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5 毫秒
51.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安全形势和突发事件发生基本情况,预测未来5~10年各类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先进经验,总结分析我国应急体系与应急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我国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河流水域功能区划的技术原则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流水域功能区划的技术原则、方法进行了探讨 ,可为进行河流水域功能区划和排污总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氮肥对污染农田土壤中铅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铅污染农田土壤做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品种和施用量对小白菜吸收铅及土壤中铅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小白菜地上部及根系吸收铅有显著影响;适量的NH4NO3不会对小白菜地上部造成显著影响,增施Ca(NO3)2也不会造成小白菜地上部含铅量的继续增加;各施氮处理的土壤pH较不施氮处理的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以(NH4)2SO4处理的土壤pH下降幅度最大,施用Ca(NO3)2的处理的土壤pH变化不显著;氮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土壤中各形态含铅量,其中对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锰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及有机结合态含铅量影响较大,但并未改变各形态铅的分布顺序;小白菜吸收的铅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交换态铅,但也可吸收部分碳酸盐结合态铅、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及有机结合态铅,甚至可吸收部分残渣态铅.  相似文献   
54.
企业安全效益的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全就是效益 ,而安全效益的量化问题一直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安全效益的论述、量化分析 ,提出了企业安全效益由安全管理所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安全投入转化的经济效益、潜在经济效益四部分组成的新观点 ;推导出安全效益的量化公式 ,从而揭示了安全与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得出了安全效益从定性走向定量是必然的规律和安全效益完全可以进行量化计算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55.
废钻井液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废钻井液是当前油田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实验分析了废钻井液浸出液有害成分以及对生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几种废钻井液处理方法,得出结论:在焉耆盆地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固化法。  相似文献   
56.
氮肥种类及用量对赤红壤pH和可溶性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施用氮肥对赤红壤性土壤pH和可溶性盐的影响,以赤红壤上发育的水稻土为供试土壤,以油麦菜(Lactucasativa L)为栽培作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施等量的磷(P2O5 0.08 g·kg-1)、钾(K2O 0.16 g·kg-1)条件下,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4个氮肥品利吸其不同用量水平(0、0.08、0.16、0.24和0.32 g·kg-1)下土壤的pH和可溶性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的利,类及用量对赤红壤性土壤的pH、可溶性盐及K 、Na 、Ca2 和Mg2 的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pH显著降低,而可溶性盐及K 、Na .、Ca2 和Mg2 的质量分数则升高;在各施氮水平下,(NH4)2SO4、NH4Cl对土壤pH、可溶性盐及K 、Na 、Ca2 和Mg2 的质量分数的影响总体上明显大于CO(NH2)2、NH4NO3.  相似文献   
57.
利用2015~2021年云南省5个边境城市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数据,探究其污染特征、时空变化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污染物年际浓度变化起伏较大,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42.6±8.2),(25.4±4.2)µg/m3,均低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浓度限值。PM、NO2和O3-8h月均浓度呈U型变化趋势,其中3月份浓度最高。5个城市PM和NO2浓度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O3-8h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CO冬季污染程度最小,SO2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根据Sen-MK的逐日浓度趋势分析,污染物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PM10下降速率最高达11×10-3µg/(m3×d),而O3-8h呈现上升趋势。变异系数(COD)表明,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特别是SO2的COD均大于0.2,春季O3-8h空间分布更加均匀。Person相关分析表明,PM与NO2、CO、O3-8h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且西双版纳(BN)PM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相关性较其他城市强。  相似文献   
58.
为探究温度冲击引起的污泥膨胀机理,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SBR工艺分别运行温度骤降系统和温度梯度降低系统,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温度变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整体变化,并对膨胀阶段优势丝状菌类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温度骤降系统优势丝状菌为微丝菌(Microthrixparvicella),SVI值升高至291mL/g以上,温度梯度降低系统优势丝状菌为Eikelboom Type 0092型丝状菌,SVI值稳定维持在250mL/g,因此Eikelboom Type 0092型丝状菌适宜在温度冲击环境中生长繁殖.温度冲击方式不同导致菌群组成具有差异性,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均值为39.3%,其占比在不同阶段变化较小.两个系统在污泥膨胀阶段Actinobacteria和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占比不同.各样本中与去除有机物相关微生物菌群丰度均值为13.6%,Nitrospira其相对丰度均值为2.48%,占NOB总含量80%以上.温度梯度降低系统发生的Eikelboom Type 0092型丝状菌型污泥微膨胀,其出水水质没有发生严重恶化,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均高于温度骤降系统.  相似文献   
59.
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监管进行了部门划分,但由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涉及生态保护修复具体工作时,依然面临着生态监管的职能边界不清晰、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借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概念框架,明晰了新时期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监管职能的内涵,即从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角度,通过监测、评估、监督、执法和考核等手段,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所开展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进行行政监督和执法.解析了生态环境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包括国家林草部门)在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职责关系,主要包括三方面:①二者分别通过间接与直接途径实现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和产品供给提升的目标.②二者定位分别是外部“专职”监管和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内部监督.③二者监督对象分别是督政与督事.针对新时期生态监管制度体系的构建,建议健全生态保护防控制度、建立“1+N”生态监测制度、构建生态评估及预警制度、健全生态保护执法制度、完善考核督察问责制度、健全公众参与监督制度和构建生态监管保障制度等,以进一步提升生态监管效能,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提升,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相似文献   
60.
基于WRF-Chem模拟的玉溪市大气环境容量精细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高原的清洁大气环境及其潜在变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气环境问题.本文选择云南高原重要工业城市—玉溪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中尺度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开展玉溪市的大气环境容量模拟估算.同时,以2015年冬、春、夏、秋季主要大气污染物模拟为基础,采用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约束目标的WRF-Chem模拟迭代大气环境容量算法,设置3 km的精细分辨率,计算得到2015年玉溪市一次PM_(10)、一次PM_(2.5)、SO_2、NO_x和CO的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1.284×10~4、0.854×10~4、1.917×10~4、1.796×10~4和51.556×10~4t·a~(-1).最后,研究了整个玉溪市区域和城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各污染物冬季大气环境容量最小,除PM_(2.5)外的污染物均在春季大气环境容量最大.玉溪市城区剩余容量占全市的比例均在40%左右,反映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带来的大气环境的城乡差异及可能的环境变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