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潜流湿地处理旅游区生活污水生产试验:以COD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型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为实验基地,对潜流人工湿地工艺进行生产研究,本文介绍其对COD的去除性能。该工程COD进水平均98mg/L,出水平均38mg/L,达到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当单级湿地进水COD浓度小于80mg/L,两级串联湿地进水COD浓度小于100mg/L时,可使湿地出水浓度小于50mg/L。工艺类型上,下行流湿地优点突出、最为全面,优势明显。不同植物配置上,本生产实验条件下,一级湿地种植芦苇和芦竹去处效果接近,二级湿地不同植物优劣排序:灯芯草〉美人蕉〉香蒲〉水竹〉香根草。  相似文献   
32.
33.
富营养化湖泊原位生物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水生植被恢复、生物浮岛技术,以及不造成二次污染的生物控藻技术,包括氮、磷循环菌和溶藻菌。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对各自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并对浮岛新材料开发以及溶藻菌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生物滞留技术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作用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平  王晟 《环境工程》2014,32(3):75-79
生物滞留设施可以有效削减降雨径流,并通过过滤、吸附和生物降解去除雨水径流水中的氮、磷、多环芳烃、油脂、重金属、细菌和病毒等,其主要设计参数是:暴雨重现期、面积、稳定下渗率、下凹深度和淹水时间。建议改造城市附属绿地为生物滞留,加快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燃料燃烧过程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体健康,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管理控制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以85台小型燃油锅炉(≤10.5 MW)燃料特性分析数据和污染物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在用燃油品质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现状,讨论了小型燃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控制的潜力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对燃油品质的管理控制是有效控制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分别有95%和98%燃油的灰分和含硫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所有测试锅炉PM排放浓度远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3271-2001)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限值,有90%以上的锅炉达到GB/T 13271~2001中SO2最高允许排放限值,有84%的锅炉达到GB/T 13271-2001中NOx最高允许排放限值;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小型燃油锅炉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控制处于中等水平,应当适时开展对有害空气污染物的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水葫芦压榨液厌氧发酵过程物质的变化,分析了水葫芦压榨液的发酵液(简称发酵液)对青菜种子发芽及后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发酵能显著降低压榨液中的COD,在厌氧发酵结束时,COD从5 377.0mg/L下降到730.0mg/L,下降86.4%;TN从126.6 mg/L下降到79.7 mg/L,氮素流失37.0%,且主要发生在厌氧发酵初期;TP从31.1 mg/L下降到25.0 mg/L,下降19.6%;发酵液中悬浮物(SS)和可溶性固体(DS)分别下降到719、600 mg/L.分别用蒸馏水、水葫芦压榨液和各阶段的发酵液(发酵时间分别为6、20、27、30 d)进行青菜种子发芽试验(历时10 d),平均发芽率分别达到79%、54%、51%、82%、87%、89%.在10 d的青菜苗生长时间内,平均苗高与发酵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发酵液具有作为植物液体肥料使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7.
不同规模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在上海市农村污水处理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采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地区的污水在技术上、经济上和运行管理上都是可行的,值得在农村地区推广.同时,解决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在上海市农村污水处理应用过程存在的诸多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了多种防止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发生堵塞雍水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8.
39.
彭犇  邱桂博  王晟  吴朝昀  李建军  吴龙 《环境工程》2018,36(11):158-161
目前我国的钢渣主要采用热闷法,但热闷过程中曾产生爆炸。对热闷过程可燃气体产生机理和爆炸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了气体检测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钢渣热闷过程产生的可燃气体主要是H_2,降低钢渣入罐热闷温度能够显著降低H_2产生量,可通过打水量等辊压破碎工艺参数进行调节。并通过热闷罐顶排气口改造和通氮气措施促进罐内H_2外排,确保热闷完成后罐内H_2浓度在爆炸极限内。  相似文献   
40.
针对十堰~卧龙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基于ArcGIS平台研究了塔基对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的影响,构建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土地利用转移态势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西沟、赛武当和丹江口库区3个自然保护区中,林地转出强度(RT)值分别为1.068、1.24、1.023,灌草地RT值分别为1.067、0.75、0.954,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出强度和整体土地利用转出强度均较弱; 3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用地动态度(KT值)分别为+8.15、+7.2和+0.72;土地转移后,3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从初始阶段的0.35%、0.32%、3.36%增加至0.385%、0.34%、3.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