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砰”的一声巨响,接着又一连串刺耳的“吱溜溜”点刹声,瞬间将公路东侧摆摊人的视线吸引过来。人们看到:一部由国道324线开发区环岛经吉泰路往园道324复线行驶的工程土方车.冒着浓浓的黑烟在他们跟前急驶而过。车头前一人被撞飞上去.然后重重地栽倒在地,另一人则被转动的车轮从其身上碾压而过,体无完肤,血流满地。一部摆摊兼载人的人力后三轮被撞得支离破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2.
<正>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聚居形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地域综合体。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为了满足现代化生活、工作和生产的需要,将不断地建设和发展众多新型城市。伴随城市化的发展,无疑地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环境问题是其中重要而突出的问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工业化带来了  相似文献   
123.
流域水质与点源污染关系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点源污染物排放与流域水质目标的关系是当前环境管理亟待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之一。笔者通过点源排放口—入河排污口—目标河流断面三位一体监测系统运行机制探讨,利用点源排放口与入河排污口同步监测结果分析入河系数,利用入河排污口与目标河流断面同步监测分析影响系数,从而能够得到每个点源污染物排放对相应目标河流控制断面水质的贡献系数,这是确保水质达标而对点污染源进行动态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强调大气污染源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数据审核的重要性,参考国内外环保法规,制定了完整的大气污染源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数据审核规定.通过对实际大气污染源连续排放系统监测数据的审核应用,使大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具有合理性,排污监督和收费的动态量化管理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5.
126.
碎石土滑坡主要由降雨触发滑动而产生破坏,在多雨的山区较为常见。选择皖南山区典型碎石土滑坡——皂汰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查勘,对其地质环境条件、结构特征和坡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eostudio软件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皂汰滑坡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皂汰滑坡的变形可分为碎石土堆积形成、冲沟切割及古滑坡形成和松散堆积体进一步蠕动变形三个阶段,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较好地印证了滑坡稳定性的调查结果和解析法判断。  相似文献   
127.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针对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现状,识别降本减碳协同效应并开展系统优化分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的碳足迹和经济成本.结果表明,1GWh容量的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碳足迹和生命周期成本分别为-2.33×107kgCO2eq和-33613.15万元.结合碳足迹和生命周期成本二维指标开展减碳效率评估和情景分析发现,相对于现实系统,汽车生产商主导的优化情景减碳效率较低,提高梯次利用比例的优化情景具有最优减碳效率.通过提高梯次利用比例和采用先进资源化技术均能够显著提升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的减碳效率.  相似文献   
128.
在春季采集了南昌森林地区(28.75°N,115.71°E)大气PM2.5样品,测定了其结合氨基酸(CAAs)和游离氨基酸(FAAs)的浓度以及甘氨酸(Gly)的氮同位素.结果表明,大气气溶胶中总CAAs的浓度为272.8~4761.5pmol/m3,总FAAs浓度为56.4~494.0pmol/m3.通过分析PM2.5中氨基酸的百分比组成,得出CAAs中Pro、Gly、Glu、Leu和Ala为主要氨基酸,分别占总CAAs的(19.5±12.0)%, (19.4±10.6)%, (15.3±4.9)%, (12.8±5.4)%和(9.1±1.6)%.在FAAs中,Gly为最丰富的氨基酸,占总FAAs的(71.1±9.2)%,其他单个FAAs的百分比却很小(占比范围为0.1%~14.3%).FAAs中的中性氨基酸百分占比明显高于其在CAAs中的百分占比,这可能与远距离传输过程中氨基酸的光化学反应有关.通过氨基酸浓度与O3、NO2和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森林地区气溶胶中FAAs形成与大气光化学过程和热反应有关.气溶胶中δ15NC-Gly值(-1.0‰~+17.5‰)和δ15NF-Gly值(-5.5‰~+13.0‰)均接近于土壤源的δ15NGly值,说明森林地区PM2.5中氨基酸可能主要来源于土壤源.  相似文献   
129.
磷酸盐对铅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铅污染土壤中分别加入磷酸二氢钠(SDP)、磷酸氢二钠(DSP)、磷酸钠(TPA),研究不同磷酸盐对铅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及其修复机理,并与未处理的铅污染土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DP、DSP、TPA处理后,均能在较短的养护时间(5d)后显著降低污染土壤中铅的浸出浓度,最佳稳定率分别达78.98%、86.43%、91.47%,且磷酸盐的作用效果与其投加量呈正相关,稳定化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磷酸盐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磷酸根与铅离子生成在较大的pH值范围内稳定存在的磷酸铅类化合物,特别是Pb_(10)(PO_4)_6(OH)_2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污染土壤中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0.
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的目标不仅是通过消除污染物降低生态风险,还期望通过脱盐技术实现水回用,处理过程中盐分的形成及其减量对于技术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脱氮不同路径盐分形成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为研究对象,以电导率作为盐分削减的指标,以NH~+_4-N、NO~-_2-N、NO~-_3-N、SCN~-作为考察的污染物,把总氮去除作为目的,从电子供体种类/比例、碳源、碱和磷盐的投加量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等主要因素对传统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3种工艺进行对比研究,讨论了模拟焦化废水原位减盐的效果.结果表明:①以目标去除进水中200 mg·L~(-1)NO~-_2-N/NO~-_3-N为基准,3种脱氮路径盐分削减能力顺序为:厌氧氨氧化(41.97%)短程反硝化(26.12%)传统反硝化(11.16%);②在最优工况条件(NO~-_2-N/NH~+_4-N=1.33,c(NaHCO_3)=100 mg·L~(-1),HRT=18 h)下,厌氧氨氧化的减盐率、NO~-_2-N和NH~+_4-N的降解率均达到最佳,分别为41.97%、100%和99.38%;③相比较于单一的SCN~-或者苯酚,SCN~-与苯酚共同作为电子供体的脱氮减盐效果更佳;④SCN~-∶苯酚的电子供体比例为1∶3,HRT=38 h时,短程反硝化与传统反硝化脱氮减盐效果同时达到最优,其中短程反硝化的减盐率、NO~-_2-N及SCN~-的降解率分别为26.12%、82.95%、100%,传统反硝化的减盐率、NO~-_3-N及SCN~-的降解率分别为11.16%、100%、100%.研究工作可为寻求废水处理优化的脱盐路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