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复合耐盐微生物菌剂强化MBBR工艺处理高盐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中接种SEM复合耐盐微生物菌剂,研究5% ~ 10%盐度条件下悬浮填料的挂膜启动及其对高盐废水的强化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MBBR在高盐环境下能够顺利挂膜,其挂膜效果受盐度及无机盐种类的影响:较高盐度下成功挂膜所需的周期更长,同一盐度下NaCl体系挂膜效果优于Na2SO4体系.MBBR处理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效果优于活性污泥法:进水盐浓度均为5%~7%,当进水COD 5 343 mg/L时,MBBR出水COD小于300mg/L,经絮凝后低于100 mg/L,容积负荷高达2.67 kg COD/(m3·d),而活性污泥法在进水COD 3 563 mg/L时,出水COD小于400 mg/L,经絮凝后低于150 mg/L,容积负荷仅为1.68 kg COD/(m3·d).MBBR生物膜处理体系稳定性及去除能力更高,能够抵抗较高盐度范围波动、有机负荷等的冲击.  相似文献   
392.
为了研究不同陆生植物配置模式对滨海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在崇明东滩围垦湿地公园栽植了8 a的湿地松纯林、湿地松 紫穗槐混交林及紫穗槐纯林3种典型陆生植物配置模式,以裸地作为对照,采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的土壤呼吸叶室对其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期间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容重,影响土壤呼吸的土壤微气候因子、植物群落结构等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土层0~4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范围为296~691 kg/m2:湿地松 紫穗槐混交林>裸地>紫穗槐纯林>湿地松纯林,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改善不同,湿地松与紫穗槐混交配置比纯林更有利于增加滨海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壤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变化范围为274~519 μmol/(m2·s):紫穗槐纯林>湿地松 紫穗槐混交林>湿地松纯林>裸地,土壤温度是影响滨海围垦区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各配置模式土壤呼吸的差异可能与其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植物叶面积指数有关。可为滨海围垦区进行以增汇为目的人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3.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片硫、氯、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弄清陕西省和西安市的一些工厂大气污染范围和程度及其对植物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植物叶片污染成分的测定,以叶内硫、氯、氟的含量变化,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的污染状况,同时也为植物净化  相似文献   
394.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常与共存有机配体结合形成重金属-有机络合物,其化学稳定性高,传统水处理技术难以实现重金属络合物的有效去除.电化学技术可以通过电氧化与电还原同步实现重金属络合物破络与阴极回收金属.本研究针对单阴极无法同步产H2O2与回收重金属的问题,构建了碳气凝胶(CA)和Ti组成的双阴极类芬顿体系,研究了阴极脉冲电压方式对典型重金属络合物Cu-EDTA破络合与定向回收Cu的影响机制.同时,分别比较了在CA阴极和Ti阴极上施加方波脉冲、三角脉冲和差分脉冲电压对双阴极体系原位电产H2O2、Cu-EDTA氧化破络合和Cu定向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阴极施加方波脉冲电压效果最优,脉冲宽度为5 s时H2O2的产量在反应60 min达到22.5 mg·L-1,相比恒定电位提升了80.57%,Cu-EDTA去除率在180 min达到88.63%,提升了16.83%.Ti阴极施加三角脉冲电压效果最佳,脉冲宽度为10 s时Ti和CA阴极回收Cu的...  相似文献   
395.
苔鲜层是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上的主要功能层之一,其在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和改良土壤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探讨川西亚高山天然林下苔鲜层的水文功能,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林(PP)、方枝柏林(SS)、冷杉+云杉混交林(AF+PP)和冷杉+桦木混交林(AF+BP)林下苔藓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AF+BP苔藓层的蓄积量最大(11.35 t/hm2),其次是AF+PP(9.85 t/hm2)和PP(7.58 t/hm2),SS(3.32 t/hm2)最小.苔藓层持水量呈现AF+BP>AF+PP>PP>SS.AF+BP、AF+PP、PP和SS林下苔藓层最大持水率分别为739.3%、709.6%、588.9%和279.4%.林下苔藓层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规律遵循对数方程(Q=k lnt+p).4种林分中AF+BP、AF+PP和PP在各浸泡时间的吸水速率基本一致,而SS较小,各类林分下苔藓层的吸水速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按方程V=ktb的趋势下降.  相似文献   
396.
庐山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评价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候资源是旅游事业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分析和评价了庐山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指出庐山具有适宜的气温,适中的湿度,丰沛的降水,类型多样的气象景观,并且还有较长的适宜旅游期等资源优势。据此提出了开发四季旅游和度假旅游,建设世界别墅公园和大自然花园的构想,以期能充分发挥庐山风景区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使风景区保护与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相协调,同时又利于实现风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397.
以添加Si O_2粉末后的二次铝灰和垃圾焚烧飞灰为原料,经过碱激发制备地聚物固化体。将制备好的地聚物固化体样品分别放在30、35、40、45和50℃,相对湿度为8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内养护,探究不同养护条件对固化体中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并考察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前后重金属化学形态、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改变。结果表明:重金属Cr的相对浸出率在30~45℃下降明显,45~50℃内趋于平缓;而Cd和Pb的相对浸出率在30~40℃略微上升,40~50℃呈下降趋势,并且Pb的相对浸出率在40~45℃下降明显;Zn的相对浸出率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缓慢下降。重金属Cr、Cd、Zn和Pb的相对浸出率在前10 d内下降较大,10~14 d下降缓慢。当养护温度为50℃时,地聚物中重金属Cr、Cd、Zn和Pb的浸出浓度分别降到0.172、0.072、0.218和3.803 mg·L~(-1),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浸出要求。  相似文献   
398.
王开平 《劳动保护》2008,(12):72-72
武钢乌龙泉矿自10月下旬起,开展“十查十看”活动,确保今年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99.
于2010年6月—10月每月对青木关地下河水进行监测,利用15N同位素技术并结合水化学指标,分析地下河的水化学特征以及硝态氮来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河出口丁家龙洞硝态氮质量浓度(5.08 mg/L)比入口天池2号点(0.842 mg/L)高6倍多。天池2号点处δ15N为-0.705%~+0.706%,主要受到人造化肥和天然土壤矿化的有机氮的影响,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地下水受外界影响较小。出口丁家龙洞处的δ15N为-2.15%~+3.78%,平均值为+1.01%,总体值高,且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400.
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限值的制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锑标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的制订原则,并以太湖流域某湖泊水体为例,介绍了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限值的制订流程。通过建立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区域水体允许纳污量,推算出在上游来水为极端最枯流量、枯水年平均流量、平水年平均流量情形下,研究区域内相关企业允许排放到水体中的锑质量浓度分别为19.10μg/L、28.47μg/L、48.92μg/L。考虑最不利情形,兼顾锑污染处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建议直排点源及印染废水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锑质量浓度标准限值为20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