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395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新建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宜宾线受功能定位、走向、接轨站位及自然保护区分布范围等因素限制,线路不可避免跨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充分贯彻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结合相关路网规划、过江通道,从设计源头开展多方案比选,绕避了鱼类产卵场;采用集蓉昆高速铁路、渝昆高速铁路和城市道路“三合一”而建的公铁两用钢箱梁斜拉桥跨越,确保在依法合规基础上减少保护区占用影响;深入开展环境可行性论证,桥梁施工采用了钢围堰、吊装法等绿色环保施工技术;通过对施工污(废)水采取有效控制,开展水生生物监测及鱼类增殖放流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不利环境影响。新建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宜宾线跨越自然保护区实践是体现“工程可行,生态优先”的典型案例,为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穿越生态敏感区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2.
测定了中国74个城市的173条黑臭水体沉积物中6种新型溴代阻燃剂(NBFRs)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十溴二苯乙烷(DBDPE)是沉积物中主要的NBFRs,其浓度范围为未检出~603.76ng/g干重,平均浓度占比高达(99.49±0.82)%;六溴苯(HBB)和五溴甲苯(PBT)占比较低.NBFRs的组成符合其在中国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尽管DBDPE、HBB和PBT均在不同城市间具有显著的浓度差异,但是总体呈现东部高(华南、华东和东北地区)、西部低(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分布格局,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率是控制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DBDPE作为多溴联苯醚十溴工业品(BDE209)的替代品,其在沉积物中的浓度仍普遍低于BDE209,且DBDPE/BDE209比值与各城市的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态风险评价表明黑臭水体沉积物中DBDPE、HBB和PBT均不足以对水生生物造成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493.
本文选取常见的3种抗生素盐酸强力霉素(DOX)、红霉素(ERY)、土霉素(OXY)和3种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MYC)、丙环唑(PRO)、戊唑醇(TCZ)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绿藻(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生物,研究目标污染物顺序暴露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6种单一目标污染物对蛋白核小球藻抑制毒性大小为:PRO>DOX>TCZ>ERY>MYC>OXY.抗生素-三唑类杀菌剂混合体系在50%效应浓度(EC50)下同时暴露和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为0.38%~36.76%.DOX与PRO、TCZ、MYC任何一种三唑类杀菌剂顺序暴露于蛋白核小球藻,顺序相反后,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作用均增强,最大可增强36.82%.在不同浓度与时间的影响下,PRO-DOX和TCZ-DOX顺序暴露毒性高于调整暴露顺序后的DOX-PRO和DOX-TCZ顺序暴露毒性,且浓度越高,抑制率差异越大.在96h~144h暴露时间下,暴露浓度EC50/20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65%~11.57%;暴露浓度EC50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15%~36.93%,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范围随浓度增加变大.在EC50/20~EC50暴露浓度下,暴露时间96h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29%~36.93%,暴露时间144h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215%~30.09%,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范围随时间增加变小.因此,顺序暴露会改变抗生素与三唑类杀菌剂对蛋白核小球藻联合毒性大小,且顺序暴露、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是影响毒性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94.
采用Durov图、PMF模型、Gibbs图、离子比值法和饱和指数法对2016~2018年采集的1326组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揭示研究区地下水中盐分的来源及高盐地下水形成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绿洲带微咸水和咸水占比分别为37.2%和19.1%,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型;在微咸水、咸水、盐水和卤水中岩盐、石膏等蒸发盐岩的持续溶解是导致高盐地下水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Cl-、SO42-、 Na+与TDS(P<0.001)及岩盐、石膏的SI值与TDS(P<0.001)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也证实了这一点;冲积平原区较差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细粒岩性和弱碱性的水化学环境为地下水中盐分的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蒸发浓缩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形成高盐地下水的次要因素;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承压水区高TDS潜水沿井壁入渗补给承压水含水层,也是加剧深层地下水咸化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495.
以生物沥浸污泥与不同农林废弃物混合堆肥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s)技术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富里酸结构、组成和含量变化。基础理化性质表明:4个处理组(T1:污泥+甘蔗渣,T2:污染+秸秆,T3:污染+米糠,T4:污染+木屑)均达到堆肥成熟标准;UV-vis和紫外参数SUVA254、SUVA280的变化表明4个堆肥处理组中的腐熟度和富里酸的芳香碳含量均增加,其中T2处理组的腐熟度优于其他处理组。FTIR分析表明富里酸中多糖类、碳水类和脂肪族物质的含量逐渐降低,合成的腐殖酸类物质含量逐渐增加,T3处理组的腐殖化、芳构化程度要优于其他处理组。3D-EEMs分析表明结构简单、共轭程度低的有机物如辅酶、色素等物质被降解消耗,形成共轭程度高的类腐殖质物质,T2处理组的荧光峰强度最大,表明堆肥腐熟效果更好。富里酸含量变化则表明T3处理组腐熟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结果表明,秸秆和米糠与生物沥浸污泥共同堆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6.
为阐明蒙自盆地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机制,该文通过测定大屯海和长桥海两大浅水湖6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含量并计算C/N值,结合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特征,解析了受人类活动影响下有机质的来源。结果显示:大屯海和长桥海表层沉积物TOC含量分别为1.91%~8.78%,0.17%~4.70%,主要富集在湖心区,呈同心圆状分布特征;大屯海δ13C、δ15N含量和C/N值分别为-30.49‰~-21.46‰、4.11‰~9.07‰和8.12~12.55,长桥海为-30.42‰~-21.7‰、8.43‰~13.97‰和8.63~14.80,其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两大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以陆源污水和浮游植物为主,部分属于陆源土壤有机质,说明研究区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受控于外源和湖泊内源共同作用。大屯海有机质贡献率大小为fsew(污水)>fp(浮游植物)>fsoil(土壤),而长桥海fsoil>f...  相似文献   
497.
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s)是作用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一类新型抗菌药物。目前关于QSIs引起Hormesis效应的机制探究较少。本文以费氏弧菌(Aliivibrio fischeri,A. fischeri)为模式生物,测定了3种高丝氨酸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AHL)类QSIs(AHL-QSIs)对A. fischeri生物荧光的影响,发现AHL-QSIs对A. fischeri生物荧光产生了随时间变化的Hormesis效应。通过测定AHL-QSIs对A. fischeri生长量、相关蛋白表达量及模拟发光反应的影响,推测随时间变化Hormesis的机制如下:AHL-QSIs在低浓度时可以通过增强荧光素酶的活性进而促进个体发光反应,最终刺激A. fischeri的生物荧光;而当AHL-QSIs处于高浓度时,更多的AHL-QSIs不仅会通过改变细胞膜功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还可以与C6竞争结合LuxR影响荧光素酶的含量,最终抑制A. fischeri的生物荧光;AHL-QSIs对A. fischeri生物荧光的刺激作用和抑制作用会随细菌生长阶段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随时间变化的Hormesis效应。研究结果可为今后AHL-QSIs的生态风险及其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8.
周殷竹  孙英  周金龙  韩双宝  侯珺  曾妍妍 《环境化学》2021,40(11):3464-3473
新疆准噶尔盆地地下水“水质型”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开展地下水砷、碘污染机理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基于1∶250000新疆石河子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对地下水砷、碘的分布规律及其共富集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As地下水和高I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北部近沙漠的冲洪积平原排泄区的承压含水层中,分布面积分别为276.7 km2和157.0 km2。高I-地下水As和I在平面上呈共生性,砷碘共富集地下水占21.7%(分布面积151.7 km2);52.2%的低I地下水As浓度也较低(分布面积347.7 km2)。地下水As和I具有相似的富集机制,还原-弱碱性环境有利于地下水中As和I-共富集。  相似文献   
499.
多溴联苯醚(PBDEs)和得克隆(DPs)是环境中广泛检出的2类典型的含卤有机污染物(HOPs),了解HOPs组织差异性富集特征有助于科学认识其生物富集来源及暴露风险。因此本研究分析了2种鱼类(鲮鱼和乌鳢)的食物残渣及其11种组织样品中PBDEs和DPs的含量及组成。研究发现脂肪含量较高的组织(如肝脏、脂肪和鱼卵)中污染物含量显著高于其在脂肪含量较低的组织或器官(如肌肉和鱼鳞),表明PBDEs和DPs在鱼体组织的分配过程可能主要是一个受脂肪含量影响的被动扩散过程。鲮鱼样品中PBDEs组成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1类是以BDE209为主的食物残渣,第2类是以BDE28为主的鱼皮、心脏和肝脏,第3类是以BDE47为主的其余组织。而乌鳢样品中PBDEs组成主要有两大类型:第1类是以BDE28为主的鱼皮,第2类是以BDE47为主的其他组织。这表明鱼体组织中PBDEs和DPs富集过程不仅仅受食物暴露来源影响,部分组织如鱼皮等,可能同时存在水环境的外暴露来源。此外,DPs含量与其组成(fanti值)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鱼体组织中DPs组成(fanti值)可能受到其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500.
考虑“水—土—能—碳”关联,本文将水土资源要素纳入投入变量,构建了我国工农业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测度指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计算我国29个省份2004—2017年农业、工业部门碳排放效率,利用乘法逆转法计算碳减排潜力并对影响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整体农业、工业碳排放效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年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均高于工业碳排放效率,江苏、山东等7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以及北京、天津工业碳排放效率最优;各省份农业、工业减排潜力和规模具有显著差异,山西、甘肃的农业、工业碳减排均具有较大潜力;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存在农业、工业的资源能源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土地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水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碳排放效率较低省份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提高水土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