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为提高MBR的去除性能并延缓膜污染,采用复合型悬浮生物膜强化膜生物反应器(hybrid suspended biofilm enhanced membrane bioreactor, HSBE-MBR)处理生物制药废水,考察了填料添加方式对HSBE-MBR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特征、运行稳定性及膜污染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膜污染机理。结果表明:缺氧区和好氧区添加填料时(工况1),TCOD、${{\rm{NH}}_4^ + }$-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61%、97.08%和79.40%;缺氧区、好氧区及膜区添加填料时(工况2),TCOD、${{\rm{NH}}_4^ + }$-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09%、97.24%和83.66%。在上述2种工况下,HSBE-MBR对TCOD、${{\rm{NH}}_4^ +} $-N和TN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性能,且运行稳定性良好,工况2中TN去除率提高了4.26%。在工况1下,膜运行时间为0.02~8.17 d;在工况2下,膜运行时间为0.26~138 d。2种工况下的膜污染机理均以滤饼层污染为主,滤饼层阻力占比分别为94.7%和90.1%;膜区添加填料能够减缓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使滤饼层阻力降低8.07%;同时,混合液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松散结合EPS (loosely bound-EPS, LB-EPS)和紧密结合EPS (tightly bound-EPS, TB-EPS)浓度分别由(63.70±12.95)、(13.97±2.03)和(153.82±12.64) mg·g−1(工况1)降低为(31.77±3.17)、(9.11±0.40)和(78.12±18.92) mg·g−1(工况2)。粒度分布测定结果表明,膜区添加填料后,污泥平均粒径从31.35 μm(工况1)增大至34.71 μm(工况2)。根据污染物去除特征及膜污染特征,确定最优添加方式为在缺氧区、好氧区和膜区添加填料。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提高MBR运行稳定性并改善膜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水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水生态环境数据获取与应用的智能服务.通过水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借助传感技术、传输网络和智能联动等手段,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数据信息,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水平.在综述了水生态环境物联网智慧监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基于物联网总体架构,重点从感知技术...  相似文献   
93.
利用投加磷霉素高效降解菌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反应器(C2)处理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后的综合制药废水,研究去除制药废水中的CODCr、氨氮、TP的效果,同时与未投加高效降解菌的CASS反应器(C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为1 101.4 mg/L,氨氮平均浓度为134.7 mg/L,TP平均浓度为22.1 mg/L,C2出水的CODCr为203.7 mg/L,氨氮平均浓度为12.6 mg/L,TP平均浓度为3.2 mg/L,CODCr、氨氮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57%、90.67%和85.44%;C1的CODCr、氨氮、TP的平均去除率为66.91%、84.30%和67.41%。说明投加高效降解菌CASS反应器处理效果优于未投加高效降解菌的CASS反应器。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进水中的主要荧光物质为芳香蛋白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经过高效降解菌处理后这2类物质明显去除。  相似文献   
94.
不同年份太湖水域全氟化合物健康风险源解析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10年和2019年太湖水样中全氟化合物(PFASs)的数据,对比了不同年份水体中PFASs的组分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并使用PMF源解析模型分别对2010年和2019年太湖水样中的PFASs进行了源解析,均识别出3种主要污染源,分别为涂料制造业(2010年29.59%,贡献率,下同,2019年67.69%)、纺织与电镀业(2010年25.68%,2019年10.26%)和氟化物加工制造业(2010年44.72%,2019年22.05%).利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水体中的PFASs (PFOA和PFOS)进行评价,发现2019年水体中PFASs的致癌风险(2.69E-07)明显小于2010年的风险值(4.56E-07),且鱼类摄入是重要暴露途径.采用PMF-健康风险混合模型解析了3种排放源的健康风险贡献率,结果表明纺织与电镀业源对健康风险的贡献率最高(2010年64.86%,2019年92.48%),其次是涂料制造业源(2010年为31.30%,2019年为5.04%)和氟化物加工制造业源(2010年3.84%,2019年2.48%).相比于2010年,2019年水体中PFOA和PFOS等组分浓度大大降低,而PFBS和PFHxS浓度则大幅度升高,这与我国出台的PFOA和PFOS污染物的管控措施直接相关.建议加强对PFHxS等短链PFASs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研究,适时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5.
广播电台一般都建设在郊区,远离人群,但随着城市扩张,居民住宅楼离广播电台越来越近。本文介绍了关于建在这些地区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己内酰胺,该方法以VWD为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nm,流动相为甲醇:纯水=35:65,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该检测条件下,己内酰胺的保留时间为4.3min,测定回收率在89.8%~9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0%,最低检出浓度0.1mg/L(直接进样20uL).  相似文献   
97.
针对等孔径喷吹管,利用CFD软件对其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入口流量条件下的流场分布特性。对喷吹管进行非稳态流场模拟,并与稳态模拟结果分析比较,模拟结果误差控制在1%以内,验证了将喷吹管非稳态内流场简化为稳态流场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沿着喷吹管气流流动方向,喷嘴出口流量分布不均匀,整体有增大的趋势;沿喷吹管轴向气流渐趋均匀,即越靠近端面,喷吹偏心角越小,甚至为0。  相似文献   
98.
塔里木河干流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造成乱挖引水口,不仅水资源浪费很大,而且给环境治理带来很大困难。进行游牧定居和实行农牧结合将会促进牧民脱贫致富和环境治理。区域实现游牧定居的有利条件是:光热资源丰富,宜农荒地面积大;沿河两岸草地质量较好,适于发展人工灌溉草场;水资源利用潜力大;定居人口数量不多  相似文献   
99.
塔里木河流域游牧定居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方  樊自立 《农村生态环境》1998,14(2):53-55,63
塔里木河干流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造成乱挖引水口,不仅水资源浪费很大,而且给环境治理来很大困难。进行游牧定居和实行农牧结合将会促进牧民脱贫致富和环境治理。区域实现游牧定居的有利条件是:光热资源丰富,宜农荒地面积大,沿河两岸草地质量较好,适于发展人工灌溉草场;水资源利用潜力大;定居人口数量不多。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功能的可持续性,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湖泊生态敏感性分析基础上的生态功能分区,可为湖泊生态管理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斧头湖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采用因子叠加法,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极高和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斧头湖面积的32.0%,中度敏感区占斧头湖面积的57.1%,说明斧头湖生态敏感性总体上很高;同时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斧头湖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首次将GIS矢量技术应用于湖泊生态敏感性区划,使生态敏感性因子空间叠加分析更为有效。同时,建议选取更多的因子如水生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可得到更全面的生态敏感性分区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