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邻二氯苯(ortho-dichlorobenzene,o-DCB)在水体中具有低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富集性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危险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为探讨臭氧/活性炭(O_3/GAC)体系对o-DCB作用机制,活性炭投加量、臭氧气体流量、p H值作为重要变量因素,文章分析了o-DCB浓度变化趋势及变化途径。结果表明:(1)GAC的投加更有利于o-DCB的去除,O_3/GAC体系的高去除率主要因为GAC的吸附和催化O_3分解的作用。(2)p H值对O_3/GAC体系对o-DCB去除效率有显著影响。p H为4.0时,o-DCB降解速率最慢,p H为8.0和10.0时,o-DCB的降解速率较快且相近,最终都能实现o-DCB的完全降解。(3)臭氧与活性炭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碱性(p H值为8和10)条件下,p H对O_3/GAC体系影响更加显著,o-DCB的反应速率在O_3/GAC体系中显著增加,特别在p H值为10.0时,o-DCB反应速率达到0.15min,协同因子达到2.17。(4)腐殖酸、金属离子(Fe3+、Al3+)和自由基捕获剂对o-DCB在O_3/GAC体系中去除都有一定影响。在腐殖酸和o-DCB的共去除过程中,O_3/GAC联用工艺较单独O_3氧化工艺有较明显的优势;当Fe3+投加量在1~5 mg/L时,o-DCB去除效果增幅最为显著;叔丁醇投加极大的减缓了o-DCB的降解速度,证明了在O_3/GAC/Fe3+反应过程中·OH的生成。(5)o-DCB在O_3/GAC体系降解的中间产物分别是邻氯苯酚、苯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邻苯醌、乙酸、甲酸等。由于Cl是邻对位定位基团,·OH易进攻其邻对位上的碳原子,迅速生成2,3-二氯苯酚和3,4-二氯苯酚,然后苯环上的氯原子相继被OH-亲核取代/消除,生成3-氯邻苯二酚等物质。o-DCB上的1个氯原子易被OH-亲核取代/消除后生成邻氯苯酚,邻氯苯酚的转化途径有2条。  相似文献   
32.
CWO技术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工业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2 0 0 L/ d CWO小型工业试验装置对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CWO技术装置对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 (CODCr,10 0 0 0~ 130 0 0 mg/ L、NH3- N12 0 0~ 2 10 0 mg/ L)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废水经处理后 (催化反应时间 30~ 4 5 min) ,废水中 CODCr、NH3- N的去除率即可达到 99%以上 ,处理水中的 CODCr、NH3- N浓度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CODCr<10 0 mg/ L、NH3- N<15 mg/ L ) ,且废水的脱色、除臭效果明显。对于不同浓度焦化废水的处理 ,CWO技术及装置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性。国产化 2 0 m3/ d CWO工业装置对焦化废水的连续处理运行表明 ,CWO技术在国内已达到工业化应用水平 ,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3.
DZ穿孔散流曝气器采用高抗冲、耐腐蚀的聚酯树脂玻璃钢材质,适于高低气温条件及各类污水处理工程。具有高效节能、造价低、运转管理方便,充氧能力和氧利用率高于同类产品的优点。  相似文献   
34.
MES是面向执行层的工厂层信息系统,MES作为生产与计划之间的信息纽带,为ERP系统和控制系统提供关键接口,将两者的信息有效连接起来,使整个企业有了一个无缝链接的完整的信息平台。介绍了MES的结构及其在长输管道中的应用,MES是长输管道良好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35.
以高固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对高固污泥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AM对污泥消化影响不明显,但当PAM质量浓度(以总固体SS计)超过20 g/kg时,PAM的存在会严重抑制污泥消化,并且当PAM的质量浓度由20 g/kg增加至80 g/kg时,污泥的最大甲烷产量(以VSS计)由184.4 m L/g下降至72.9 m L/g,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最大质量浓度由20.1 g/L下降至8.5g/L。PAM的存在增加了分子间的团聚性,进而减少了发酵微生物与消化基质的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