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污染土壤毒性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污染土壤毒性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方法如植物法、动物法和微生物法等和生态毒理学方法,并从生物、非生物和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影响土壤毒性的因素,提出了当前土壤污染毒性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染土壤毒性研究方法在环境保护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对桂林水南洞 1号石笋进行α能谱铀系测年及碳氧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距今 2 0~ 8万年的古气候信息。石笋大于 2 0万年前开始生长 ,8.0 7万年后停止生长 ,属中更新世的产物。其年龄与δ1 8O的变化可与深海岩芯V2 8-2 3 8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第五和第六阶段进行对比。它反映此阶段区内经历了寒冷 (间夹短暂的小温期 )和温暖 (间夹短暂的小冷期 )等气候变化 ,与全球古气候变化波动基本一致 ,同时也存在地区性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73.
李彬 《福建环境》2003,20(1):42-44
介绍了绿色技术壁垒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其对我省外贸出口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74.
大安市苏打碱土区地下水质与灌溉盐渍化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吉林省大安市苏打碱土区6—7、20—30和60—70m^3种深度地下水的基本化学特征,对利用地下水灌溉可能引起的土壤盐化、碱化和盐碱化问题及其灌溉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深度地下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苏打化特征,地下水中普遍含有较多NaHCO3;30m深度以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HCO3^-和Cl^-,用其作为灌溉水源存在潜在的盐化和碱化双重威胁;从各盐化和碱化指标看,该区60m深度以下的地下水质较好,作为灌溉用水不会产生盐渍化风险。30m深度以内的地下水均不适合灌溉。  相似文献   
75.
水文变异条件下的黄河干流生态径流特征及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流域地表水文过程受气候变化与如水库拦蓄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发生显著变化,多次出现断流现象。深入理解水文变异条件下的径流特征及生态效应,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论文利用多水文指标研究水文变异过程,结合基于流量历时曲线(FDC)的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等生态径流指标以及水文变异总体评价指标Do和DHRAM(Dundee Hydrological Regime Alteration Method)来描述黄河干流大中型水利工程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改变程度,并根据多样性指标SI和IHA(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的拟合关系,进一步分析水文变异的生态效应。研究表明:1)水文情势变异后,FDC整体下移,低于25% FDC流量部分大幅增加,产生生态赤字;2)从上游到下游,降水对各站生态径流指标的影响逐步减小,水库对生态径流指标的影响愈益增大;3)各生态径流指标与大部分IHA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能够体现IHA参数的主要信息,可作为衡量黄河流域年和季节径流变化的生态径流指标;4)综合Do和DHRAM的评价结果,径流过程变异对各站生态风险的影响为:花园口、孙口和利津站为高风险,头道拐和兰州为中等风险,唐乃亥和龙门为低风险;各水文站SI值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花园口、孙口和利津3个站的下降幅度较大,生物多样性锐减。  相似文献   
76.
阴极电解液对Cd污染红壤电动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土壤重金属电动修复过程中阴极电解室pH升高会对重金属的去除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利用Fe3+/Fe2+、Cu2+/Cu标准电极电位较高的优势,以人工模拟Cd污染红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阴极电解液[Fe(NO33、CuSO4、柠檬酸]的电动修复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分别将Fe(NO33、CuSO4、柠檬酸加入阴极电解室中,pH均控制在2~3,电动修复10 d后发现,将Fe(NO33溶液、CuSO4溶液和柠檬酸作为阴极电解液均可以有效控制阴极室的pH,CuSO4溶液、柠檬酸的加入对土壤中Cd的去除效果较差,而且Cu2+的加入增加了土壤重金属二次污染的风险.相对于CuSO4、柠檬酸试验组,Fe(NO33试验组土壤中Cd的去除率较高(大于87.27%),Fe(NO33试验组对土壤中Cd的修复效果也最为明显,土壤中w(Cd)由阴极附近的75.95 mg/kg降至阳极附近的9.13 mg/kg.分析电动修复后各试验组中不同形态Cd在Cd总量中所占比例的分析,结果显示,w(弱酸提取态Cd)所占比例由初始的74.57%最高可达到92.69%[Fe(NO33试验组],表明Fe(NO33的加入有助于促进土壤中Cd的迁移.研究显示,相比于CuSO4溶液、柠檬酸,Fe(NO33溶液作为阴极电解液在控制阴极电解室pH升高的前提下,显著促进了土壤中Cd的解吸和迁移,并达到最佳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7.
78.
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江  李彬  徐云麟  叶文虎 《环境科学》1995,16(6):47-49,72
以区域持续发展为原则,运用环境承载力的规律及其表征方法,分析环境与经济综合规划的协调性问题;采用效益化的衡量依据,对本溪开发区的发展方案进行了评价和筛选,得到了合理的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9.
本文结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技术挑战,讨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个人身份认证管理产品的发展趋势.非接触式设计将会保证产品在公共卫生与个人接受程度方面的要求,多模态技术为提高系统的高安全性与防伪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网络化的身份识别与管理体系将会大大提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商业前景,融合以上三类特征的产品将会代表未来生物特征识别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0.
在珠海市3种不同类型农业区域内采集69个表层土壤和26个农产品样品,使用GC FID方法检测6种优先控制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分析区域内PAEs的污染特征和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农业土壤样品中Σ6PAEs值范围为未检出~1.21 mg/kg,平均值为0.40 mg/kg,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土壤中PAEs以DnBP和DEP为主。农产品中∑6PAEs值范围为0.08 mg/kg~3.80 mg/kg,平均值为1.54 mg/kg,水稻、水果和蔬菜对PAEs的富集系数分别为6.23、2.50和2.80~7.06。成人和儿童PAEs的致癌风险分别为2.86×10-5和5.02×10-5,均高于人体致癌风险10-6水平。饮食摄入PAEs是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的最大暴露途径,DEHP对人体两种风险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