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研究连通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对常德市柳叶湖、穿紫河和沅江常德市区河段组成的连通水体浮游甲壳动物和理化环境进行每季度一次的采样调查.共发现浮游甲壳动物27种,其中桡足类10种,枝角类17种.连通水体浮游甲壳动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132 ind./L,沅江常德市区河段浮游甲壳动物年平均丰度显著低于柳叶湖(P <0.01)和穿紫河(P <0.05),柳叶湖和穿紫河丰度均呈现夏秋季高于春冬季的现象.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和模糊秀体溞(Diaphanosoma dubium)在夏秋季为主要优势种;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在冬春季为主要优势种.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不同季节之间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尤以夏季与春季差异性最大,优势种丰度差异是造成不同季节间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浮游甲壳动物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柳叶湖及其连通水体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WT)、透明度(SD)和高锰酸钾指数(CODMn).综合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特征,发现沅江常德市区河段水质较好,柳叶湖其次,穿紫河水质较差,因此城市水生态的保护和管理应进一步加强.(图5表5参42)  相似文献   
112.
基于Copula模型的降雨量与土壤饱和度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沁  黄雁勇  汤家法  向波 《灾害学》2010,25(3):20-23,52
采用两步法,针对云南东川蒋家沟流域的降雨量与土壤饱和度,建立了边缘为皮尔逊Ⅲ型的Clayton Copula模型,分析了降雨量和土壤饱和度之间相关结构,以及两变量重现期,模拟了流域内土壤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实例表明所构造的Clayton Copula模型能比较好地模拟出流域内土壤饱和度在降雨情况下逐日变化情况,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降水对土壤饱和度的作用过程,并为分析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3.
二维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维多箱模型对石家庄市区大气污染物SO2进行了计算,分别计算了4个风向的各子箱污染物浓度,然后按其风向频率加权取和得到平均浓度。把计算结果与地面监测值和1994-0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高空航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比单箱模型和其它预测方法产生的误差要小。  相似文献   
114.
倪红  陈婷  李亚东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2):2254-2260
以污泥蛋白为实验材料,通过加入不同量的稳定剂GP-1,配制成高稳定性污泥蛋白发泡剂,并对高稳定性污泥蛋白发泡剂的发泡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污泥蛋白10 mL、水90 mL、GP-1 0.4 g配方组合为研究对象,所制备的泡沫初始体积为770 mL,泡沫泌水时间大于15 h,泡沫半衰期大于64 h,泡沫综合发泡能力为2.2×106 mL·min,泡沫的最佳搅拌时间为5 min,泡沫的泌水时间和泡沫的半衰期都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pH为3~13时泡沫稳定。经过对高稳定性污泥蛋白发泡剂发泡特性研究以及对水泥的胶凝时间、特性进行比较,研制出污泥蛋白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并制备污泥蛋白泡沫混凝土块;结果表明,当污泥蛋白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用量分别为0、6、6.8、7.6、8.4和9.2 mL,水泥为200 g时,制备泡沫混凝土块,其密度由2.07 g/cm3下降到0.34 g/cm3,体积由130 cm3 上升到755 cm3;在泡沫混凝土块脱模后的第1 d、第7 d、第28 d分别称量他们的重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块第1 d和第7 d无重量变化,第28 d的重量明显减轻。该研究为污泥蛋白研制成为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并应用于屋面隔热、保温建立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15.
116.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和ARM9平台的视频监控服务器。主要介绍其硬件组成及软件框架,尤其是Linux下用于获取视频和音频数据的API接口Vide04Linux(V4L)以及服务器并发响应的多线程设计。  相似文献   
117.
我国环境技术转移模式与运行保障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阐述了我国环境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机制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以及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基于环境技术转移体制机制的内涵,提出了环境技术转化转移机制建设应遵循的四项原则;论述了环境技术转化转移模式选择和六项保障环境技术转化转移能动健康运行的保障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8.
针对农村玛瑙染色工业废水中存在高浓度Cr(Ⅵ)、SO42-和H+等污染严重、难处理的问题,基于玉米芯、花生壳和铁屑,分别构造了1#(玉米芯)、2#(花生壳)、3 #(铁屑+玉米芯)、4#(铁屑+花生壳)动态柱实验模型,研究了生物质材料及其与铁屑协同处理玛瑙染色废水中Cr(Ⅵ)、SO42-、H+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铁屑+玉米芯、铁屑+花生壳动态柱对Cr(Ⅵ)、SO42-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7%、96.42%和72.17%和59.55%,高于玉米芯、花生壳动态柱的89.67%、90.74%和39.00%、28.73%的平均去除率,且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负荷变化和一定的pH值提升的能力.对比分析可见,经过铁屑强化的生物质动态柱对Cr(Ⅵ)、SO42-、H+有更好、更稳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9.
粪食性金龟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在动物粪便分解和有机质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设立粪分解隔离实验,设置无粪金龟处理(T0)、泥蜉金龟(Aphodius sordecens)处理(T1)、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处理(T2)、2种粪金龟组合处理(T3)和仅土壤对照处理(CK...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