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篇 |
环保管理 | 11篇 |
综合类 | 81篇 |
基础理论 | 2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篇 |
评价与监测 | 6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某LNG气化站为例,从人、物、管理、环境4个方面考虑了影响LNG气化站安全的各个因素,建立了LNG气化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集,并通过模糊运算求出评价结果。基于对运算结果的分析,针对LNG气化站各项安全指标,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2.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一直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该文选取2004-2006年乌鲁木齐市3个环境监测站逐时的PM10、SO2、NO2浓度数据以及乌鲁木齐市气象站、米泉气象站同期逐时的13类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PM10、SO2浓度冬季均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其它3个季节属于优良级别,NO2四季都属优良级别;这三类大气污染物四季日变化基本呈现双峰型结构。冬季PM10、SO2浓度峰值出现在12:00-14:00时,最小值则分别出现在凌晨7:00时、傍晚19:00时,其它季节最大值(最小值)多出现在早晨(傍晚/凌晨);三类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各有不同,PM10、SO2都是南部城区浓度较大,NO2浓度则是北部城区居首;各类气象要素与SO2浓度的相关性普遍高于与颗粒物PM10的相关性。全年与热力因素有关的气象要素与PM10、SO2浓度的相关性非常突出,冬季则是云量、降水等因素的影响明显提高;受蒙古高压和天山山脉地形的双重影响,乌鲁木齐冬季盛行偏南风和偏北风,山谷风交替现象明显;PM10浓度随乌鲁木齐市气象站、米泉气象站风速的增加均是先下降后上升,风速拐点分别是5 m/s、3 m/s,东南风对于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贡献较大;无论市区、还是北部城区,在偏北风和东南风的情形下,市区颗粒物浓度都比较大。 相似文献
53.
一、改革开放催生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安防产业迅猛发展 中国的安防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晚20年以上.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国的安防主要以人防为主,安全技术防范还只是一个概念,技术防范产品几乎还是空白. 相似文献
54.
以云湖度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为实例,不用一次性投资较大的膜处理法,采用预曝调节+生化+生物过滤+消毒,并从理论上及实际应用中进行了探讨说明该工艺。 相似文献
55.
基于硅藻完整性指数的辽河上游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年9月对辽河上游12个采样点的着生硅藻进行了生物调查,同时测定了ρ(DO)、pH、ρ(TP)、ρ(TN)、ρ(NH3-N)、ρ(CODCr)和ρ(BOD5)等水质参数. 共检测到硅藻16属,以针杆藻属(Synedrasp.)、舟形藻属(Naviculasp.)、异极藻属(Gomphonema sp.)、桥弯藻属(Cymbella sp.)为优势种. 根据硅藻香农多样性指数确定了5个相对清洁采样点和7个受污染采样点,对10个硅藻生物指数进行了辨别力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硅藻香农多样性指数、敏感性硅藻百分比和IDP硅藻指数最适合辽河上游的水质生物学评价. 采用5、3、1生物指数记分法统一量纲后,获得变化范围在3~15的D-IBI(硅藻完整性指数). 利用四分法划分辽河流域水质级别的标准,13~15为较好,10~12为一般,7~9为较差,3~6为差,并对12个采样点进行了重新评价,评价结果与水质参数的评价结果一致. 总体看来,该D-IBI基本适宜于评价辽河上游的水质状况. 收稿日期:┣┣(中)收稿日期┫┫2011-12-08修订日期:2012-03-08┣┣(中)修回日期┫┫基金项目:┣┣(中)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528-002)作者简介:┣┣(中)作者简介┫┫李国忱(1985-),男,辽宁阜新人,liguochen1001@126.com.*责任作者,┣┣(中)通信作者┫┫ 刘录三(1975-),男,山东莒县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水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面研究,liuls@craes.org.cn 相似文献
56.
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上沿羧基化的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即5,11,17,23,29,35-六羧基-37,38,39,40,41,42-六羟肟酸甲氧基杯[6]芳烃(HHMHC),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初始pH值、初始重金属离子(Cu2+、Ni2+)浓度、萃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HHMHC萃取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时HHMHC萃取Ni2+和Cu2+的最佳pH值分别为5.0、6.0,萃取平衡时间均为30min.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9)均可较好的拟合其萃取过程,通过计算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得到Gibbs自由能(ΔG0)和焓变(ΔH0)均小于0,表明萃取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和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探讨HHMHC萃取Cu2+、Ni2+的机理,结果表明此萃取过程除了存在阳离子交换机理外,还存在与冠醚萃取相同的离子配位萃取,参与配位作用的主要是羟肟基团(–CONHOH). 相似文献
57.
58.
59.
以橡胶促进剂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氧化氯(ClO2)对高浓度橡胶促进剂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实验。重点考察了二氧化氯(ClO2)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处理废水的效果和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后出水的可生化性。设计了在不同反应时间、pH值、试剂投加质量浓度等条件下COD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ClO2)处理橡胶促进刹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h,pH值为9、二氧化氯(ClO2)(以有效氯计)的投加量的质量浓度为500mg/L,COD去除率能够达到85%以上;催化氧化提高了废水的B/C比,出水经过生化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0.
在N2保护下采用不同高温对活性炭进行热改性,得到了4种改性活性炭(AC-1至AC-4)。采用气体吸附仪、Boehm滴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活性炭表面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改性温度为600℃,探讨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其表面物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改性使活性炭表面的物化性质发生了改变,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孔容、表面酸性官能团和O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内扩散不是控制活性炭吸附速率的唯一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