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0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3篇 |
废物处理 | 15篇 |
环保管理 | 20篇 |
综合类 | 277篇 |
基础理论 | 61篇 |
污染及防治 | 49篇 |
评价与监测 | 32篇 |
社会与环境 | 19篇 |
灾害及防治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31.
结合草甘膦的性质及其生产废水的特性,论述了草甘膦生产废水的适宜处理技术.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对取自上海某草甘膦生产厂家的废水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的CODcr去除率.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处理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32.
沈志刚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9,(4)
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量,最终实现增产不增污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同时节约新水使用,自1998年以来,沧州炼油厂以清污分流和污水回用作为提高全厂环保水平的关键和重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沧炼清污分流、污水回用搞的有声有色,成效比较显著。1 清污分流工作炼厂污水排放种类多,污染程度轻重不一,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将污水分为四类:即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含碱污水和假定净水,分别收集进行预处理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达标排放。具体实施措施是:将常减压装置、蜡油催化装置、渣油催化装置、延迟焦化装… 相似文献
133.
沈志刚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0,(1)
1998年 8月底沧州炼油厂顺利通过了由集团公司组织的熄灭火炬验收小组对我厂熄灭火炬系统和工作的全面检查和验收 ,达到了集团公司要求的熄灭火炬的标准。能否熄灭火炬是石化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同时也反映一个企业能耗和环保水平的高低。为此 ,集团公司要求各企业在尽短的时间内实现熄灭火炬的工作目标。为早日实现熄灭火炬 ,从 1997年开始 ,沧州炼油厂就成立了由环保、生产调度、技术等处室等智能部门参加、并由生产副厂长挂帅的熄灭火炬领导小组 ,制定了严格的监督、考核管理制度 ,研究制定了周密的熄灭火炬计划 :包括系统瓦斯… 相似文献
134.
沈志刚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9,(4)
最近,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Richand先生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双壳层反应器及一种化学破坏方法,能够净化含有有毒、爆炸性的污染物——二硝基甲苯(DNT)的废水。这项被称做NitRem的反应转化系统采用高温高压反应条件,在反应器内,将污水中的DNT转化为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这套系统同样适用于含有硝酸盐、氨、亚硝酸盐等化合物的废水。这种新的处理方法最近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军用弹药厂得到实验证实。对装置运行的测试表明:NitRem系统能将污水中的DNT含量由120ppm降到5ppb以下,远… 相似文献
135.
目前国产的 2 4 h恒温恒流大气自动连续采样器(以下简称采样器 )是利用阻力管来达到恒流的目的 ,但由于受制造技术条件和水平的限制 ,各阻力管的阻力很难达到一致 ,生产厂家只能在整机上来标定正确流量 (标态 )值 ,标定方法是用皂膜流量计来标定。由于阻力管的恒流作用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减弱 ,如采样器启动时间长短、恒流管恒温性能、采样泵的稳定性等。因此实际上采样器的流量是在变化的 ,这样 ,用某瞬时流量表示其恒流流量是不科学、不准确的 ,使所得到的最终数据产生较大的误差。经实验探索 ,认为用采样时间内的平均流量表示采样器… 相似文献
136.
叶面施硅对水稻籽实重金属积累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盆栽方法,以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分别配制纳米硅制剂,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优优128"为供试植物,在Cd(5mg·kg-1、10mg·kg-1、50mg·kg-1三个水平)、Pb(200mg·kg-1)、Cu(250mg·kg-1)、Zn(300mg·kg-1)复合污染土壤进行种植,在水稻生长期内(苗期、分蘖期、抽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纳米硅,研究纳米硅对水稻籽实生长状况及吸收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硅源的纳米硅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Cd污染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Cd、Pb、Zn在籽实中质量分数均增高,而Cu在籽实中质量分数降低。金属元素在籽实中的吸收系数顺序为Cd>Zn>Cu>Pb,表明Cd极易向籽实中迁移。随土壤Cd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籽实中各金属元素的积累量都有所降低。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叶面施用两种硅制剂均可以缓解水稻的毒害效应,且和施无机硅相比,施有机硅对水稻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果更显著。表现为叶面施用硅后,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籽实中Cd、Pb、Cu、Zn的吸收量在喷施硅制剂后均显著降低(P<0.05);籽实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系数和积累量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高,施硅对重金属在籽实中积累的抑制效应越显著。这表明叶面施硅在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田污染防治中具有应用价值。文章所用的纳米硅制剂,制备简单,对于大面积推广硅肥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7.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普遍存在于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在环境地球化学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消落带独特的"干湿交替"使土壤有不同的季节特征,但有关不同季节土壤DOM的性质、组成及来源差异还未见报道。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EEMs)与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消落带表层土壤DOM在不同季节的组成、结构,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消落带土壤DOM的组成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冬季土壤的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浓度、土壤DOM的芳香性、缩合度、腐殖化程度、所含疏水性组分都高于夏季土壤,但参与光漂白的活性要低于夏季土壤。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源指数(BIX)表明该区土壤DOM的来源在不同季节都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且腐殖化程度和生物可利用性都不高,并未表现显著差异。该区土壤DOM存在两个主要的荧光峰:紫外光区类富里酸峰、可见光区类富里酸峰和类腐殖酸峰。研究提出消落带淹水期间产生的DOM对水环境有很大影响,以内源为主的库区在水质改善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内源物质的管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消落带的水体修复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8.
春、夏季长江口海水、沉积物及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9年5月(春季)、8月(夏季)长江口海域的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其临近海域水相、表层沉积物及生物体内的6种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就污染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春季表层水体中以Cu和Hg污染为主,超标率均为30%,而底层则主要为Hg污染,超标率为35%,Zn和Pb除个别站位超标外,其它站位状况良好;夏季表、底层水体中重金属污染以Cu、Zn和Hg污染较为严重,各重金属质量浓度约为春季水体中的2倍。研究海域春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由大到小依次为Cd、As、Cu、Zn、Pb、Hg,夏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由大到小依次为Cd、Cu、As、Hg、Zn、Pb,春、夏季沉积物中各重金属质量分数有所差异,总体表现为春季高于夏季。生物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状况较好,均符合各类食品安全标准。春、夏季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有所不同;但总体表现为春季富集能力高于夏季,这可能与泥沙再悬浮造成的重金属重新释放有关;鱼类和甲壳类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有所差异,鱼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d、Pb、Cu、Zn、Hg、As,而甲壳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Pb、Cd、Hg、Zn、Cu、As。 相似文献
139.
以Ⅱ-Ⅲ龄卤虫幼体(Artemia salina)为受试生物,开展生物检测试验,研究长江口南支沉积物的毒性效应。生物检测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部分站位的沉积物对卤虫幼体已产生毒性效应,其中,2、5、8三站沉积物对卤虫体长和体内SOD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1号和2号站沉积物对卤虫体内LDH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多个毒性效应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长江口南支各站因子得分F,F值大小可表征各站沉积物对卤虫综合毒性的强弱,各站F值排序为:2号(-1.59)〈5号(-0.76)〈8号(-0.42)〈1号(0.06)〈6号(0.62)〈7号(0.78)〈3号(1.31),2号站沉积物毒性最强,3号站毒性最弱。经逐步回归分析,因子得分F与沉积物中Cu、Cd含量具有显著相关关系(R=0.91,p〈0.05),表明长江口南支沉积物中Cu和Cd是对卤虫产生毒性效应的关键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0.
为研究硝基苯化合物对海洋生物的毒性,选择了6种代表性硝基苯化合物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黑鲷(Sparus macrocep)幼鱼和螠蛏(Siliqua minima)幼体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获得了这些化合物对这些生物体的急性毒性数据及环境安全浓度.实验结果表明:2,4-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氯苯、2,4-二氯硝基苯和邻二硝基苯对小球藻48h半数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0.50、0.21、2.44和0.10mg·L-1,毒性顺序为邻二硝基苯(剧毒)>2,4-二硝基氯苯(剧毒)>2,4-二硝基甲苯(剧毒)>2,4-二氯硝基苯(高毒).2,4-二硝基氯苯、邻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4-二氯硝基苯、对硝基苯胺和硝基苯对黑鲷幼鱼的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4、0.15、4.45、1.37、11.52和5.71mg·L-1,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0.002、0.04、0.01、0.12、0.06mg·L-1,毒性顺序为2,4-二硝基氯苯(剧毒)>邻二硝基苯(剧毒)>2,4-二氯硝基苯(高毒)>2,4-二硝基甲苯(高毒)>硝基苯(高毒)>对硝基苯胺(中毒).2,4-二硝基氯苯、2,4-二硝基甲苯、2,4-二氯硝基苯、邻二硝基苯、硝基苯和对硝基苯胺对幼蛏的96h LC50分别为0.39、13.20、3.45、15.56、86.90和148.87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004、0.13、0.03、0.16、0.87、1.49mg·L-1,毒性顺序为2,4-二硝基氯苯(剧毒)>2,4-二氯硝基苯(高毒)>2,4-二硝基甲苯(中毒)>邻二硝基苯(中毒)>硝基苯(中毒)>对硝基苯胺(低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