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篇 |
环保管理 | 11篇 |
综合类 | 81篇 |
基础理论 | 2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篇 |
评价与监测 | 6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探讨铅与噪声对蓄电池制造作业工人的联合作用,为职业危害联合作用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依据蓄电池厂作业工人的职业史调查、环境检测和生物检测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铅与噪声联合暴露组、单纯铅暴露组、正常组,分析比较3组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贫血结果。结果显示在4 000 Hz和6 000 Hz频率段,联合组听力异常率及听阈均值高于单纯铅暴露组和正常组(P0.05),与单纯铅暴露组和正常组比较,联合组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率明显增多(P0.05)。表明铅和噪声联合作用可增加作业者的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患病,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2.
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在转基因生菜中的表达和遗传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菜(LactucasativaL.)为受体材料,将含有高赖氨酸蛋白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LBI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获得47株转基因生菜植株.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证实目的片段在T0代的整合,RT-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的转录.T0代植株赖氨酸(Lys)含量的测定分析表明,赖氨酸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对照提高最高的可达9.46%.T1代植株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能够遗传.图5表1参25 相似文献
143.
144.
146.
中日环境合作已成为中国开展环境国际合作中最成功的双边合作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无论是在中央政府、地方合作、民间合作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中日环境合作的典型成果,对增强我国环境保护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中日环境合作概况、中日环保合作对中国环保工作的作用,以及日本在中日合作中成熟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做法对我们开展相关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7.
148.
东盟国家对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较为先进,国内对废物管理的法律制度相对完善。近年来,其大力发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在危险废物的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展东盟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研究,对完善我国危险废物出口管理体系和未来出口对象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加工废弃物固定制成吸附小球,研究初始p H值、反应时间对Cu~(2+)吸附的影响及吸附特性,并应用到实际废水的处理中。结果表明:固定金针菇、毛木耳、杏鲍菇和平菇废弃物吸附小球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81.3%、60.8%、42.8%和50.0%;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比颗粒内扩散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固定食用菌加工废弃物吸附小球对Cu~(2+)的吸附过程;固定金针菇、毛木耳和平菇废弃物吸附小球的等温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度高,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层吸附,固定杏鲍菇废弃物小球的等温吸附过程则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扫描电镜(SEM)分析显示,固定金针菇废弃物吸附小球吸附Cu~(2+)后,细胞壁增厚,细胞壁上形成了明显的Cu~(2+)无机沉淀或晶体,表现为物理性吸附。研究表明,固定金针菇废弃物吸附小球对自然废水中Cu~(2+)的去除率为73.11%,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0.
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的特点,提出对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审查的重点应包括项目选址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营运期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并就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提供技术指引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