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研究者作出了2005~2009年间人类活动在中国造成的大气锑排放的综合清单,第1次对所有主要人为污染源的排放进行了估算.估算2009年锑的全国排放中818t,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煤炭燃烧,占全国的61.8%,另有26.7%的锑排放来自有色金属冶炼.贵州省的锑排放最严重,主要是由于缺乏排放控制措施的高锑煤小规模燃烧,还有存在  相似文献   
22.
朱杰  黄冬梅  张立龙  李俊 《火灾科学》2011,20(4):227-234
室外风是影响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六个不同火灾场景温度场、能见度及CO浓度场变化过程,定量总结了不同风向、风速条件下侧向全开竖井结构内烟气运动规律。模拟结果发现,迎面风作用下,竖井内会产生较高滞止压力,中性面位置上升,上部烟气加速向竖井下部蔓延,下部烟气通过开口排出;背面风作用下,中性面位置...  相似文献   
23.
水体中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与水体的水环境容量相适应.在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状况前提下,首先,通过监测资料对九寨沟县辖区内主要污水受纳水体--白水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对白水江流域污染源的现场调查,明确了河道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和NH3-N,并预测了其在远、近规划期内的排放量;其次,在对河段进行功能分区基础上,采用一维稳态模型下的段首控制法计算了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2005年白水江CODCr与NH3-N的理论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9.44 T/d和2.32 T/d,2005年其实际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6.42 T/d和1.55 T/d.白水江水环境容量在近、远期内均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但鉴于九寨沟县的旅游定位功能,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标准;最后,结合九寨沟城镇生活污染源、农村面源与工业污染源的相应特点,提出了全面提升九寨沟县水环境质量的规划方案,为白水江实施污染总量控制与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掌握四川广播电视塔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公众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位于成都市区的四川广播电视塔的辐射特征,根据相关规范制定了监测方案,并进行了射频综合电场监测。通过分析不同方向和高度的监测结果,归纳电磁辐射设施应用与电磁环境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四川广播电视塔周围公众居留位置处电磁辐射满足国家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
污染土壤中苯系物的热解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系物(BTEX)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土壤中污染物BTEX解吸的影响,初步探讨BTEX各污染物沸点与分子量大小和去除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温度的提高,污染物BTEX的饱和蒸汽压也会随之增大,导致其在土壤中挥发性增强;采用一阶衰减模型计算BTEX热解吸的衰减常数,得出温度和加热时间可直接影响解吸过程;同时通过对BTEX各污染物去除率的比较,表明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的污染物,越不易被解吸出.通过加热可增强土壤中BTEX的热解吸,对热解吸现场小试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苯系物污染土壤气相抽提处理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杰 《环境化学》2013,(9):1646-1652
以苯系物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抽提技术,明确抽提速率在抽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考察不同苯系物的物性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土壤中不同层次去除率的差异,初步探讨土壤中气体运动模式.结果显示,在3个抽提速率3、6、15 L·min-1作用下,去除率在60%~80%.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的污染物越不易被去除,各污染物去除率大小关系:苯>甲苯>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实验通过分析处理不同土壤层次抽提前后的浓度变化,发现表层土壤和中心位置土壤的去除效果明显.这是由于在负压抽提过程中形成的"优先流":气体从阀门内进入,大部分气体沿着壁面到达土壤的表层,进入中心位置,最后通过抽提管壁的孔隙进入抽提系统中.  相似文献   
27.
绿色行政体系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永胜  朱杰 《环境保护》2004,(12):18-21
本文以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应用ISO14001标准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及系统工程等相关原理,对“绿色行政体系”的含义、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绿色行政体系”的基本方法及建设程序。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利用火灾模拟软件FDS,以四川消防研究所高层实验塔二层为原型,建立模型研究了防烟空气幕防烟空气幕出口风速对高层建筑前室烟气运动的影响,试验中在前室内设置18个测点,测定前室内的温度、CO浓度及能见度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风速〈1m/s时,前室内各测点处各参数变化情况与无风幕时基本相同,防烟效果不明显,风速〉2.5m/s时,随着出口风速的增加,前室内各测点处温度、CO浓度降低,能见度增加,烟气蔓延途径由前室上部逐渐变为前室下部,且前室门处0.2m、1.25m高度处测点处各参数值瞬间波动很大,综合考虑防烟的有效性及经济性,认为防烟空气幕的最佳运行风速应为2.5m/s~3.5m/s。  相似文献   
29.
利用山西省6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夏季6~8月的日最高气温数据,依据百分位法计算、统计得到山西省夏季极端高温阈值、强度和天数,并通过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法、薄盘光滑样条法插值得到山西省夏季极端高温阈值、强度的空间变化规律,评价了极端高温综合强度;在此基础上通过Theil-Sen法分析了山西省夏季最高气温的变化规律,并通过Mann-Kendall法对最高气温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971-2020年山西省夏季极端高温阈值变化范围为29.4~37.7oC,强度为30.2~38.4oC,自北向南递增;1971年以来山西省夏季极端高温天数为5.8~8.0 d·a-1,晋南>晋北>晋中,晋西>晋东,1997年前及2011年前后极端高温综合强度较弱,而1997-2011年及2011-2020年极端高温综合指数变化幅度加大,极端性整体增强;山西省夏季最高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平均上升速率为0.3oC·10 a-1,晋北、晋中和晋南上升速率分别为0.3oC·10 a-1、0.3oC·10 a-...  相似文献   
30.
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各种规模的煤、非金属矿专用码头陆续建立。由于煤、焦炭、非金属矿等散货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伴有大量粉尘产生,不仅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对粉尘在大气中迁移、扩散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环境影响予测及污染治理都有实际意义。 本文结合我们最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其中若干问题探讨如下: 散货码头作业现场中,大部分污染源都可视为点源,因而,掌握点源的污染扩散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认为下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