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134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7月13、14日两天,北京市安监局召集全市18个区县安监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执法专题培训,这是该局从7月10日开始进行的安全监管培训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北京市执法监察队成立的时间并不太长,但自2004年底成立以来,他们克服了队伍新、人员新的困难,始终以增强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为己任,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努力通过自身的工作来体现强有力的政府监  相似文献   
142.
基于GAM模型的四川盆地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四川盆地臭氧(O_3)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四川盆地18个城市2015—2016年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和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四川盆地O_3污染愈发严重,高值污染区呈扩张态势,污染区主要位于盆地西部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内江一带和以广安为中心的周边区域.O_3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110.70±41.52)μg·m~(-3)春季(95.24±41.23)μg·m~(-3)秋季(67.58±39.55)μg·m~(-3)冬季(47.17±41.15)μg·m~(-3).基于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发现O_3浓度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间均呈非线性关系,其中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以及气温对四川盆地O_3浓度影响较大,而风速、气压以及降水量对O_3浓度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构建GAM模型对四川盆地18个城市O_3污染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识别,并对2017年O_3浓度进行预测和检验,结果显示GAM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四川盆地各城市O_3浓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3.
为了探求喀斯特地区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对红枫湖流域平坝区境内进行水系提取及流域划分,调查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畜禽散养、农村生活污水3大非点源污染源,并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各乡镇TP、TN、COD、NH_3-N 4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并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了各乡镇污染贡献度。结果表明:高峰镇总等标污染负荷比最高,为39. 8%,高峰、马场、乐平三镇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之和超过80%。研究区化肥流失、禽畜散养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47%和39%,是红枫湖流域平坝区境内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4.
为了探求喀斯特山区河流水质状况及水质时空特征,选取贵州省平寨水库的支流张维河上的8个监测点,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对13项水质指标进行分季节监测。通过SP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3项指标中降维得出影响张维河水质的4个主成分,根据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及主成分的得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维河上游主成分综合得分为-4. 158,下游得分为4. 221,上游水质总体上优于下游;全流域冬季主成分得分为2. 327,夏季得分为-0. 787,枯水期污染情况比丰水期严重;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并存,并且以点源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45.
黑河重金属空间分布及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河流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响应关系,于2019年8月在黑河上、中游不同区域采集底栖动物、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8种重金属(Cr、Cu、Ni、Pb、Zn、Cd、Hg、As)的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法分析了底栖动物、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河流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最后运用相关性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与河流水体及表层沉积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重金属含量整体较低,空间变化不显著.表层沉积物中w(Mn),w(Zn),w(Cr),w(Ni),w(Cu),w(Pb),w(As),w(Cd)均高于水体和土壤背景值,其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36,2.26,2.66,2.10,1.98,1.85,1.89和3.33倍,且空间差异显著.表层沉积物中Cu、Cr、Ni可能来源于农药化肥的施用和工业废水排放;Cd、Pb、Mn可能来源于矿渣及其渗滤液和自然背景的叠加影响;As和Zn可能与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有关.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极低;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由Cd、Cr、Zn、Ni引起;空间变化趋势为上游支流>上游干流﹥中游.表层沉积物中Mn、Cd的RI值分别为17.20和12.30,属高风险水平,其他元素均为低度风险水平.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及多样性呈空间差异性分布,基眼目密度与水体中As呈正相关;鞘翅目、半翅目和基眼目密度及3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与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其可作为黑河上、中游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46.
为确定南昌市秋冬季降水中硝酸盐来源及贡献,于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对南昌地区雨水进行采集,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及NO3-同位素组成并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对NO3-四种潜在来源贡献进行计算.结果显示NO3-浓度范围为7.3~99.5μmol/L,平均值为36.1μmol/L;δ15N-NO3-变化范围为-6.0‰~+8.3‰,平均值为-0.8‰,两者均呈现冬季高秋季低的变化趋势.NO3-浓度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受到降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δ15N-NO3-变化可能是冬季降水中机动车尾气排放偏高和秋季降水中煤燃烧来源偏高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同位素及贝叶斯混合模型源解析结果表明,南昌市降水中NO3-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32.5%)、机动车尾气排放(30.8%)和煤燃烧(23.1%),三者贡献超过86%;而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生物质燃烧释放均超过30%,这可能与近年来机动车快速增加和秋冬季野外生物质大量燃烧有关.煤燃烧虽然也是重要来源,但相对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较小,这可能与近年我国减排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47.
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南京市城区大气细粒子(PM2.5)化学组分(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小时质量浓度进行连续观测,采用正矩阵因子分析(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分别基于全年观测数据(PMF全年)和逐月观测数据(PMF月份)进行源解析,比较不同观测周期源解析结果的差异以及对PM2.5各组分浓度估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观测周期下,PMF源解析结果中因子类型未发生改变,但因子组成和贡献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由于PMF模型假设同一观测周期内源成分谱不发生变化,只有基于逐月观测数据的PMF源解析才能体现全年范围内因子组成和贡献分布的变化.尽管PMF全年和PMF月份的分析结果均能准确估算PM2.5组分的月均浓度,但PMF月份结果对各组分小时浓度的估算值和观测值在时间变化上更一致.这是因为PMF模型要求对各组分浓度的平均值进行拟合,易低估(或高估)PM2.5组分在观测周期内的极大(或极小)值.因此,基于短期(例如,月份)高分辨观测数据的PMF分析...  相似文献   
148.
为研究大型底栖动物FFGs(功能摄食类群)分布及其与水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分别于2020年夏季和秋季对黑河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RDA)和功能摄食类群参数分析不同区域FFGs的分布及水环境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黑河大型底栖动物以捕食者和刮食者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收集者、滤食者、撕食者.大型底栖动物FFGs群落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FD′)由高到低均表现为中游>上游支流>上游干流,且均为夏季大于秋季,但Pielou均匀度指数(JFD′)时空差异不显著.(2)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夏季影响大型底栖动物FFGs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WT)、电导率(EC)、溶解性总固体(TDS)浓度、盐度(Salinity)、溶解氧(DO)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秋季影响大型底栖动物FFGs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WT、TDS浓度、Salinity、CODM...  相似文献   
149.
模拟及实际根系分泌物对芘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根系分泌物对芘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应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模拟根系分泌物和实际黑麦草根系分泌物添加至芘污染土壤后,细菌群落组成、α和β多样性以及基因功能的变化.结果 表明,根系分泌物未明显改变芘污染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土壤细菌群落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  相似文献   
150.
目前,波兰的声学科学发展迅速。特别是对控制噪音和振动的研究,更是近几年来,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声学分支。至今,已建立了很多噪音控制实验室。研究的主要课题,可分为五大类: 一、噪音源和振动源的控制:主要研究噪音源和振动源的鉴别方法;机械结构中,振动的产生、传输和衰减;振动和声场;湍流噪音和消声器;消音技术;运输和住房中的消音技术。二、振动和噪音传输过程中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