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有效解决煤田火区对下覆工作面安全开采威胁程度的评估难题,基于多孔介质理论,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采空区与上覆煤田火区之间的三维几何模型,模拟了O2、CO和CO2浓度场分布,研究了煤田火区与工作面之间复合裂隙群中气体的流动规律,推导出火区下采煤工作面不受火区影响时的最小安全相对静压计算公式,提出了受限流场条件下的上覆煤田火区气体对工作面安全开采影响程度评估方法。运用该评估方法将煤田火区下工作面安全开采威胁程度划分为安全、一般安全和危险三个等级,并在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部分矿井得到成功应用,为煤田火区下工作面能否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2.
我国近年大气污染治理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冬季采暖期仍是大气重污染频发时期.为探究济南市采暖季不同污染天气PM2.5及其负载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采集2018年12月—2019年1月济南市中心某社区室外大气PM2.5样本,用重量法计算PM2.5浓度,GC/MS检测PAHs浓度,ICP-MS检测元素组分.发现济南市采暖季污染天PM2.5浓度与室外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68,P<0.05);污染天PM2.5浓度显著高于非污染天,其负载的PAHs和元素浓度均随PM2.5的升高而升高,两种天气下PAHs环数占比、特征比值法和元素富集因子法得到的源解析结果接近.提示污染天PM2.5虽显著升高,但PM2.5中PAHs和元素均主要来自煤炭燃烧和尾气排放,污染源类型的构成却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3.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的生殖毒性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为评价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在体内的慢性毒性,以1000mg/kg、500mg/kg、250mg/kg剂量连续染毒大鼠6周、20周.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能引起雄鼠睾丸(p<0.01)、附睾和前列腺重量的减少(p<0.05)和肝脏肿大(p<0.01),改变睾丸(p<0.01)、前列腺(p<0.05)、肝脏(p<0.01)的组织病理学,尤其引起睾丸曲细精管萎缩、变性,各级生精细胞减少,生精上皮内生精细胞和Sertoli细胞结构明显紊乱,细胞间连接结构消失.降低血清中γ-G(p<0.01)、ALP(p<0.05)活性、睾酮水平(p<0.01),增加LDH活性(p<0.01)和FSH水平(p<0.01),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合组织病理和性激素及酶活性的改变,揭示该化合物睾丸毒性的靶细胞是支持细胞,其次是生精细胞,作用的靶点是细胞内的线粒体.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对雌鼠的损害只引起子宫的增大和轻微炎症表现及血清ALP酶活性的降低(p<0.05).充分说明了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对动物的干扰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对雄性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对雌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4.
以粉煤灰(F)、河砂(S)、河砂+粉煤灰(S+F)为基质,搭配水芹(Oenanthe javanica)、灯芯草(Juncus effusu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研究人工湿地对废水中C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基质对Cd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中,F基质去除效果最好,但出水pH和电导率较高,且水芹和水葫芦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较高,表明植物生长受到影响。S基质对Cd去除率最低,但植物生长状态良好。S+F基质发生协同作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去除Cd效果也较好,评估为最佳人工湿地基质。人工湿地中不同基质各层全量Cd、有效态Cd分布情况均为上层中层下层。  相似文献   
165.
燃煤电厂烟气是中国最重要的人为汞排放源之一,如何控制燃煤烟气汞排放关系着中国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成效。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锡-锰二元金属氧化物(MnO_x-SnO_2)复合材料,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烟气零价汞(Hg~0)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00℃时Hg~0的去除率最高,能达到86.0%;烟气中的O_2能促进Hg~0的去除,而SO_2则抑制Hg~0的去除。MnO_x-SnO_2去除Hg~0的机理是烟气Hg~0首先被吸附在复合材料表面,被MnO_x催化氧化成Hg~(2+),一部分被表面的吸附氧捕捉从而形成HgO,一部分与锡结合形成锡汞齐。  相似文献   
166.
文章阐述了海生物附着生长的机理以及传统海生物防治的方法。针对传统海生物防治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超声波防治海生物技术,分析了超声波振动性质和空化效应防治海生物的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并确定出有效防治海生物的超声波频率为22kHz,强度为0.3~0.5 W/cm2;通过现场实际应用,充分证明了超声波能够有效抑制海生物的附着和生长,保护海水管线及相关设备,体现了超声波技术在海生物防治方面具有环保、节能、易于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7.
中国近10年来硝酸工业快速发展,但该行业的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情况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和应有的重视,对环境已造成了严重污染.现行综合排放标准已无法对硝酸工业污染起到控制作用.分析了硝酸工业污染排放情况和国内外相关的排放标准,针对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思路,严格控制硝酸工业NOx 和总氮排放,并建议利用国际清洁发展机制对温室气体N2O实施减排控制.  相似文献   
168.
水解酸化应用于剩余污泥减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碱减量印染废水生物处理剩余污泥接种培养成熟的水解酸化菌,通过它们的新陈代谢作用,可以实现系统内生命物质的更新和减量,同时降解了污泥吸附的有机物等,达到对剩余污泥减量的目的.在系统污泥减量初期,水解酸化作用对微生物的"液化"、内容物释放和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是污泥减量的主要原因;随着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试验后期剩余污泥减量主要是微生物内源呼吸的结果.试验条件下,接种了成熟水解酸化细菌的 2 组剩余污泥 MLSS 浓度分别为 7.765 和 11.250 g/L,MLVSS 浓度分别为 4.466和 6.360 g/L,经过 513 h后 MLSS、MLVSS 浓度较开始时分别下降了 40.31%、45.73%和 54.85%、63.18%.一定污泥浓度范围,污泥减量效果与污泥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9.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中,利用污泥回流可以实现对剩余污泥的有效减量.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增加了A1段中污泥的有机负荷,却提高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在A1段COD容积负荷2.54 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9.45 h和7.56 h条件下,A1段COD的去除率分别由15.9%提升至23.9%,12.3%提升至22.8%.在进水COD浓度1 000 mg/L、A1段COD容积负荷2.54 kg/(m3·d)、进水色度450倍、系统温度30℃条件下,A1段出水色度有污泥回流时较无污泥回流下降30%以上,系统出水的色度比无污泥回流时降低30%左右.回流剩余污泥使A1段出水pH略低于无污泥回流的情况,但对A2段和0段pH值影响不大.在有剩余污泥回流的系统中,系统各段出水的SS浓度均比无回流系统大.长期污泥回流会造成系统内难生物降解物质的积累,必须适时地进行排泥、气水冲刷等恢复系统污泥活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0.
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储昭升  杨波  金相灿  阎峰  郑朔方  庞燕  曾清如 《环境科学》2007,28(12):2695-2699
通过改进的压力毛细管法,研究了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并研究了过滤(真空度为0.02 MPa)和离心(离心力低于500 r/min)2种细胞浓缩方法对细胞内伪空胞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分散的单细胞的微囊藻,无论是采用过滤还是离心的方法,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浓缩效果;对于群体形态的微囊藻,可以采用离心的方法进行浓缩,对于丝状的浮游蓝丝藻,宜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浓缩. 此2种浓缩方法对细胞伪空胞含量的测定影响很小,伪空胞破裂率<7%. 6株蓝藻均为浅水湖泊藻类,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比较接近. 5株微囊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为0.64~0.67 MPa之间;孟氏浮游蓝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为0.715 MPa,与深水湖泊或水库的蓝藻相比,6株蓝藻的伪空胞平均临界破裂压力均较小;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单细胞微囊藻的膨压比群体微囊藻的膨压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