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锦州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评价。该项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层次分析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2.
不完全厌氧—好氧同反应器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完全厌氧—好氧同反应器工艺是通过时段切换在同一反应器内实现印染废水处理的过程。结果表明,反应器体积为30L,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总COD_(Cr)去除率达85%,总BOD_5达94.3%,总色度为87.5%,处理出水COD_(Cr)为140mg/L,BOD_5为8mg/L,色度为50倍,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实验表明,经厌氧时间段后,BOD_5/COD_(Cr)由0.15提高至0.37,色度由400倍降至50倍,为好氧时间段的COD_(Cr)去除和总的处理效果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3.
通过我们对佳木斯市农药三厂污水治理技术的深入调查、研究,介绍一种比较实用的农药污水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4.
超声与碱耦合作用破解剩余污泥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声与碱耦合方法破解污泥,可破坏污泥絮体结构,使污泥胞内外物质进入水相.本试验采用超声与碱耦合方法破解剩余污泥,研究污泥破解过程前后SCOD、pH值以及氨氮的变化.经超声与碱耦合预处理后,污泥上清液SCOD有大幅度提高.当加碱调节污泥pH为12,超声破解30 min后,污泥溶液SCOD溶出率从3.96%增加到27.88%.加碱后污泥经超声破解,其pH值有所下降,污泥溶液氨氮值会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污泥温度随破解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这有利于后续污泥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25.
通过16S rRNA克隆文库研究了太湖梅梁湾2004年3月和9月表层水样中细菌组成的变化,发现在蓝藻水华前与水华末期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特别是最优势的细菌发生了很大变化.3月水样中的克隆子主要与Bacteroidetes(42.7%)、β-Proteobacteria(18.4%)、α-Proteobacteria(16.5%)和Actinobacteria(16.5%)相关,9月水样中的克隆子主要与Cyanobacteria(28.8%)、β-Proteobacteria(25.0%)、Actinobacteria(17.3%)和α-Proteobacteria(15.4%)相关.此外,在水华末期(9月)的细菌组成更为多样性,有11个类群;而未发生水华时(3月)的细菌组成只有7个类群.同相关研究比较发现,α、β-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均为太湖中的常见菌群,其分布较为广泛;而γ-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多出现于太湖的沉积物中,在水体中较少出现;属于Bacteroidetes这一类群的浮游细菌在湖水中很丰富.所研究水域中发现的很多细菌的16SrRNA基因与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淡水生境,包括国外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和富营养湖中细菌的系统关系密切,还发现大量源于长江的克隆子,很少有与海洋中细菌相似的序列(除Bacteroidetes门的成员外).图2表3参21  相似文献   
26.
全程自养脱氮新技术处理污泥脱水液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杨虹  李道棠  朱章玉 《环境科学》2001,22(5):105-107
以含有高浓度氨氮的消化污泥脱泥污水为基质,在悬浮填料床反应器中实现了稳定的全程自养脱氮过程.在填料表面培养形成了全程自养脱氮混菌生物膜.反应器的主控条件为T=28℃,pH=8.0左右,溶氧为0.8~1.0 mg/L.两级串联反应器的平均表面负荷为NH4+-N 3~4 g/(m2·d),总的全程自养脱氮率达70%左右.对处理高氨氮含量和低C/N比的废水,全程自养脱氮较常规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可大大降低氧耗并无需外加有机碳源,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根据环保、自来水公司等有关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扇地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科学评价,并通过建立水质回归方程,对地下水水质污染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28.
以2000—2015年珠海竹仙洞水库小流域湿地松林、台湾相思林和灌木丛为样本,对其土壤属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5年自然演替,3个群落的土壤可交换酸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台湾相思林和灌木丛酸度降低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受Al3+含量影响较大;3个群落的可交换Mg2+、K+、Na+在两种土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而可交换Ca2+的变化仅在台湾相思林中显著;总氮、总碳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台湾相思林的生物量丰富、土壤腐殖质多,固氮作用强,故对氮沉降的酸缓冲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9.
近岸工程施工时,围海造堤、码头搭建、桥桩钻孔和航道疏浚等人为活动会引起周边海域环境的变化,进而对海洋中的藻类,无脊椎动物(浮游动物、虾蟹类、底栖动物)及鱼类的种群生物量、生产力/结构、繁殖及后代成活能力、生理结构及形态等产生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近岸工程施工期所带来的悬浮物变化和爆破冲击波对海洋生物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并提出几点缓解影响的措施,以期为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二元含汞重金属混合物对费氏弧菌的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费氏弧菌(Vibrio fucheri)作为毒性测试物种,测定了Hg2+、pb2+、Cu2+、Cd2+、Zn2、Cr6+对费氏弧菌的单一毒性;采用等毒性配比法研究了Hg2+/pb2+、Hg2+/Cr6+、Hg2+/Cu2+、Hg2+/Zn2+、Hs+/Cd2+5种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单独存在时均会对费氏弧菌产生毒性作用,发光菌的相对发光强度均与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876 4~0.973 0.Hg2+、Pb2+、Cu2+、Cd2+、Zn2+、Cr6+单独存在时对费氏弧菌的EC50分别为0.045 mg/L、0.181 mg/L、0.300mg/L、0.117 mg/L、0.614 mg/L、23.000mg/L,重金属离子毒性从大到小为Hg2+、Cd2+、pb2+、Cu2+、Zn2+、Cr6+.而与单一重金属相比,其二元混合物对费氏弧菌的生物毒性效应和强度完全不同.Hg2+/pb2+、Hg2+/Cr6+二元混合体系表现为拮抗作用,Hg2+/Cu2+、Hg2+/Zn2+均表现为协同作用,Hg2+/Cd2+表现为加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