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70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2021年初,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安利公司”)决定,将耗资数千万元研发的智慧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鑫安云”,免费对社会公开,任何领域的企业、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都可以在线上免费领取使用。同时,大力推出“全程安全风险管理服务”,提出从根本上帮助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2.
43.
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含盐量(以NaCl质量分数计)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高含盐量(5.0%)与低含盐量(1.0%和2.5%)下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低含盐量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以细菌(杆菌和球菌)为主;高含盐量下易出现大量的丝状菌,并形成白色和黑色的丝状颗粒污泥,而且丝状颗粒污泥在短期内(1个月左右)仍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和密实性.但这些丝状颗粒污泥在实验后期易变得大而疏松,最终导致反应器运行失败.因此,维持丝状颗粒污泥的密实成长并抑制其发散成长成为控制好氧颗粒污泥稳定运行的关键,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含盐梯度废水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在反应器 R1 中,其含盐量一直维持 1%,其颗粒成中空结构;在 R2、R3 中,其含盐量由 1%提高到 2.5%时,其颗粒发生膨胀破碎;在 R3 中,其含盐量由 2.5%提高到 5%时,其颗粒由疏松变为密实.另外,溶解氧消耗速率(SOUR)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含盐量为 2.5%时,好氧颗粒污泥的耐盐菌与非耐盐菌均处于不利的生长环境,此时好氧颗粒污泥处于最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发生解体.  相似文献   
45.
内源呼吸过程溶解性代谢产物的光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志华  张芹  白旭丽  刘毅 《环境科学》2014,35(9):3487-3491
微生物内源呼吸期对污水处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微生物内源呼吸过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结合呼吸图谱对微生物内源呼吸过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在内源呼吸各个阶段有明显的不同:1内源呼吸快速下降期(第1 d):腐殖酸峰的激发波长(Ex)和发射波长(Em)分别出现5 nm、6 nm的蓝移,荧光指数f450/500和HIX(humification index)分别减小了9.3%、0.2%,UV253/203和UV254分别增加了37.5%、200%,预示着混合液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存在;2内源呼吸慢速下降期(第2 d):f450/500增加了0.5%,HIX减小0.2%,UV253/203减小了20%,UV254增加了16.7%,预示着细胞可能出现了水解或自溶;3内源呼吸稳定期(第3~5 d):腐殖酸峰基本保持不变预示了微生物适应了饥饿环境.本研究从代谢产物的角度解析了内源呼吸过程,为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李志华  刘芳  郭强  谭周权  吴杰  张婷  王晓昌 《环境科学》2010,31(7):1561-1565
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采用放线菌酮和硫酸链霉素作为真菌、细菌抗生素以抑制其活性,以基质诱导耗氧速率为考察指标,以好氧污泥、土壤污泥以及厌氧污泥为研究对象,对选择性抑制技术测定活性污泥中细菌、真菌分布的适用性进行了系统评估.随抗生素的投加,好氧污泥和土壤污泥的耗氧速率减小,厌氧污泥的耗氧速率反而增大,此方法对厌氧污泥不适用.当放线菌酮为1mg/g、硫酸链霉素为2mg/g时,抗生素对好氧污泥的抑制功效即D值为1,但并不能通过改变投药量使土壤污泥D值接近于1,说明所用抗生素对好氧污泥活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土壤污泥活性抑制不具选择性.结果表明,选择性抑制技术能够用于测定好氧活性污泥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布,但也存在着抗生素抑制作用失效、不完全抑制和实验结果精确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抗生素选择、微生物活性指标选择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影响微生物聚集体的聚集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包括两层含义的污泥聚集度的概念(一是污泥空间上的物理聚集,即密实度;二是微生物种类的聚集),并将膨胀污泥、絮体污泥和颗粒污泥作为污泥聚集度的3种典型状态,以现有污泥膨胀控制理论为基本参照,结合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条件,探讨了操作条件对污泥聚集度的影响:①较高的基质梯度、溶解氧水平和有机物的复杂程度有利于提高污泥的聚集度;②动力学选择、扩散限制理论对聚集度的影响受微生物聚集体大小的控制;③细胞存储能力的评估及其对聚集度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PHB、聚磷和糖原的影响.另外,还提出了在污泥膨胀的控制中不一定要以抑制丝状菌的增殖作为控制目标,通过对丝状菌的颗粒化过程的探讨,进一步证实了污泥膨胀的控制与污泥聚集度的提高是相似的.本文提出的聚集度概念目前仍不成熟,尚无定量的描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是活性污泥法中两个重要的关注方面,为解决运行控制中这两方面的矛盾,对不同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污泥物理结构和呼吸过程进行分析.利用7个不同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污泥,对其粒径、分形维数、压缩沉降性能、吸附性能和呼吸图谱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性能指标和呼吸速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污泥粒径(d)与内源比呼吸速率(SOUR_e)和最大比呼吸速率(SOUR_t)呈指数负相关(R~20.9);分形维数(D_f)与SOUR_e和SOUR_t呈线性负相关(R~20.8);压缩指数(SCI)和污泥指数(SVI)与SOUR~2_e呈对数正相关(R0.9);平衡吸附量(Q_(max))与准内源比呼吸速率(SOUR_q)和SOUR_e呈线性负相关(R~20.9).从而得出活性污泥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最佳物理性能和活性范围:SVI为50~120 mL·g~(-1),SOUR_e为6.27~7.55 mg·(g·h)~(-1),d为205.80~228.12μm,D_f为1.56~1.60,R_(n/t)为0.02~0.03,Q_(max)为508~636 mg·g~(-1).  相似文献   
49.
李志华  吴军  李胜  谢磊  王晓昌 《环境科学》2012,33(6):1913-1917
对比分析了无厌氧搅拌的异养菌系统和有厌氧搅拌的除磷系统的颗粒污泥的粒径、密度、形态等特征,得出后者较前者稳定.通过动力学参数分析发现,颗粒污泥的稳定与微生物的代谢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即慢速生长系统具有较好的颗粒稳定特征可能与能量维持代谢的比例较大有关.通过对比分析慢速生长系统不同粒径的微生物代谢特征,发现用于表征非生长代谢相关的能量维持系数m和Smin/CODinfluent与颗粒的稳定性具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可以作为表征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本研究改变了长期以来通过观察污泥形态、粒径、密度等理化参数来定性描述颗粒稳定的技术体系,从微生物能量代谢角度建立了定量描述颗粒污泥稳定的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50.
ZnO超细粉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ZnO超细粉,研究光照、粒径的改变对ZnO超细粉抗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