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赵双  汪翠萍  王凯军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11):1232-1238
采用M/O(微氧升流柱-好氧)工艺,通过控制M柱(微氧升流柱)ρ(DO)使其处于缺氧环境,从而代替传统A/O工艺的缺氧段.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2种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在HRT(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内循环污泥回流比为200%、外循环污泥回流比为50%的条件下,M/O和A/O工艺对ρ(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0%和83.0%,M/O工艺比A/O工艺高6%,出水ρ(CODCr)均小于50mg/L;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0%和93.3%,去除效果相差不大;而对TN的去除存在明显的差异,M/O工艺对TN的去除率平均值达67.5%,比A/O工艺高近16%. 在将近160d的运行过程中,M/O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明显优于A/O工艺,出水水质波动较小、运行稳定,并且脱氮效果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92.
通过在中温条件下向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中加入竹节状甲烷鬃菌6Ac,研究其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以及形成的颗粒污泥性质和反应器运行的情况.在(35±1)℃下,利用实验室相同规模的反应器,对照组(R1)接种厌氧絮状污泥,R2组接种厌氧絮状污泥的同时加入甲烷鬃菌,培养颗粒污泥.结果显示:当有机负荷(以COD计)逐步提高到11.1 kg m-3 d-1时,R2的COD去除率达到85.9%,高于R1的75.0%.运行到第46天(d 46)时两个反应器均可观测到颗粒污泥,R2中污泥粒径大于0.1 mm的颗粒污泥已经达到62.3%,d 28-46时,0.1-0.3mm颗粒的比例从10.0%增加到49.8%,对照组R1只从10%增加到33.3%,仍主要以絮状污泥为主.研究表明,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投加甲烷鬃菌有利于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增殖与稳定,改善其沉降性能,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加快EGSB的启动.  相似文献   
93.
采用好氧气提反应器处理含硫化物废水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好氧气提反应器处理人工的含硫废水,在COD:S^2=1.5:1,硫化物负荷2-3kg/(m^3.d)的条件下,总COD去除率在40%左右,硫化物扔平均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气提反应器作为脱硫处理单元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具有控制简单,操作方便和启动快等优点,剩余污泥中的含硫量在37%左右,经过处理,可以回收利用污泥中的硫。  相似文献   
94.
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工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对厌氧、好氧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作用和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厌氧和好氧处理工艺各有优点和缺点,而厌氧 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可以发挥单独工艺的优点,厌氧 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在难降解污水的处理上有其独特的优点。对水解工艺理论分析结果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工艺本身还有巨大的潜力,用作高固体含量废水厌氧处理的预处理单元。可以解决高悬浮物和含脂类物质给厌氧工艺带来的抑制和破坏等问题,为解决这类工业废水的厌氧处理开拓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对于厌氧、好氧和兼性微生物,特别是兼性微生物作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开发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95.
随着污水处理满足再生水品质的需求日益提升,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也逐渐向极限技术(LOT)发展,亟需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选择方式。基于现有技术成熟度法(TRL)通过算法矩阵构造改良的集成系统成熟度(SRL)评价法,对依托“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的LOT备选技术、组合及国内外其他满足LOT备选技术组合,进行综合定量评估,梳理我国LOT技术发展现状、并筛选出12项LOT备选技术组合。其中,“A2O+反硝化深床滤池技术”、“A2O+MBBR+混凝沉淀技术”、“A2O+活性自持深度脱氮技术+BAF技术”的SRL可达0.8~1,达到生产、操作和维护阶段,可直接进行生产应用并面向市场产生较高应用效益,但3项技术组合的TN、TP单位质量去除成本较高,其核心处理功能工艺主要为传统反应器类技术。大部分单项技术TRL的等级大于7,改良SRL为0.6~0.8,处于系统发展验证阶段,相关技术组合正在为真正的市场推广进行产品稳定性提升,且大部分备选技术组合充分利用了植物和湿地等生态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96.
探讨以猪粪为培养介质,驯化和加富培养获得硫细菌混合菌液,并研究其对猪粪中重金属的生物沥浸效果。结果表明:猪粪可以在18 d内完成驯化,经3轮富集培养的猪粪粪液可作为硫细菌接种菌液。采用此菌液对猪粪粪液接种并投加硫粉,经过9 d的生物沥浸,Cu、Zn和Cd的沥出率分别达到93.0%、90.1%和67.8%。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活性污泥不同抑制情况下呼吸速率变化的分析,对不同的抑制类型提出了利用呼吸速率确定抑制动力学模型中动力学常数的不同方法.产物抑制通过已知起始浓度和呼吸速率曲线,来构建以1/K'P为斜率,KS为截距的直线方程来求解KS和抑制常数.底物抑制先通过呼吸速率求解最值点的底物浓度,然后根据呼吸速率变化最大值点的关系公式求解抑制常数的方法.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通过求解等速点底物浓度的方法求解抑制常数.对于非竞争性抑制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最大呼吸速率比值法来求解抑制常数.同时选择非竞争性抑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常数求解.最终通过2种方法得到葡萄糖降解时NaCl的抑制常数为20.2 g/L,或者0.02倍的KS.  相似文献   
98.
我国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餐厨垃圾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防控压力。为促进我国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大中型餐厨沼气工程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导致沼气产率低、沼气回用量大等餐厨沼气亟待解决的低经济效益难题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诱晶载体的表面性质及表面负荷对诱导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艺启动初期,白云石以及碱式碳酸铜为诱晶载体时,铜的去除率在90%以上,石英砂对铜的去除率较低,但石英砂经表面改性后对铜的去除效率亦可达90%以上。在运行稳定后,几类诱导载体对铜的去除率皆能稳定在95%,说明诱晶载体的表面性质对诱导结晶工艺的影响主要在于反应启动初期,选择与目标结晶产物结构、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诱晶载体有利于诱导结晶过程的进行。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诱晶载体表面负荷对结晶过程影响较大,诱导结晶除铜工艺中载体表面负荷不宜高于0.054 g Cu/(m2.d)。  相似文献   
100.
结晶工艺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结晶水处理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不产生污泥、可回收资源等优势,近年在国内外备受关注,随着理论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目前为止,国外已将结晶水处理工艺成功应用于众多实际工程,但国内对其的研究仍局限于实验室阶段。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结晶工艺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现状,并重点对结晶工艺在磷酸盐、重金属的去除与回收以及工业防垢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进展进行讨论,同时探讨了目前结晶工艺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