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泥石流对不同岩性的敏感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岩性在泥石流相关的科学研究中也难以量化使用。本研究选择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采用工程地质岩组划分方法,将研究区的地质岩性分为14个工程地质岩组;进而引入岩性敏感度计算公式Fn = Nn / Sn,分析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点分布与地质岩组的相关性,计算出泥石流对各地质岩组的敏感值。在ArcGIS 90平台的支持下,根据泥石流对岩性的敏感值,将研究区的地质岩性进行量化分级,划分为4个敏感性等级,并将本研究成果应用到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应用中。本文选择坡度、岩性、断裂、植被和人类工程活动等5个影响因子为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价指标,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绘制研究区的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图。本研究结果与研究区已有的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基本吻合,充分证明本研究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进而可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价以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方法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探究农业废物是否能吸附去除抗生素以及不同抗生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通过对玉米芯的理化特征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析,研究了玉米芯对磺胺甲恶唑(SMX)和甲氧苄啶(TMP)的吸附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在只含有单一抗生素(初始浓度为10 mg/L)、温度为25℃、玉米芯浓度为25 g/L的体系中,玉米芯对SMX和TMP吸附量分别为131.18和358.75 mg/kg;在同时含有SMX和TMP的体系中(初始浓度均为10 mg/L),玉米芯对其的吸附量分别为131.02和358.74 mg/kg,SMX和TMP之间为非交互吸附过程。在2种体系中,SMX和TMP的吸附均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较好地拟合了SMX的吸附过程,而Freundlich等温线对TMP的拟合效果较好。SMX吸附主要为静电作用、π-π堆积作用,且以静电作用为主;TMP吸附主要通过疏水分配、π-π堆积作用和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73.
正企业在自身缺乏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技术和人员的情况下,不得不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帮忙,但服务机构的咨询指导有时会导致企业成为"甩手掌柜",而第三方服务机构并不能代替企业在创建过程中的角色,每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情况都是大相径庭的,笔者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应该以企业为主角,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支撑双向推进,二者应认清自己的责任,共同建立能够帮助企业不断发现安全管理不足并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74.
微塑料(MPs)是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但其对周围海水微生物的影响尚不明确。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处理人工海水中细菌16S rRNA V4高变区,分析了不同粒径PS-MPs污染对海水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杆菌门和拟杆菌门是水体中的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在PS-MPs处理后发生了显著变化,粒径不同影响有所差异。PS-MPs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水体微生物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基于FAPROTAX数据库功能注释,发现虽然PS-MPs对海水中生物化学循环影响较小,但2μm和10μm PS-MPs处理水体中可能参与人类和哺乳动物肠道疾病、病原体败血症、病原体脑膜炎等疾病的细菌相对丰度增加。上述结果为MPs污染对海水生态系统的毒作用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5.
正对于生产经营单位来说,安全生产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都知道,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担负监督管理责任,至于监督管理的重点,笔者总结为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严格企业安全准入。安全监管要从源头开始管,企业正式生产前,需要检查其"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  相似文献   
76.
为解决传统管状土壤生物电化学系统(SBES)应用中因土壤传质效率低导致的修复半径有限的问题,借助水平定向钻机设备构建了水平碳纤维刷耦合SBES的新构型,通过搭建水平电子通路促进远端石油污染物降解,探究水平碳纤维刷SBES构型对土壤总石油烃(TPH)降解的最大作用半径。结果表明:在启动80 d后,水平碳纤维刷SBESs构型的TPH去除率可达到46.4%~49.0%,比垂直SBES提高了169.8%~184.9%,相较于自然降解处理组提高了358.4%~385%,微生物输出的最大电流密度达到21.7~35.8 mA/m2。水平碳纤维刷耦合SBESs构型的最大作用半径为136~138 cm,是垂直SBES的1.48~1.50倍。综上,水平碳纤维刷耦合SBES强化了微生物石油烃降解及扩展了作用半径,可为SBES在工程应用领域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新型填料A/O生物滤池处理低碳氮比农村污水脱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碳氮比导致低污染农村污水生物处理时出水总氮(total nitrogen, TN)质量浓度高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问题,以普通砾石A/O生物滤池为对照组(1号),采用芦竹和活性炭分别作为缺氧段和好氧段填料的A/O生物滤池(2号)处理人工模拟农村污水并研究其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 NH~+_4-N)和TN质量浓度分别为(79.47±14.21)、(34.49±2.08)和(34.73±3.87)mg·L~(-1)时,两套装置对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00±7.00)%和(89.00±10.00)%、(90.00±2.00)%和(97.00±7.00)%、(37±15)%和(68±7)%,表明添加新型填料芦竹和活性炭能显著增强A/O生物滤池对NH~+_4-N和TN的去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 1号装置中参与硝化过程的微生物主要为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 2号则是变形菌门和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共同作用;1号装置缺氧段中发挥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细菌门类包括Chloroflexi(绿弯菌门)、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和Planctomycetes(浮霉菌门),而2号缺氧段中则主要是拟杆菌门、变形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Patescibacteri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结果表明, 2号装置中生物膜的硝化功能基因(amoA和Nitrospira 16S rDNA)、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nosZ、nirS和nirK)和厌氧氨氧化功能基因(ANAMMOX)丰度均高于1号装置,除narG和nosZ基因外,其余几种都有1~2个数量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8.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降水化学特征的变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7年-2010年降水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分析,探讨其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不同降水形态、不同供暖季节和不同监测点差异性。结果表明:各年和月之间pH值具有波动变化特征,降雪和降雨两种降水形态、供暖季节以及各监测点对pH值影响较小。电导率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2007年-2010年电导率均值呈递增趋势。各月份之间电导率差异较大,2007年具有一定季节变化,2008年-2010年季节变化不明显。不同降水形态、供暖季节和各监测点之间差异显著。多数情况下,降雪和供暖季电导率高于降雨和非供暖季。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加准确了解城市的降水化学特征变化动态,需要增加监测点位。  相似文献   
79.
11月20日上午,廊坊市召开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2007年环保专项行动总体情况和2008年工作进展情况,市监察局负责同志向全社会和新闻媒体通报了挂牌督办18家环境违法企业关停整顿时限要求。  相似文献   
80.
基于淮河蚌埠闸以上地区60个站点1961—2015年气象数据,计算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Relative Moisture Index,M),以冬小麦干旱作为农业干旱的代表,分析生育期内冬小麦干旱与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并通过游程理论识别30场主要干旱事件的历时、烈度及重现期频率,展开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冬小麦生育期内农业干旱旱情年占比均高于气象干旱,年际差最多年份均发生在冬前生长期;(2)空间上,全生育期和各个生育期内的冬小麦干旱和气象干旱呈纬向分布,由南至北旱情逐渐加重,冬小麦干旱75%以上中旱占比发生在越冬期至灌浆成熟期,气象干旱仅在越冬期出现;(3)冬小麦干旱相较气象干旱存在延时,且烈度大于气象干旱,平均历时分别为18.8旬和17.3旬,平均烈度分别为12.2和9.9;(4)气象干旱历时达到1.28旬或干旱烈度达到3.35时,便会引发冬小麦干旱,且冬小麦干旱历时、烈度重现期频率大于气象干旱,农业干旱较气象干旱持续周期更长、频率及强度更大,气象干旱加剧农业干旱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