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含镉废水处理现状及其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概述物理、化学及生物吸附法处理含镉废水现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与普通生物吸附法相比,生物强化技术能提高生物的处理效率,加强生物的稳定性好,增强生物的抗毒性,所以在含镉等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2.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周期评价是近年来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以全新的角度,从产品的全过程考察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正以极快的速度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与框架,并阐述了其核心部分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几种典型评价模型作了论述与比较.  相似文献   
113.
污染物的排放,而致环境污染、生态受损,已成为人类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为了摸清“家底”,我国于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在明确问题所在之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根据现实中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提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构思,借以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14.
对被黄磷污染的饮用水进行小试研究,采用消毒剂曝气氧化工艺,在对水体消毒的同时,把黄磷氧化成磷酸盐,消除黄磷的有毒污染,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如水中的黄磷含量波动较大或存在高于0.1 mg/L的可能性,则采用加钙盐形成磷酸钙,再经过混凝过滤去除磷酸钙,以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和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5.
以润滑油废白土为原料,利用电热解法,研究了热解终温、加热速率和CaO添加量对热解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对热解产物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不凝气产量和产油率均迅速增加。当热解终温达到600℃时,其增加的速率逐渐缓慢增大。当控制热解终温为800℃、加热速率为16℃/min、CaO添加量为0.5%时,富氢气体产量为189.2 L/kg,气体中主要成分为H2和CH4,其含量分别为27.97%和41.64%;热解残渣含油率和重金属溶出物均低于标准规定值,热解油产率为10.98%,回收率为38.94%,其主要成分为汽油、柴油和重油3部分组成,分别含19.13%、31.35%和49.52%。  相似文献   
116.
利用一株新分离Cr(Ⅵ)还原菌Leucobacter spp. Ch1进行高浓度Cr(Ⅵ)还原的研究.发现生长于Luria Broth培养基中的Leucobacter spp. Ch1最大能还原1800mg/LCr(Ⅵ),而休眠Leucobacter spp. Ch1细胞悬液可以完全还原2100mg/L Cr(Ⅵ).扫描电镜观察到还原cr(Ⅵ)后的细菌末端黏附大团反应产物,电子顺磁共振分析确定产物的成分为Cr(Ⅲ).在分批加Cr(Ⅵ)还原实验中,休眠Leucobacter spp. Ch1细胞悬液在1060min内还原了2368mg/L Cr(Ⅵ),重新加入的乳酸钠可以再次启动Cr(Ⅵ)的生物还原.结果表明,乳酸钠的存在是Leucobacter spp. Ch1还原Cr(Ⅵ)的必要条件,推测该物质在反应中起电子供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大水深水库内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黑河金盆水库水温、溶解氧、pH和底部水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黑河金盆水库属于稳定的大水深分层型水库,水体分层阻碍了上下层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水体和底泥耗氧的双重作用下,溶解氧从表层水体的8 mg/L左右降低到底层水体的0.1~0.2 mg/L;在厌氧条件下,底部沉积物中N、P、Fe和Mn等污染物大量释放,导致底部水体中NH3-N、TN、TP、Fe、Mn和COD均值分别达到2.22、2.30、0.05、0.13、2.53、74.00 mg/L。针对水体分层对底部水质产生的不利影响,认为扬水曝气技术适宜于大水深水库的水质原位改善和内源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18.
通过构建实验室反应器,比较分析侧流活性污泥水解(SSH)工艺和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在不同进水负荷下的脱氮性能及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水条件下,SS H反应器具有更好且更稳定的脱氮性能,72%的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提...  相似文献   
119.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于推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产品保护、价值转化、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出发,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全面探析长江流域37个典型城市(州)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与存在问题.结果表明:该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总指数平均为70.48,保护成效、价值转...  相似文献   
120.
"河长制"是水环境治理的一项制度创新。目前"河长制"处于制度建设初期,仍存在诸多问题,学术界对其所做的研究尚不充分。为此,该研究通过文献搜集和调研走访等途径,总结了"河长制"实施现状,研究表明:"河长制"制度体系、组织结构尚不成熟,如何保证其科学实施、有效评估、实现区域协调和长久治理等依然是其实施中的难点。治理评估指标体系缺失、责任人主观因素难以掌控、河流治理运作机制不成熟、流域综合治理缺失、产业发展状况亟待改善等都是导致其实施难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以下建议:进行专业培训,形成"学、研、治"结合的合作模式,指导科学实施;健全贯穿控源、治理和后期维护等过程的系统化运作机制,促进有效治理和评估;努力从制度机制、法律约束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探索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实现区域协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