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水资源治理具有典型的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等治理特色。西方国家水资源治理逐步从市场取向、行政控制取向,转向网络治理取向,呈现出治理结构网络化、治理过程协作化、更为关注善治目标等趋势。本文在对国际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水治理网络化路径,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思想内核贯穿于我国水治理之中,探讨契合我国国情的水治理建议:构建统一管理与部际协商相结合的治理结构;打破区域与流域界限,建立跨区域合作和流域协作的协商共治机制;积极推进公众参与的制度安排,保障公众参与权的实现;加强信息交流与分享网络的建设;更加关注水资源善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2.
生物覆盖措施能显著降低敏感脆弱带及裸露坡地水土流失,且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适合在矿区推广.为研究稻草覆盖对稀土尾渣坡面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比研究不同雨强(60和90 mm/h)和不同稻草覆盖度(0%、50%和100%)条件下稀土尾矿地表产流、产沙情况.模拟降雨试验在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的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开展,不同雨强采用西安清远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QYJY-503人工模拟降雨系统进行控制.结果表明:雨强为60 mm/h时,50%和100%稻草覆盖度处理坡面径流开始时间分别比0%稻草覆盖度坡面延迟46%和91%;雨强为90 mm/h时,延迟幅度分别为3.0和4.8倍.0%、50%和100%稻草覆盖度条件下稀土矿渣坡面单位时间产流量分别在产流开始后6、31和41 min达到稳定值.60 mm/h雨强条件下稀土矿渣坡面1 h总产流量呈现0%稻草覆盖度> 100%稻草覆盖度> 50%稻草覆盖度(P < 0.05),而90 mm/h雨强条件下则为0%稻草覆盖度> 50%稻草覆盖度> 100%稻草覆盖度(P < 0.01).雨强为60 mm/h时,50%和100%稻草覆盖度稀土矿渣坡面土壤侵蚀量分别比0%稻草覆盖度坡面降低73.46%和84.53%;而雨强为90 mm/h时,2种措施土壤侵蚀量降幅分别为54.83%和72.14%.研究显示,稻草覆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矿区土壤坡面径流、泥沙产量.   相似文献   
63.
文中综述了国际国内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置方法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法规,针对中国核电站站堆型,研究分析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方法,并建议给出了适合于中国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策略,为中国核电站事故后污染场地的清理方法、土壤去污处理方法的选择明确方向,为修复活动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废物最小化。  相似文献   
64.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安全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开展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量化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放射性核素分配系数是反映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场周边土壤介质中迁移的关键参数,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影响显著。不同核素分配系数试验测量方法的实验周期、经济成本以及结果精确度等方面差别很大。从工程角度考虑,如测量结果相差不大,则应优先选择实验周期短、费用低的方法进行分配系数测量。~(90)Sr是拟近地表处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裂变核素之一。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方法对~(90)Sr在我国北方几种典型土壤(砂土、粘土和黄土)包气带中的迁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测量得到的~(90)Sr分配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对~(90)Sr的吸附能力,粘土最强,黄土次之,砂土最弱;对于低中放处置场地下水核素迁移模拟,~(90)Sr在粘土和黄土中采用平衡吸附模式或非平衡吸附模式模拟结果差别不大;而采用非平衡模式模拟砂土中~(90)Sr的迁移更为恰当;在低中放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砂土介质,~(90)Sr分配系数的测量应优先选择动态实验法,对于黄土和粘土则可采用静态吸附法。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寿光蔬菜产业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的生态意义,最后提出了对生态农业视角下寿光蔬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践行的看法和建议,旨在为蔬菜产业今后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6.
李晓曼  李青青  杨洁  黄沈发  张施阳  吉敏 《环境科学》2022,43(12):5687-5697
针对上海市3类典型工业用地(化工、金属加工和危废治理)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毒有害6种重金属(As、Cd、Cr、Pb、Hg和Ni)的污染程度、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效应开展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3类工业用地30个潜在污染区域土壤和地下水均受到重金属污染,Cd、Cr、Pb、Hg和Ni在表层土壤中存在明显累积,As、Cr、Pb和Ni在地下水中存在明显累积,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和变异系数随着垂直深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表明受人类活动扰动影响趋小.不同重金属污染来源不同,土壤中Cr和Hg主要来源于金属加工和危废治理业,Cd、Pb和Ni在3个行业土壤中均有累积;地下水中As主要来源于化工和危废治理行业,Cr主要来源于金属加工行业,Ni主要来源于金属加工和危废治理行业,Pb在3个行业地下水中均有累积.金属加工行业土壤和地下水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最高,重金属Cr、Pb和Ni存在明显的水土复合污染现象,可能与土壤重金属含量、迁移性和企业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度~中度范围,土壤中重金属Hg和Cd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高,主要受重金属毒性影响,地下水中重金属Ni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高,主要受重金属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67.
以某化工退役地块为例,从化学浓度及异味贡献两个角度对比了典型土壤气样品中苯系物的污染特征;并从嗅觉效应的角度,研究推导了基于嗅觉效应的主要致嗅组分土壤安全阈值,为污染地块异味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该地块土壤气组分中以苯浓度最高,其次为氯苯,分别占苯系物总质量浓度的67.3%和10.1%.从异味贡献来看,核心致嗅成分为乙苯,占土壤气总异味活度值的53.2%;其次为甲苯,异味贡献平均占比为14.1%.基于地块未来公园绿地规划,构建了长期及短期两种异味暴露场景下的概念模型和计算公式.经分析计算,短期(涉及建设开挖)的异味暴露风险较长期异味暴露风险更需引起关注.土壤中关键致嗅因子乙苯、甲苯、苯、间/对-二甲苯的土壤异味安全阈值分别为12.9、35、559.3和60.7 mg·kg-1.将计算所得的安全阈值与现行土壤标准相较,以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反差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异味的污染地块,应同时兼顾考虑毒理学健康效应和基于嗅觉效应的安全阈值,确保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68.
滇南蒙自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大气降水中δD、δ~(18)O值具有规律性变化特征,与诸多气象要素及水汽来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滇南蒙自地区大气降水的连续性采样,结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并利用HYSPLIT_4.8后向轨迹追踪模型,分析了天气尺度下蒙自地区大气降水中δD、δ~(18)O的变化特征,探究了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风速及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自地区降水中δD、δ~(18)O值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干季偏高,湿季偏低;降水中δ~(18)O与温度、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但与不同气压层(300、500、700、800 h Pa)风速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表明风速也是影响降水中δ~(18)O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其大气水线的斜率与截距也增大,说明降水稳定同位素存在一定程度的云底二次蒸发效应;水汽输送轨迹显示,干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西风带输送及局地再蒸发水汽,而湿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远源海洋水汽的输送,并且在受台风影响期间,降水中δD、δ~(18)O值更加偏负.  相似文献   
69.
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污染治理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并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38起.其中,由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所引起的频数变化分别为279起,-74起和-344起.总的看来:该时期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事故频数增加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该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促进作用减弱;1991~2005年污染治理投资效应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基本起到遏制作用;风险控制技术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起到遏制作用.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70.
计算空气污染指数的简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空气污染指数(API)的计算方法使用较麻烦,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易于掌握的特点.此外,还介绍了如何使用Office 2000中的EXCEL软件编制API计算表,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