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83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本文报导溴氰菊脂、甲基对硫磷、丙体-六六六和呋喃丹等4种农药对隆线蚤(Daphnis Carinata)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4种农药对水蚤48小时LC_(50)值分别为0,000123,0.013,0.075和0.76ppm。按毒性大小顺序为溴氰菊脂>甲基对硫磷>丙体-六六六>呋喃丹。根据水蚤LC_(50)值和田间用药量得到的投毒系数大小为依据,对以上农药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讨论。  相似文献   
63.
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路绿化带可对交通噪声产生一定衰减作用,这对于减轻路域环境噪声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高速公路绿化带种植树种、种植密度、林带宽度等多种因素对降噪效果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该研究采用选取试验点进行原位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3条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并探讨了林带宽度和郁闭度对噪声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交通噪声的绿化衰减同林带宽度有很大关系,对于较宽林带,靠近声源前半部分的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较小。林带的对噪声的绿化衰减与林带宽度以及宽度和郁闭度的乘积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锅炉燃烧排出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污染物烟尘及SO2超标的成因,以及长庆油田燃煤锅炉烟道气的监测结果。提出了控制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的对策及消烟措施。例如:推行煤炭洗选,改进燃料结构,限制烟尘超标的锅炉产品制造、安装,改进燃烧方式,强化炉内燃烧,改造除尘器。  相似文献   
65.
甘肃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在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国内,由于研究目的各有侧重,因而在布点原则等方面有所不同.在全国环境保护系统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中,象甘肃省这种跨度大(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地形地貌极其复杂(有沙漠、戈壁、山区、高原、草原、河谷盆地等)、海拔高度差别悬殊(有600m河  相似文献   
66.
生物脱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脱臭技术是利用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分解H2S、NH3、有机溶剂等有害、发臭气体,使之成为无害、无味气体,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生物脱臭法与活性炭吸附、药液吸收等物理化学脱臭法相比,具有维护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指出生物脱臭技术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除臭技术。  相似文献   
67.
应用错流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CDMBR)对己内酰胺废水进行了180 d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测定反应器的膜出水和上清液的水质,并对污泥进行了耗氧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COD一直保持在100mg/L以下,而膜出水的则保持在50 mg/L以下,膜对上清液的COD去除率达50%,而对氮的去除没有贡献.可溶性细胞产物(SMP)在反应器内容易积累,停留足够的时间后能被生物降解.通过投加抑制剂测定耗氧呼吸速率,发现异养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由于F/M的降低和SMP积累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不影响系统的处理效率.跨膜压力、膜面流速越大,通量衰减得也就越快.  相似文献   
68.
许明  刘伟京  白永刚  涂勇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0):4103-4112
以藻源有机质(AOM)和腐殖酸(HA)作为典型生物大分子可溶有机质(DOM)和腐殖化DOM,采用荧光猝灭滴定和光谱分析考察磺胺二甲嘧啶(SMZ)与DOM的络合作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显示AOM荧光组分主要由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物质组成,而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是HA荧光组分的主要构成.4种荧光组分可与SMZ发生不同程度的静态猝灭,且猝灭过程中DOM分子构象改变.同步荧光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图谱进一步发现类酪氨酸优先于类色氨酸组分与SMZ发生络合作用.Ryan-Weber非线性模拟拟合表明AOM中各荧光组分与SMZ的络合稳定常数(logK)大小为:类富里酸(3.33)类酪氨酸(3.12)类色氨酸(2.15)类腐殖酸(1.57);而HA中大小为:类富里酸(3.06)类腐殖酸(2.02).总体上生物大分子DOM对SMZ的亲和力高于腐殖化DOM.DOM与SMZ的相互作用可改变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形态和归趋,影响其生物有效性和生态毒性.  相似文献   
69.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6tances, EPS)对浸渍式膜生物反应器(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SMBR)中聚乙烯醇改性聚丙烯无纺布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膜组件表面污泥的溶解性EPS(soluble EPS, EPSs)、EPSs,组成(protein/carbohydrate, P/C)以及相对疏水性(relative hydrophobicity, RH)对膜的过滤性能有显著影响,与膜污染阻力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p)分别为:0.868、0.840、0.890;改性无纺布膜组件能有效抑制EPSs,的吸附、降低EPSs组分中P/C的比率、减少活性污泥的沉积.表明聚丙烯无纺布通过亲水改性后,过滤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表现出一定的耐污染性.  相似文献   
70.
赣南素有"世界钨都"之称,而龙南-定南-全南(简称"三南")地区是世界钨都中的重要钨铋成矿区,钨铋成矿与三南地区广布的泥盆纪地层密不可分;由此本文通过对三南地区的泥盆系的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其丰度、以及W、Bi等成矿元素在不同岩性中的丰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讨论,认为W成矿元素在泥盆系中丰度仅次于寒武纪地层,高于其它地层,并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2~4倍,而Bi元素则高达几十倍.在细碎屑岩石中含量最高,与钨铋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