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报道了平阳霉素诱发紫竹梅四分体的微核效应以及与紫露草四分体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平阳霉素浓度与微核率间呈线性剂量效应关系,与紫竹梅、紫露草四分体微核率相关非常显著(P<0.01);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间相关显著(P<0.05)。同时,紫竹梅四分体微核率和紫露草四分体、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间相关非常显著(P<0.01),从而为紫竹梅四分体微核率测试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应用英国CRTN88模式和GIS进行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将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CRTN88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的方法及基本框架。实例研究证明,应用该方法所开发的系统能为道路交通噪声的实时预测和规划提供方便、高效的工具。并探讨了提高系统的实用性、集成度和预测精度的两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林建航  陈筱铁 《福建环境》1999,16(3):28-29,37
以某一金属材料疲劳拉伸机的冷却循环系统为对象,分析了该系统产生噪声的原因,研究和制定其降噪措施,并对系统进行隔声与吸声治理。  相似文献   
65.
维生素C对除草剂诱发泥鳅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建城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6):17-18,25
应用泥鳅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了维生素C对3种除草剂诱发泥鳅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除草剂共同作用时,均能显著降低除草剂诱发的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说明维生素C可以抑制除草剂对鱼类的遗传毒性作用。因此,在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对鱼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全面、及时反映我国安全生产现状,促进安全生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传播安全文化。构建服务专业化、咨询网络化的全国安全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宣教中心日前委托北京市市场经济开发研究院开发建立《中国安全生产信息库》。  相似文献   
67.
天然类固醇雌激素源解析、环境行为及其污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类固醇雌激素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具有极强雌激素效应的内分泌干扰物,其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严重影响野生动物尤其是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环境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破坏也日趋严重,然而其危害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研究在阐述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基本理化性质和环境存在形态的基础上,解析其在人类和畜禽的环境来源,分析其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以及环境迁移和生物积累等环境行为,并综合探讨了现今较为常见的如活性污泥法、光降解法以及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与天然类固醇雌激素相关的污染控制技术,以期为天然类固醇雌激素的毒理性质、污染现状及相关控制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微量检测技术研究、加强国家行政管理层面上的污染控制等已十分急迫。  相似文献   
68.
针对目前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够深入,公众意见的分析评价不够客观等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建立一个人员相对稳定且比例适宜的"公众参与库",方便工程部门、评价部门和公众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对公众的调查意见采用"量化评价"的方法,消除分析评价中的主观干扰因素,从而客观判别项目的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69.
华南地区水库消涨带生态重建的植物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消涨带水旱交替、坡度陡、土壤贫瘠,适生植物的选择一直是其生态重建的难题.在对华南地区多类型水体消涨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在多个水库消涨带进行植物栽植试验,根据各水库水位的变化定期观测试验植物对淹水的反应和适应性,测定试验植物半淹水、全淹水与末淹水状态下叶片的光合能力、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观测试验植物出露期间的耐旱耐瘠性,同时利用松子坑水库蓄水验收的机会对设计常水位以下6 m内的野生陆生植物进行耐淹性调查评价.结果表明,铺地黍(Panicum repens)长期在陆生岸坡上生长良好,在浅淹、半淹至接近全淹时正常生长,在全淹10个月以上退水后仍能成活;榕(Ficus sp.)持续淹水11个月以上(水深0.5~2.89 m波动)仍生长正常;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持续淹水13个月以上(水深0.8~6.71 m波动)仍生长正常;白千层(Melaleucaleucadendron)持续淹水4个月(淹水最深2m)仍长势良好、整齐.铺地黍、榕、赤桉、白干层耐淹耐旱耐瘠,是水库消涨带生境的适生植物.  相似文献   
70.
以酸洗脱灰煤、原煤及添加含铁化合物的煤样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煤中的矿物质和添加物铁对平朔气煤热解、CO2气化和水蒸气气化过程中形成的NOx前驱物NH3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煤中的矿物质和添加物铁在煤的热解和气化过程中,对NH3的释放均有明显的作用;煤中矿物质的脱除和添加剂的存在均可以减少NH3的释放,但其作用机理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