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采用移动除臭装置对填埋场作业面夜间覆膜后产生的臭气进行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移动除臭装置对臭气中H2S和NH3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7%,41.3%;臭气浓度平均去除率为97.4%;甲硫醇及甲硫醚的去除率分别为99.9%,100%。温度、气体停留时间是影响除臭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一、福井市住宅小区的氧化渠福井市住宅小区活动处理厂的氧化渠建于1966年,这是日本最早的氧化渠之一。众所周知,北陆地区于1982年降了大雪,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冬季积雪  相似文献   
84.
探讨污泥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液化产生的生物炭的吸附潜力及其吸附机理(以亚甲基蓝(MB)废水为处理对象),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吸附容量随着MB溶液起始pH值升高而升高,当pH超过8时,MB的碱性褪色开始显现.吸附温度的上升(30~60℃)对生物炭吸附容量的影响不明显.吸附容量总体上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上升(240min前),在240min后趋于稳定.吸附剂用量及初始MB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物炭的吸附,存在一个的临界点,分别是6mg和120mg/L.生物炭吸附MB的过程吻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4)和Langmuir方程(R2=0.9831),且为自发吸热的过程,受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联合控制,具体的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官能团络合、π-π吸附等.  相似文献   
85.
强化天然有机物去除是饮用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目标.循环造粒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具有处理负荷高、水质适应性强的特点,将其与粉末活性炭(PAC)联用,探究对水库水中有机物的强化去除效果.研究发现当聚合氯化铝(PACl)与PAC同时投加,且PACl、聚丙烯酰胺(PAM)及PAC投加量分别为24mg/L、1.2mg/L、30mg/L时,流化床系统对进水浊度、UV254、CODMn、DOC去除率分别为96.5%、72.0%、71.7%、61.0%.对进出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三维荧光分析,发现流化床系统中结团造粒作用下出水的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的FI分别比进水降低了40.1%和43.0%;加入30mg/L PAC后,出水的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的的FI分别比原水降低了54.0%和55.3%.水库水中的有机物分子量主要在 < 1kDa和10~30kDa两个区间,分别占总有机物含量的37.1%和39.1%.循环造粒流化床系统中结团造粒作用主要去除10~30kDa区间的有机物,PAC吸附作用对 < 1kDa的有机物有很好的去除.  相似文献   
86.
通过饲料暴露的方式研究了抗生素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对阿部鲻鰕鯱(Mugilogobius abei)Ⅰ相、Ⅱ相代谢酶活性以及CYP1A1和P-糖蛋白(P-gp)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NFLX对阿部鲻鰕鯱肝脏Ⅰ相代谢酶APND、 ERND均表现出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24 h时NFLX的暴露浓度为20 μg?g-1对Ⅰ代谢酶APND和ERND的诱导达到最大值。当暴露时间达到168 h, APND和ERND均受到极显著抑制。Ⅱ相代谢酶GST和MDA在72 h受到最大诱导,经过168 h暴露后,GST活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而MDA含量在50 μg?g-1浓度组仍然维持较高水平。CYP1A1和P-gp mRNA表达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68 h达到最大。APND、 ERND、GST、 MDA、CYP1A1 mRNA和P-gp mRNA响应敏感,适合作为NFLX暴露的生物标记物。 关键词:诺氟沙星;阿部鲻鰕鯱;肝脏酶活;CYP1A1;P-gp  相似文献   
87.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城市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式及其危害,估算了我国近10a的建筑垃圾年产量,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88.
浑南新区拟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理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切实做好新区创建环保样板城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将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注入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之中,从根本上解决浑南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以园区内主导优势产业的物质、能量的资源化利用为基础,以生态产业链为主线建立园区的生态工业,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汛期暴雨径流对水库有机质的影响,以李家河水库为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法(EEMs-PARAFAC)及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法分析径流过程中4个时期(径流前、径流洪峰期、径流1周后和6周后)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及组分变化.结果表明:①径流洪峰期水库水体浊度、DOC含量显著升高(P<0.01),洪峰期后逐步下降;②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参数显示,径流洪峰期a(254)和a(355)显著升高(P<0.01),而E2/E3和E3/E4显著降低(P<0.01),表明暴雨径流使水库水体DOM的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和腐殖化程度升高;③李家河水库共解析出4种荧光DOM组分,分别为陆源腐殖质组分(C1、C2)、微生物腐殖质组分(C3)和类色氨酸组分(C4),径流洪峰期C1~C3组分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表明暴雨径流大幅增加了水库DOM类腐殖质组分含量,洪峰期后C1~C4组分荧光强度不断降低,表明径流后DOM不断沉降和降解.④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暴雨径流后水体DOM荧光强度和浊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r>0.467,P<0.05),表明DOM的减少和悬浮物沉降有关,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暴雨径流事件的各个时期水库水质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研究阐明了暴雨径流对李家河水库DOM含量和组分短期及后续影响,为饮用水水库水质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0.
为探究湘西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环境质量综合情况,选择凤凰县相关区域作为研究区,于2022年6~8月在研究区采集440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这8种重金属元素以及测定土壤pH值.采用PMF模型进行溯源分析,并结合GIS技术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以弱酸性为主,重金属ω(Zn)、ω(Cr)、ω(Pb)、ω(Ni)、ω(Cu)、ω(As)、ω(Cd)和ω(Hg)平均值依次为:81.02、64.67、31.63、29.27、25.52、9.93、0.28和0.13 mg·kg-1,Cd和Hg元素相对全国土壤背景值较高,且呈高度变异,林地中的Hg和Cd元素含量高于其他土地利用.PMF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贡献率依次为矿区开采源(37.4%)、大气沉降源(7.7%)、自然源(41.1%)和农业活动源(13.8%),并根据4类污染源空间分布提供了污染管控措施建议,通过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评价将研究区分为3类地块,分别为无风险地区(94.27 km2),占比为76.38%;风险可控区(27.45 km2),占比为22.24%;风险较高区(1.7 km2),占比为1.38%.为该研究区土地污染的防治措施和防治范围划区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