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滦河的纤毛虫的种类组成,优势种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对水质进行理化监测,共鉴定出纤毛虫46种.滦河的纤毛虫主要由耐有机污染的种群组成,说明滦河主要受有机污染.并根据marsson引出的污水生物体系对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纤毛虫的种类数与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填充式反应器中放电对四氯化碳(CCl4)的吸附、脱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放电作用下CCl4在反应器中的移动速度加快,穿透时间的从17min缩短到6min,脱附时间约从60min缩短至14min,反应器对CCl4的吸附能力显著下降;脉冲电压峰值越高,CCl4吸附一脱附速率越快,降解效率越高.载气成分对CCl4影响,在电压为50kV的条件下,分别以氮气和氧气作载气,CCl4的降解效率可达69.1%和97.6%;放电可对吸附剂起脱附再生作用,具有放电脱附速率快、工艺简单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生物滴滤器处理味精厂挥发性恶臭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用以沸石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器净化处理味精厂内挥发性恶臭废气的试验结果。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当高强度恶臭废气的进气量<3.0m3/h时,系统除臭效果显著,这为净化以味精厂内恶臭废气为代表的多组分复杂气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技术,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此外,研究表明,在净化氨氮臭气取得良好效果的生物膜基础之上,加入特定菌液能较快地培养出适宜处理味精厂内恶臭废气的微生物种群,且能获得满意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天津东郊污灌区(慢速渗滤系统)为试验点,总结了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并以粮地、菜地、稻地为代表分析了土壤中盐分变化动态,用污灌区土壤盐分动态平衡公式C_K-C_h=C_B-C_O测算,结果表明,只要灌区排水条件好,加上合理的科学灌溉,污灌区土壤盐分变化趋势是脱盐占主导地位,土壤中的钠吸附比(SAR)有所改善,土壤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实验样本取自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两处受垃圾渗滤液和海水双重污染的地下水监测井.通过PCR扩增异化型亚硫酸盐还原酶(Dissimilatory sulfite reductase,DSR)基因,建立dsrAB基因克隆文库,用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两口污染程度不同的地下水监测井水样中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Desulfobacter-aceae在两口地下水监测井G和I井中均占主导地位(分别为40.5%和49.0%),在海水混入比例更高、污染程度更重的I井文库中有40.6%类Desulfobacteraceae克隆子具有嗜盐或适盐性,相比较,G井中有31.0%克隆子具有嗜盐或适盐性.实验还发现,I井中次优势菌群是Syntrophobacteraceae(30.9%),而G井中次优势菌群是Desulfobulbaceae(29.8%).表明海水混入比例和污染程度的不同会导致地下水系统中SRB的种群结构差别.研究结果也体现了老港地下水系统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导致了其与国内外其它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主要SRB种群的差别.图2表2参18  相似文献   
16.
超声与碱耦合方法破解污泥,可破坏污泥絮体结构,使污泥胞内外物质进入水相.本试验采用超声与碱耦合方法破解剩余污泥,研究污泥破解过程前后SCOD、pH值以及氨氮的变化.经超声与碱耦合预处理后,污泥上清液SCOD有大幅度提高.当加碱调节污泥pH为12,超声破解30 min后,污泥溶液SCOD溶出率从3.96%增加到27.88%.加碱后污泥经超声破解,其pH值有所下降,污泥溶液氨氮值会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污泥温度随破解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这有利于后续污泥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7.
低碳氮比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除氨氮工艺需要消耗较多的氧气,且对于低碳氮(C/N)比的废水,需外加有机碳源才能进行反硝化。详细阐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特点,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粉煤灰-石灰体系作吸附剂,对焦化废水中氨氮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药剂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废水pH值为5左右时,每100 mL废水中加入粒径为100目以上的粉煤灰15 g,生石灰0.25 g,吸附时间为1h.处理后焦化废水的N H 3-N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淀山湖生态修复试验工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08年10月~2009年9月每月1次对7个生态工程内外共计13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工程类型对水质影响差异较大。各工程内外浮游植物种类数、群落组成随时空变化无规律性差异特征。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受水华影响较大。水华前,各工程优势种主要为尖尾蓝隐藻、小球藻、模糊直链藻和链丝藻等,控藻区、前置库、近岸工程内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明显低于工程外;水华时,多数工程上述两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点,近岸工程、综合示范工程和控藻(5a)工程中微囊藻优势明显。两控藻工程间和两前置库工程间水华期间效果差异较大。1a控藻工程中蓝藻密度和水华时浮游植物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点,水华期间3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类型工程的浮游植物参数在工程内外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目前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地方法规在政府监管层面的立法探索。从有无行业主管部门、是否取得计量认证等角度,探讨了不同类别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剖析了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原因,提出针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的现状,应该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多部门联合惩戒,对其进行有效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