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357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针对长期抑制且通过常规调控方式难以恢复的工业规模硝化系统,探究菌群流加策略进行快速恢复的可行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采取小试试验和工业规模试验结合的方式,投加高效硝化菌,测定出水中氨氮、硝氮、亚硝氮、COD、碱度和总酚的浓度,同时进行镜检,分析其中原后生动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加硝化菌的试验组出水中氨氮浓度均显著降低,原后生动物逐渐显现。针对实际煤化工废水,硝化系统进水总酚浓度宜控制在10 mg/L以下,工业规模硝化系统可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根据实验结果,小试可以作为菌群流加恢复策略可行性的初步参考依据;准确识别工业规模硝化系统失稳原因或抑制物种类是实现其快速恢复的关键;在常规调控方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抑制物浓度,采用菌群流加恢复策略能够较快的建立硝化反应,进而实现工业规模硝化系统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462.
为更好地掌握北京市电子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与其他溶剂使用行业的排放差异,为工业结构调整提供启发和建议,通过实际监测,识别电子工业有组织和无组织VOCs排放水平,采用产污系数法并结合集气效率和去除效率,核算得到2019年北京市电子工业VOCs排放量及各子行业的排放贡献,并与其他典型溶剂使用行业的VOCs排放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电子工业VOCs产生主要集中在光刻、清洗、剥离、显影等环节,使用的有机溶剂主要包括光刻胶、稀释剂、清洗剂和去除剂,分别约占3%、81%、6%和10%,其中约16%以废气形式排入大气.核算得到2019年北京市电子工业VOCs排放量为1 542 t,主要来自显示器件和集成电路行业,分别贡献了71%和18%,与其产量和有机溶剂使用量较大有关,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和其他行业则分别贡献了3.2%和7.8%.通过与其他典型溶剂使用行业排放强度对比发现,电子工业单位产值VOCs排放强度较低,是家具制造、印刷等传统溶剂使用行业的1/2 750和1/3 250,说明北京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于减少污染排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可综合城市发展及经济水平,逐步限制发展高排放工业类别,鼓励发展如电子工业等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行业类别,从而促进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463.
黄海绿潮灾害应急遥感监测和预测预警系统是在绿潮应急遥感监测技术、应急快速漂移预测等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构建了集绿潮遥感信息解译和提取、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快速漂移预测和预警产品制作和发布综合业务化平台。在应急遥感监测数据提取方面主要研发了信息提取准自动化技术和多源多时间窗的绿潮监测数据融合技术;在应急预测技术方面主要基于精细化大气和海洋环境动力场,研发了绿潮快速应急漂移预测模型,并通过海上和后报实验提高模拟精度。本系统服务于国家海洋局和政府防灾减灾应急部门,为海上运动、水产养殖、滨海旅游、交通运输、渔业生产等涉海活动和海洋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特别在2008年奥运会帆船/板赛和2012年亚洲沙滩运动会的绿潮监测和预测预警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64.
为了提高校园废水处理效果,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使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校园废水,探讨了反应器内污泥分别为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时膜污染情况和污泥性能。结果表明颗粒污泥膜反应器内MLSS、SVI、Zeta电位分别为101.78%、43.31ml/g、-5.329m V,均好于絮状污泥膜反应器内的42.38%、130.82ml/g、-23.856m V,在污泥增长、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泥疏水性能方面都好于絮状污泥膜反应器。  相似文献   
465.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唯一碳源的细菌。该菌在48 h内可将DEHP浓度从20 mg/L降解到2 mg/L。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呈丝状,革兰氏阳性,好氧,能在45℃下生长。该菌株与长孢糖丝菌模式菌Saccharothrix longispora DSM 43749在同一分枝上,同源性为98.9%;与糖丝菌属(Saccharothrixsp)内其他种同源性均在97.0%以上。  相似文献   
466.
黄河上游半干旱盐渍区柽柳群落土壤水盐空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黄河上游半干旱盐渍区植被群落营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样地调查法,于2016年7月对宁夏引黄灌区次生盐碱地天然柽柳群落进行调查,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柽柳群落影响下的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普遍较低(1.98%-7.55%),盐渍化程度高(平均电导率10.28-25.38 m S/cm),土壤水盐变异系数为36.1%-83.7%,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且土壤盐分变异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样地土壤水盐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块金系数为0.04%-49.88%,主要受到结构性因素影响或结构性因素与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空间相关性较强.各样地柽柳群落土壤水盐的空间分布呈斑块状格局,土壤水盐高值区域与柽柳集中分布区域较为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与盐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黄河上游半干旱盐渍区土壤水盐制约着柽柳的群落分布与生长状况,柽柳的生长与分布也增强了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467.
在室温下培养土样并采用梯度稀释涂布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呋喃丹对砖红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3大主要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对呋喃丹的反应随其施加质量分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培养初期,5mg·kg-1呋喃丹处理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相对最少。而在整个培养周期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各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能恢复并接近对照水平,但真菌的生长一直受到抑制且呋喃丹质量分数越大其受抑制程度也越大,表明呋喃丹对细菌和放线菌无明显的影响,而抑制真菌的趋势明显。因此,真菌可以被作为海南砖红壤受呋喃丹污染的敏感指示菌。  相似文献   
468.
对巢湖水华期可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溶藻菌的筛选、溶藻特性研究和生物学鉴定。筛选出一批有明显溶藻作用的细菌,以3种蓝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绿素a的测定,对其中5株溶藻菌的溶藻效率进行比较后,确定了1株高效溶藻菌C1138。通过将菌液经过4种处理(菌液、洗脱菌体、无菌滤液及加热滤液)后与蓝藻混合培养,确定溶藻作用方式。同时,初步探讨了菌液藻液浓度比例对溶藻效果的影响。最后对菌株C1138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和PHB染色。结果显示:C1138菌株为Chitinimonas viridis,且PHB染色阳性。菌株C1138对3种蓝藻(FACHB-905、PCC 7806、FACHB-7942)均有显著的溶藻作用,溶藻效率均50%,且主要通过菌体的直接作用产生溶藻效果,菌株C1138菌体悬液以2/30的体积比加入铜绿微囊藻FACHB-905藻液的效果最佳,且第4天溶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69.
由于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环境侵权的受害人不能及时、充分、有效的获得赔偿,而且污染企业难于承受金额巨大的损害赔偿责任,借鉴国外有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实行一系列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化的方式,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等制度来解决环境污染受害人需要赔偿而巨额赔偿使污染企业难以承受的问题,从而使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70.
为了将微生物处理羽毛工艺产业化,在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的基础上进行5L发酵罐工业小试研究,确定了放大发酵条件并根据发酵条件记录对发酵过程进行分析,推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及能量变化及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在通气气压为0.08MPa,空气流量为2.5L/min及恒温40℃的条件下,产物得率比摇瓶发酵提高了2~3倍,发酵周期缩短了1d。为羽毛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