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基于煤的解耦耦合燃烧原理和烟气返回脱硝技术,并结合烧结工序特点,提出了烧结过程中解耦燃烧与烟气返回共脱硝新工艺,详细介绍了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重点研究了烧结矿带发生的脱硝反应-利用烧结矿作填料,采用H2、CO和NH3模拟热解气主要组分对返回烟气中Nox的脱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50-550℃下烧结过程引入4.0%的H2或4.0%的CO,可使Nox的浓度降低20%~40%;620~660℃时烧结过程引入0.15%的NH3,可使Nox浓度降低20%~30%.烧结过程解耦燃烧与烟气返回共脱硝工艺可有效减少Nox的排放.同时可降低烧结能耗.  相似文献   
82.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程序控制温升炉研究了沈阳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在不同焚烧工况下重金属Cu、Cr、Cd、Zn、Ni和Pb在焚烧底灰中的残留特性。考察了升温速率、焚烧温度、含水率以及停留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在污泥底灰中的残留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 ,Pb、Cd和Cu在灰渣中的残留率随着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Zn、Cu和Cr残留在灰渣中 ,Cd、Pb和Ni部分残留在灰渣中  相似文献   
83.
用于金属成形进行模拟的有限元方程的求解方法,主要有隐式和显式积分两种方法。对于复杂的三维变形分析,如环件轧制,隐式方法需要很长的运行时间。而利用显式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文中利用Abaqus/Explicit通用有限元程序对径向环轧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84.
胡朝晖  王志 《环境》2001,(2):30-31
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环保部门必须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力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而环境标准作为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工具以及环境执法的主要技术依据,其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  相似文献   
85.
焊接触电事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交流弧焊机焊接触电事故产生的多种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焊接触电事故产生原因提出了预防和保护措施,研究和实践证明交流弧焊机焊接触电事故是可以预防和保护的。  相似文献   
86.
填埋场大气中化合物分析与恶臭指示物筛选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填埋场恶臭已成为城市周边的重要污染源,在前期研究确定了填埋场内主要恶臭污染点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分析恶臭污染扩散过程的化学物质组成并寻找特异指示性化合物,利用GC-MS方法分析了填埋场作业面下风向不同扩散距离的大气恶臭污染物质谱,并对各监测点的物质谱的相似性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以单环芳烃、烷烃和卤代烃类为代表的19种物质为填埋场大气中的共有化合物;通过对各监测点样品物质谱的相似性分析,发现下风向化合物组成受填埋作业面化合物组成的明显影响,并确定以间二甲苯作为填埋场恶臭污染的标志化合物.  相似文献   
87.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印染废水水质特点.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气浮脱色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实际运行监测表明:出水COD,BOD,SS等各项指标均能达到GB4278--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Ⅱ级排放标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运行效果稳定,能广泛应用于纺织染整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88.
韩城电厂滑坡于1990年和1995年先后经过了两次治理。为了检验综合治理效果,观测山体变形滑移、厂区变形活动规律,于1996年底建立了滑坡深部变形监测体系,采用激光准直系统、三向测缝计、钻孔测斜仪等多种方法对韩城电场滑坡进行了长期的深部变形监测,获得了滑坡多年的深部位移数据。监测成果表明:滑坡存在指向SW的蠕滑变形,但各监测点位移变化处于较低水平,山体和厂区无明显的异常变形现象。滑坡综合治理效果明显,保证了电厂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9.
2007年8月,受武钢矿业公司委托,国家矿山救援武汉研究中心(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承担了筹建湖北省非煤矿山救护中队的任务.根据<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规范><矿山救护培训大纲(试行)>、AQ1008-2007<矿山救援规程><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规范考核规范>等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湖北省非煤矿山与武钢矿业公司所属矿山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调研,编制了湖北省非煤矿山救护中队建设方案,协助完成了人员配置、装备配备、场地建设等工作,完成了对其人员的培训、制度建设、标准化自查整改等工作.经湖北省安监局审查批准,湖北省非煤矿山救护中队(三级)于2009年6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90.
针对传统最小点火能测试方法不适用于液体化学品气液共存工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微量液体的蒸气最小点火能测试方法。首先设计了小容积实验装置及对应测试流程,通过样品实验确定了敏感电极间隙,并研究了样品量与搅拌对最小点火能测试的影响;测试了样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最小点火能,结合电火花点火机理分析了样品温度与蒸气最小点火能的内在联系,为最小点火能最低值测定提供了指导;最后验证了微量方法的准确性及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微量测试方法能够有效测试气液共存工况下液体蒸气的最小点火能,且最小点火能测试值略高于高温蒸气工况,样品最小点火能的相对标准差小于6.0%,重复性良好,为液体化学品的静电燃爆危险性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