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398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生物阴极式碳纸隔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反硝化和产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生物阴极式廉价隔膜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的基本性能,首先以生物反硝化作用为基础构建了生物阴极MFC,并进一步以涂布聚四氟乙烯(PTFE)的廉价碳纸代替昂贵的质子交换膜(PEM)构建碳纸隔膜生物阴极式MFC。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生物阴极式MFC,阴极室中最适宜反硝化细菌生长的NO-3-N浓度为99.2 mg/L,此时输出电压最高可达0.11 V,1 h内NO-3-N的去除率达到80.0%,COD去除率为62.8%;以涂PTFE的碳纸代替PEM的生物阴极式MFC与有PEM的MFC最高输出电压基本一致(均达到0.22 V,外阻500Ω),但碳纸隔膜MFC的产电更稳定。结果验证了廉价隔膜生物阴极式MFC的可行性,并为其应用于污水脱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本文采用超声-生化(两级好氧)联用的方法,对8-羟基喹啉废水的降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废水的预处理方法为超声降解法,文中分析了溶液初始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全程时间以及超声细胞粉碎机的变幅杆直径大小对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幅杆直径为25mm,溶液初始浓度为0.6g/L,超声全程时间在20min,最佳超声时间为2s时降解效率最高,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40.4%。本实验生化处理方法为普通活性污泥法(两级好氧),一级好氧反应池停留时间选择10h,去除率为69.4%;二级好氧反应池停留时间选择6h,去除率为71.7%。超声-生化(两级好氧)联用对8-羟基喹啉废水处理效果良好,CODcr总去除率达到94.4%。  相似文献   
63.
滨海县实验小学在环境教育工作中将不断进取,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绿色学校,以先进的育人理念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让未来的天空更美、更蓝!滨海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41年,占地面积50多亩,现有学生4900多名,教职员工250余名,是江苏省规模较大的省级合格实验小学。在"小学就是一所大学"的理念下,滨海实小紧紧围绕"创新管理、提高质量、彰显特色,提升品位"的思路开展各项工作,办学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4.
旋流分离器油水分离效率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探讨了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对旋流分离器分离油水效率的影响。旋流器为单锥双入口,其主直径为50 mm,锥角为5.5°。模拟过程中,采用商业用软件‘Fluent 6.3’中的雷诺应力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来模拟不同条件下油水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本研究的油水旋流分离器,最佳的分流比是10%,最佳的油滴浓度是0.5%(V/V)。在最佳的分流比和油滴浓度下,当进口流速为10.46 m/s时,油水旋流分离器可将15μm的油滴去除80%以上,油滴的分离界限粒径d50(50%的分离效率)为9.2μm。在模拟的基础上,用统计软件STATISTICA6.0对分离效率与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式预测的分离效率与实测值相吻合,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65.
用人工驯养的厌氧污泥进行除铀实验,探讨了微生物投加量(VSS)、pH值、U(Ⅵ)初始浓度、外加电子供体和污泥重复利用等对污泥处理U(Ⅵ)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pH范围内(5.2~6.6),厌氧污泥对铀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效去除率;当以还原铁粉和无水乙醇作电子供体时,U(Ⅵ)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的时间为未加电子供体时的2倍。U(Ⅵ)去除速度与VSS投加量成正比关系,U(Ⅵ)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厌氧污泥可以长期使用。pH值的影响最关键,其次是外加电子供体。厌氧污泥除U(Ⅵ)机理为氧化还原和吸附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6.
针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结合宁东供电局集控“五防”项目,分析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主要安全风险,制定了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方案,方案实施后,效果明显。应用结果表明:网络安全防护是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2006年7月- 2007年6月云南地闪定位网探测资料和玉溪大气电场仪资料分析,研究了高原晴天大气电场和雷暴天气过程的电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晴天大气电场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低纬高原地区雷暴云具有偶极性和三极性两种结构,但大多数雷暴具有偶极性电荷结构,不同电荷结构的雷暴云的放电特征不同,偶极性时主要为负地闪,地闪活动较活跃;三极性时主要是正地闪,地闪活动较少.根据雷暴云近地面电场变化特征,探讨了大气电场仪预警地闪的方法,首次提出极性变化预警法,其命中率和提前预警时间都明显优于阈值预警法.  相似文献   
6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吸附剂铝掺加赤铁矿(Al-Hem),并通过XRD、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初始pH、Al15-Hem加入量、吸附时间和初始U(Ⅵ)质量浓度对U(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25℃、初始pH为6、Al15-Hem加入量为0.20 g/L、初始U(Ⅵ)质量浓度为5 mg/L、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Al15-Hem对U(Ⅵ)的去除率为98.8%;Al15-Hem经4次解吸后,对U(Ⅵ)的去除率仍大于77.6%,具有一定的重复利用性;Al15-Hem对U(Ⅵ)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其机理可能是U(Ⅵ)与吸附剂表面含氧官能团发生了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接地的目的和种类,针对大型测控设备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提出了区域面积受限的接地系统设计方案,并对接地电阻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和比较,选出了合理的接地方案进行施工,竣工后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满足测控设备接地电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在典型毒重石成矿区的土壤重金属空间特征、展布规律及污染状况,在成矿区内及周边采集土壤表层样267件,分别测试pH和Cd、Hg、Pb、Cr、As、Ni、Zn、Cu这8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该区土壤重金属空间规律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内除了Pb外,其余重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