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对张家界市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分析计算,说明旅游产业集群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互动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为实现Anammox反应器的稳定高效运行,进一步揭示COD对Anammox反应的抑制效应,以低活性的Anammox颗粒污泥为接种泥源,采用低负荷协同N2H4强化的方式启动反应器,随后逐步增加进水氮素浓度提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并研究不同时期Anammox反应体系的脱氮性能。通过向反应体系投加有机物,考察基质浓度和COD对反应体系的协同影响,并探讨COD对AAOB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经15 d运行可实现AAOB活性的快速恢复,TN去除率提升至85%;运行150 d后污泥活性迅速提高,反应体系TN负荷增至1.002 kg/(m~3·d),TN去除率稳定在89%左右。低浓度的COD对Anammox反应的影响较小;当COD浓度由100 mg/L增加到150 mg/L时,AAOB活性受到一定抑制,Anammox反应的脱氮贡献比例下降至50%左右;当COD浓度增至200 mg/L时,AAOB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此时Anammox反应的脱氮贡献比例仅为22%左右。AAOB具有较强的低基质亲和力,COD对Anammox反应的抑制效应依赖于基质浓度,体系中NO2--N和TN度增加都会加剧COD对Anammox反应的抑制效应,且COD对Anammox反应的抑制效应随COD浓度升高而愈发显著,抑制特性可用用非竞争性抑制模型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43.
本文是应用火山构造一岩相法对浙、闽、赣这一特大型火山岩区,进行区域性综合研究的尝试。除阐明了所用基本方法的根据、实质等要点外;首次从旋回角度系统探讨本区统一旋回地层的划分,火山构造类型、构造格局与火山杂岩的特征及其时空分布与演化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提出与传统认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4.
黄土塬区土壤中原油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海玲  李岩  杨琴 《环境工程》2013,(Z1):637-641
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有少量原油洒落井场,原油进入土壤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危害。通过对不同年代开发的油井井场土壤剖面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了原油在以黄绵土为主要形态的井场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和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土壤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应用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的CFD方法,用有限体积法软件进行了某天然气处理厂脱硫塔泄漏后在复杂三维地形的仿真扩散模拟,计算结果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气体扩散过程受三维复杂地形和风速的影响情况,为定量风险评价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6.
随着近年来含油污泥绿色环保、高效经济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态势,可为今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提供科学支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作为目标数据库,通过发文数量、发文机构、发文学者、关键词共现、聚类及时间线图谱分析,梳理了国内含油污泥处理的研究现状及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处理研究领域的关注热度处于稳定上升期,研究热点分别为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热解、焚烧、脱水及调剖,结合聚类分析及时间线图谱分析,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处理后尾渣铺垫井场及路基、制作建材、作为燃料、填埋场封场等利用方式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7.
对陇东油田某联合站通过现场调研测试和数值模拟,结合高斯烟羽扩散模型,重点分析了场站内的油气扩散机理。结果表明,要注意VOCs在储罐后方背风侧的叠加,易引发油气聚集;同时,由于重力和涡流的作用,VOCs扩散呈现整体向下趋势,上风向的建筑和防火堤对VOCs扩散进行阻碍,而在罐间、三相分离区和防火堤之间VOCs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容易引起火灾爆炸。通过VOCs扩散模拟研究得出该站点需要加强密闭管理,原油储罐逸散的VOCs存在安全风险,需要采用油气集成回收系统进行收集处理。  相似文献   
48.
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军事工程由于其具有保密性强、性质特殊等特点,在这类环境影响评价中一般不开展公众参与。根据多年在军工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公众参与的经验,在海军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了与民用项目环评中不同的公众参与形式,为军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9.
在全球气候变暖下,高寒山区的水文过程会受到冰川退缩和冻土融化的影响,从而改变寒区河流中营养物质浓度,然而对高寒山区河流中营养物质浓度分布特征的认识还很少。该研究采集青藏高原祁连山地区的疏勒河河水、降水、地下水样品,测定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浓度,分析氮素营养盐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河水中TN、NO3--N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NH4+-N浓度变化与自身不稳定性有关;在6-8、12月,河水中TN浓度均值依次为(436.25±41.25)、(646.00±288.98)、(786.56±300.21)、(1 162.68±394.35)μg/L;河水 NO3--N 浓度均值依次为(391.00±46.00)、(343.95±167.91)、(464.00±68.75)、(600.25±151.62)μg/L;河水中N...  相似文献   
50.
陇东油田井场油泥微生物处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石油开采及油井措施作业过程中原油散落井场产生油泥,污染井场周围土壤、水体、空气的现状,文章介绍了一种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陇东油田井场油泥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井场油泥环保、经济、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