±2.5%,沙尘回流期和回流后期SNA占比分别增长至47.0%±6.3%和51.3%±5.7%.研究表明,受天气系统影响,回流沙尘可裹挟南部的细颗粒和气态污染物输送到北京后发生累积和二次转化,从而推高PM2.5浓度,因此发生沙尘回流时,区域内应加强一次污染物排放的管控力度,同时北京市需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的排放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