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洞庭湖的景观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景观元素分为三种:嵌块体、走廊、本底,在洞庭湖区,湖泊是洞庭湖的本底,洲滩是一种典型的嵌块体,在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现在洞庭湖区最为活跃的景观元素之一,研究湖泊的演变规律,洲滩的结构,动态变化,以及洲滩对洞庭湖功能的影响,对洞庭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整个湖区洲滩面积呈增长趋势,从1961年到1985年面积增长了815km^2,由于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差异,洲滩分布在不同湖区县市,不同时期,不同高程出现了不同规律:洲滩主要分布在岳阳、沅江和汉寿三地,不同类型洲滩的演化动态在不同湖区分布呈现异质性,洲滩(景观结构)的改变导致洞庭湖功能(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退化,因而沿庭湖洲滩治理刻不容缓,此外,还论述了芦苇,人工林和洲滩演化的相互影响,论证了芦苇是洲滩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工林有利于开发和治理洲滩。  相似文献   
92.
本文概述了新城子区家庭企业污染状况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3.
梅宏  李欣 《绿叶》2013,(3):56-62
大气污染、工矿废弃地数量大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滨海湿地破坏严重,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都是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付出的生态代价。有鉴于此,我国应科学、合理地推动城镇化进程,为避免或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完善资源与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4.
建立了地表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直接过膜上样,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地表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结果表明,6种PAEs线性相关性良好,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1~ 0.05μg/L,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7.4%~106.9%之间。该方法方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地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95.
航运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宇  张光玉  李欣 《交通环保》2003,24(1):25-28
结合多个航运枢纽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项目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航运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调查原则与调查范围的确定方法,提出了调查的技术路线与主要技术方法,并就航运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调查重点关注的几个技术问题(包括枢纽试营运期水动力条件变化与水质变化的关系,生态恢复措施有效性分析,公众参与调查的重要性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利用其死菌体对Cr^6+溶液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在Ci=300mg/L、pH=2.5和日=50℃条件下,吸附120min获得最大吸附量60.5mg/g.应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更为适合.动力学研究显示,地衣芽孢杆菌对Cr^6+的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进行描叙.图3表4参14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中不同植物脱氮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采集水样测定脱氮效率,采集芦苇根际土壤、香蒲根际土壤和对照土壤(不种植物),利用Biolog技术研究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相比,种植芦苇和香蒲可提高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7%~33%的NH3-N去除率.②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的碳源利用率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土壤;香蒲根际土壤的碳源利用率高于芦苇根际土壤.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微生物均对碳水化合物的相对利用率较高(> 48.0%),对照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相对利用率均较高,分别为34.4%和32.7%.③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④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微生物与对照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的影响较小.研究显示,种植植物可改善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而不同植物(芦苇和香蒲)对脱氮效率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因此在种植植物时可根据当地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蓄水前后三峡水库库首支流香溪河沉积物-上覆水中的氢氧同位素和氮磷营养盐的测定,分析了蓄水前后沉积物-上覆水氢氧同位素和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并利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计算了长江干流(CJ River)和古夫源头(GFYT)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整个蓄水期沉积物以源的形式向上覆水体释放NH4+-N、DTP、PO43--P,以汇的形式吸收上覆水体中的NO3--N.利用营养盐贡献率公式进一步分析得到,蓄水前沉积物-上覆水中氮营养盐主要来源于CJ干流,其中以DTN和NO3--N最为显著,蓄水后GFYT的贡献率明显上升,其中3号和4号采样点最为明显,其中DTP在蓄水前后几乎均以GFYT为主要来源,PO43--P在蓄水前则以CJ干流为主要来源,蓄水后以GFYT为主要来源.说明尽管蓄水期库湾水体在较大程度上受干流倒灌影响的支配,但对于沉积物-上覆水而言受GFYT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发展,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人们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本详细讨论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与特征,深刻揭示出交通安全意识缺乏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部分发达国家以及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建立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的构想,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0.
3种微生物吸附剂对低浓度Cd2+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铬鞣污泥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3种微生物TP、MY和TQ,将其制备成微生物吸附剂对低浓度Cd2+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Cd2+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中,吸附剂TP和MY最佳投加量和pH值为1.0 mg/L和7.0;TQ为2.0 mg/L和4.0 mg/L.TP、MY和TQ的最佳吸附温度是20℃.等温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