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8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20篇 |
综合类 | 94篇 |
基础理论 | 17篇 |
污染及防治 | 17篇 |
评价与监测 | 6篇 |
社会与环境 | 8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姚健庭雷达晨董秉聿郭海涛 《安全》2022,(8):前插1-前插3
为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同时进行校园安全事故致因推理和情景演化分析,本文利用事故致因“2-4”模型和情景演化理论,构建中小学校园拥挤踩踏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进行分析,还原事故发展全过程,针对性提出“情景—应对”和“事故—预防”的事故双重干预对策。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开展原因调查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可供学校对拥挤踩踏事故开展情景推演与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92.
193.
挖煤人镜头对着你的时候你刚好走进罐笼工作服是蓝天的颜色安全帽是玫瑰的颜色笑脸是葵花的颜色脖子上垂挂的毛巾是雪花的颜色 相似文献
194.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大致是1:0.54:0.45的关系,但区域分布趋势比较相似.典型城市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大都十分相似.而轻雾(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表明,用单次值法统计的明显偏多,且有长期下降趋势;而用日均值法与14时值法统计的轻雾(雾)日无大差别,且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映了年季和年代季的气候波动.从长期季节变化趋势来看,3种统计方法的结果除日数的差别外,季节分布特征比较类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除去采暖季有较多的霾日外,在盛夏季节霾日也明显多,集中出现在6~9月,尤其是7~8月,与桑拿天同期出现,这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是华北地区的特有现象.用单次值法统计霾日,将包括所有的霾过程,即大范围持续时间长,且与一定天气系统与近地层扩散条件相关连的霾,及在稳定的晴朗夜间由于辐射降温,使相对湿度升高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形成的霾.用日均值法,则可能更多的显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而使用14时法,则对早晚因湿度增加降低能见度出现的霾天气漏记,突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95.
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变化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例,基于1989-2002年的LandsatTM/ETM+卫星影像和多期城市用地信息,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都市圈宏观与微观层次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①1989-2002年间研究区内面积增加的用地主要有农业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与道路,增加的部分主要来源于裸地、天然植被和原有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和道路向北部冲积平原扩张的趋势明显,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干旱区景观的破碎化。②1998-2006年间,都市圈内各城市用地面积总体上增幅不大,但是每个城市在某些局部方位用地增幅显著,并且有向核心城市趋近的现象。核心城市乌鲁木齐主要功能用地具有一定的圈层分布特征,周边中小城市还未形成圈层结构,但是昌吉和米泉在城市外围已有较为成型的工业集中区。③都市圈在空间发展中存在核心城市拓展受限、脆弱的生态格局受到胁迫和用地不合理布局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区域发展“一体化”、城镇格局“大聚小散”和职能空间“重组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6.
197.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萨拉乌苏河流域滴哨沟湾剖面DGS1层段主要由沙丘砂、湖沼相和次生黄土组成。根据测年结果,该层段为全新世风沙沉积序列。通过对该层段CaCO_3的分析,发现CaCO_3含量在沙丘砂、湖沼相和次生黄土依次变化于0,35%~2.74%(平均值1.03%)、0.13%~60.31%(平均值22.16%)和8.64%~12.83%(平均值9.21%),并与DGS1层段粒度Mz(平均粒径)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68)。研究表明,毛乌素沙漠冬季风盛行时期沙丘砂堆积,CaCO_3发生迁移;夏季风盛行时期湖沼相发育,CaCO_3相对聚集。据此,我们认为CaCO_3含量变化揭示了毛乌素沙漠在全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次冬夏季风交互演替的气候变化过程,全新世气候波动主要可分为4个阶段:全新世早期回暖期、全新世鼎盛期、暖冷过渡期和冷干气候不稳定期。 相似文献
198.
绿色交通是兼顾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环境改善的可持续运输模式。传统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的手段已不足以支持绿色交通运输发展的资金需求,民营部门正逐渐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社会资本在绿色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越发关键的角色。本文总结国际和国内支持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的投融资经验,分析我国绿色交通运输投融资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9.
以常见的水华蓝藻——微囊藻为对象,文章研究了限氮条件下曝气和光暗周期对微囊藻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并优化了微囊藻制备生物乙醇过程中的水解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限氮条件下,光暗周期为24 L∶0 D、曝气培养能够促进微囊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细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达到60.0%。水解时硫酸浓度0.5%(V/V)、发酵时间24 h为微囊藻产乙醇的最佳条件,此时产率为0.277 g/g,发酵效率为90.4%。研究初步显示了微囊藻生产生物乙醇具有可行性,为下一步利用水华蓝藻生产生物乙醇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0.
为评估不同标号乙醇汽油(E10)的燃爆危险特性,补充完善乙醇汽油的技术指标,首次采用AIT551自燃温度测试仪和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测试了E10的自燃温度和爆炸极限,并分析了温度对乙醇汽油爆炸极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90号、93号、97号E10自燃温度分别为373℃、339℃、373℃,对应着火延迟时间为8 s、9 s、8s;90号、93号、97号E10的爆炸范围分别为1.223%~8.292%、1.343%~8.893%、1.294%~8.546%;温度从20℃升高至120℃,93号E10的爆炸范围从1.491%~8.765%变宽至1.318%~9.103%,即E10蒸气爆炸极限范围随温度升高而变宽;推导了测量E10蒸气爆炸极限时待测样品量预估计的公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