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30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氯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氯化物,通过试验确定参比溶液、离子强度调节剂的配制,并用添加氯离子氧化剂和离子浓度调节剂的方法排除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使得复合氯离子电极测得的能斯特曲线响应系数为93.2%。标准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9.8%±0.6%,测定结果的 RSD为0.4%。用该方法与国标硝酸银滴定法同时测定实际水样,两方法的测定值绝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362.
结合山区实际情况,建立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模型对川西南山区26个区县进行系统评价,计算出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ESDA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存在正的相关性,表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2)在空间格局上,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呈现东南-西北两极分化格局,并且以西昌、攀枝花、石棉为3个核心呈核心-边缘梯级结构模式特点;(3)H H空间关联模式集中连片分布在安宁河谷一带,L L空间关联模式集中连片分布于大小凉山一带,西昌、石棉呈现H L空间关联模式;(4)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与自然环境宜居度、经济宜居度、社会宜居度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3.
采用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埋片失重法分别对变电站土壤进行腐蚀性评价,比较评价结果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不同性质的土壤选择适当的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64.
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氨气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模拟氨气恶臭气体,考察了输入功率、初始浓度、气体湿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降解效果和能量效率的影响,同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研究表明,输入功率以及停留时间对氨气降解的影响是积极的,但能量效率随着两者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氨气的降解率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能量效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氨气降解率和能量效率均随着气体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气体湿度为45%时达到最大值,然而随着气体湿度的进一步增加,其降解率和能量效率反而降低。反应尾气中臭氧浓度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不断升高,而氨气的存在却使臭氧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NH3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得到NH3的反应速率常数为kNH3=0.0707 m3/(W·h)。  相似文献   
365.
针对二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时出水氮、磷指标很难同时达到一级A标准(GB18918-2002)的情况,提出了改良式序批式反应器(MSBR)的强化生物脱氮运行模式,并通过生产性实验研究了MSBR工艺混合液回流比(6单元回流至5单元)对出水COD、TP、NH4+-N及TN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SBR工艺混合液回流比对COD、NH4+-N去除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对TN和TP去除有影响。当回流比从0提高1和1.5时,TP去除效率分别降低了5.85%和4.06%;而TN去除效率分别提高了10.46%和7.87%,同时出水TN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的要求。从控制运行能耗和脱氮效果的角度综合考虑,该污水厂强化生物脱氮的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1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366.
桔皮吸附水中残杀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改性桔皮吸附水中残杀威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实验考察了不同条件(提取液pH、残杀威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盐离子浓度)对残杀威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改性剂破坏了桔皮表面活性基团,从而降低了桔皮吸附剂对残杀威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还表明,当溶液pH在2~4时残杀威更利于被吸附剂吸附;在25℃的条件下,吸附剂对残杀威的吸附在40 min左右达到平衡;当残杀威浓度为61.46 mg/L时,100 mL残杀威溶液中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为0.2 g;低盐离子浓度有利于对残杀威的吸附。桔皮吸附剂对残杀威的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  相似文献   
367.
基于格网GIS的豫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豫北地区32个市县为研究区域,从造成干旱灾害的4个因子,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角度出发,选取了包括气象、土壤、人口、社会经济在内的17项指标,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10 km×10 km尺度的网格化表达。应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熵组合权重法和加权综合分析法,建立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年,运用最优分割理论确定了干旱灾害风险阈值,并利用GIS技术绘制了豫北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豫北地区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濮阳市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新乡市区;而西部的济源市、孟州市,以及原阳县风险较轻。  相似文献   
368.
基于“3S”技术的村镇住宅洪灾脆弱性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弱性曲线常用来表示各类承灾体的洪灾损失率与洪水特征之间的关系,是洪灾风险评价方法中的关键部分。为了构建村镇住宅洪灾脆弱性曲线,以2010年永吉县口前镇洪灾为案例,根据抽样理论运用GPS技术开展了村镇住宅洪灾损失的实地调查;运用RS技术和GIS技术提取出洪水淹没水深用以补充未调查房屋的淹没水深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各类平房住宅水深-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用以表征脆弱性曲线。结果表明:居民住宅的洪灾损失率与水深高度相关,且在同一淹没水深下,平房住宅的使用时间越长损失率越大。脆弱性曲线的建立为计算洪灾潜在损失和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9.
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演变与调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长江流域丰富的资源、发达的经济、独特的自然特征、复杂的人地关系和严重的生态环境态势,决定了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演变与优化调控研究,在国际流域科学研究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与退化机理及其主要驱动力;山--河--湖--海互动规律及其耦合关系;流域各子系统间的物理通量(水、沙等)和化学通量(碳、氮等)的传输和循环机理;流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及流域生态安全的调控和管理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演化规律及动力学,流域山--河--湖--海的互动规律及耦合机理,流域物化通量的传输过程与循环机制,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退化生态环境的修复途径,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区划与制图,保障流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的优化调控与管理等。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地貌过程、水沙过程和人--地水作用为主线,从流域环境系统整体演化角度着手,广泛收集各种资料,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方法,强调点、线、面调查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自然演化系统与社会行为系统的结合等,是本项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70.
心理因素导致误操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心理学的观点探讨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在作业中因不安全心理因素导致误操作的机理.研究分析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有关人为注意的诸因素与诱发误操作的关联,以及常见的一些可以影响和诱发员工误操作的心理因素.供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在安全管理及心理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