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31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污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测定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中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SS)对生物脱氮除磷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活性污泥模型中的关键组分。介绍了污水中SS的测定方法,其中好氧呼吸计量法(包括连续OUR法和批式OUR法)和物料平衡法最为常用,而对比发现批式OUR法的测定结果最接近真实值。对文献数据统计表明,城市污水的SS浓度通常为20mg/L-40 mg/L,而工业废水中SS浓度受行业影响很大,SS/COD的波动范围为0.6%-44.0%。  相似文献   
92.
为加强对风险事件的理解与管控,利用隐喻理论深入探索风险图谱的构成要素与表征方式。通过分析不同风险事件隐喻的特点,基于风险矩阵的方法原理,把风险图谱划分为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金丝猴事件以及大白兔事件4个象限。在考虑风险事件产生的特殊机制和管理者的态度与行为时,补充“龙王”事件和“大白鲨”事件,以及“纸老虎”“大白象”“恐龙”“鸵鸟”等系列隐喻,共同构成风险动物园图谱,并从风险管理和风险本体2个视角,讨论风险动物园的图谱解析和应用。结果表明:在风险管理工作中,除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外,风险评估者的知识维度也至关重要;同时,风险事件在发展过程中,事件属性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最后,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提供一个风险动物园图谱的应用普适性流程框架。  相似文献   
93.
合流制管网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s,CSOs)是我国城镇地表水环境日益突出的瞬时污染源,明确其重要污染物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分和来源对CSOs污染控制具有导向性意义.本研究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流域为对象,连续采集CSOs过程的样品,通过峰值法、特征参数法和平行因子法等解析CSOs中DOM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发现CSOs中DOM主要有类色氨酸(S、T)、类富里酸(A)和类酪氨酸(D),代表内源输入的类色氨酸(S、T)和类酪氨酸(D)占比超过4/5.特征参数法和平行因子法的结果均表明DOM的腐殖化程度较低,生物活性较强,主要为微生物降解生成的和沉积物自身在冲刷和水力输运作用下释放的内源污染,建议CSOs污染控制主要应从内源输入的角度进行,着重控制管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94.
本文针对玻璃钢水滑梯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导致表面存在的各种缺陷,从水滑梯的材料结构和产生缺陷类型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分析了玻璃钢水滑梯的结构特点以及产生的表面缺陷类型和位置。为玻璃钢水滑梯表面的检验检测规程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帮助使用和检验人员对玻璃钢水滑梯的结构、受力和缺陷有全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95.
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能谱分析等对油田采出水膜污染的机理进行研究,确定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预处理,控制膜污染,形成以生物接触氧化为核心的预处理与膜过滤相集成的油田污水资源化处理工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后污水COD67.3~92.6mg/L,浊度〈0.5NTU,悬浮物〈1.0mg/L,含油〈1.0mg/L,保障了膜过滤系统的稳定运行.膜过滤产水达到油田锅炉用水和配制聚合物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96.
全氟辛烷羧酸(PFOA)与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细胞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新型污染物全氟辛烷羧酸(PFOA)与全氟辛烷磺酸(PFOS)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利用MTT(噻唑蓝)法研究了PFOA/PFOS对人体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低剂量PFOA和PFOS对人体正常肝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毒性,其3 d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约为5和0.5μg·L-1。此外,PFOA和PFOS均对MCF-7细胞增殖表现出显著的非单调剂量-毒性效应,并且在环境浓度范围(0.6μg·L-1)内均可促进MCF-7细胞增殖,表现出潜在的类雌激素作用风险。  相似文献   
97.
运用实时定量即时聚合链式反应RT-PCR方法,研究了双酚A对斑马鱼成鱼肝脏的功能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28 d半静水暴露以后,FGF8A和STAU 2 表现出传统的正剂量—效应关系,CLDN 1和CALCA的表达为倒剂量—抑制效应关系,SP 4基因在15 μg·L-1 双酚A时表现为显著抑制效应,但是在150 和1 500 μg·L-1却表现为显著的诱导效应。 试验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表达异常的基因在双酚A干扰去除后能否自我调节和修复。结果显示,CLDN 1能恢复到正常表达水平,而其他4个基因在低剂量组却维持原来的高毒性作用水平甚至表现出更高的毒性作用。研究证明双酚A对斑马鱼成鱼肝脏的基因转录调控具有一定的非单调剂量—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98.
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MCs)的分析和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细胞水平和酶水平下对MC-YR、RR和LR的生物降解.结果表明,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MC-YR、RR和LR的含量分别为0.16, 0.96, 0.47mg/g.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9.5mg/L MC-YR、79.5mg/L MC-RR和43.6mg/L MC-LR下,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2d内可将上述3种MCs全部降解,鞘氨醇单胞菌USTB-05粗酶液可以以更快的速率对MC-YR、MC-RR和MC-LR进行高效酶催化降解,在10h内可以将初始浓度分别为14.8mg/L MC-YR、28.4mg/L MC-RR和19.5mg/L MC-LR全部降解.同时发现了MC-YR降解过程中的2个中间和1个最终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9.
不同粒度锡采矿废石重金属淋溶规律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广西某锡矿不同粒度采矿废石进行模拟酸雨动态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度锡采矿废石的淋溶规律,结果表明,淋溶前期,废石溶出重金属浓度呈上升趋势,Pb、Zn溶出浓度表现出中粒度>细粒度>粗粒度,As溶出浓度最高为0.12mg/L,表现为细粒度>中粒度>粗粒度;淋溶中后期,废石溶出重金属浓度呈平缓甚至缓慢下降趋势,3种重金属溶出规律均表现为细粒度>中粒度>粗粒度, Pb、Zn、As最高溶出浓度分别为0.91,1.05,0.12mg/L.研究了重金属溶出动力学并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仪和化学测试等手段分析得出了锡采矿废石淋溶影响机制,淋溶前期主要受粒度影响,溶质以对流运移为主;淋溶后期受粒度、空隙率、比表面积、表面结构和形态分布等多重因素影响,溶质以对流运移和分子扩散综合影响为主.本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废石重金属防控和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植物覆盖下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揭示黄河三角洲湿地地区土壤中微塑料分布与植物覆盖的相关性,选择低盐优势物种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高盐优势物种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土壤共计16个样点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覆盖土壤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80~4640 n·kg-1,粒径范围为13 μm~5 mm,大粒径微塑料成分主要有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其中PET含量为0.22~1.16 μg·kg-1.芦苇相对盐地碱蓬对土壤中微塑料有更大的阻隔.芦苇生长点位上土壤微塑料丰度和PET含量均值分别为1423 n·kg-1和0.62 μg·kg-1,以50 μm以下粒径的小颗粒为主;盐地碱蓬生长点位上土壤微塑料丰度均值和PET含量分别为584 n·kg-1和0.33 μg·kg-1,以100~1000 μm粒径的碎片和纤维为主.微塑料丰度与植物生长状况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因此,同一区域不同植物覆盖下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可能会存在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