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106.在不同温度下爆破器材的性能有哪些变化? 答:温度对爆破器材有很大影响。将100发雷管在一定温度下连续受热48小时,把有一发发生爆炸的最低温度作为雷管的自爆临界温度。经大量试验,普通工业雷管的自爆临界温度一般为100~110℃之间。温度超过100℃普通雷管会发生爆炸;温度低于100℃,普通工业雷管的冲击摩擦感度、发火电流和电桥完好率也会发生变化。当温度为30℃时,冲击试验的爆炸率为20%;温度80℃时,爆炸率提高到90%。温度低于70℃,保持恒温17小时以内,电桥完好率为100%;温度在80~90℃时,保持恒温24小时后,电桥完好率只有43.5%。温度增高,最小发火电流下降,对杂电、静电的  相似文献   
22.
113.什么叫爆破安全距离答:所谓爆破安全距离,是指爆破时由爆炸中心到能保证人身安全和建筑物、构筑物免遭破坏所需的最小距离。实际上爆破安全距离是指爆破时免遭冲击波危害、地震波破坏、飞石击伤和毒气危害的安全距离。爆破作业时,正确确定爆破安全距离,是防止有害效应扩大、防止事故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如果安全距离不当,往往会造成重大事故。例如,西南某处大爆破时,没有认真考虑、计算地震波的安全距离,致使国家铁路  相似文献   
23.
《劳动保护》杂志今年第7期上刊登了四川省处理会东铅锌矿爆炸事故的消息,笔者参加了事故后的抢险及调查。为使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本文就这次事故的原因及教训谈一点初浅的看法。 事故发生在露天剥离大爆破,爆破岩石主要是白云岩,局部有黑色破碎带。爆破方法为硐室大爆破,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