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实际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控制 A 段水力负荷在 22.01m3/(m2d),气水比为 6:1,研究了 B 段气水比分别为 3:1、2:1 和 1:1 时,反应器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出水稳定,当 B 段反应器的气水比为 2:1 时,去除效果最佳.B段具有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征,当气水比较低时主要进行短程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对B段反应器0.9m高度处的生物膜进行了静态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的比硝化速率为 1.458mg NH3-N/(gMLSS·h);当 DO 和 pH 值等影响因子适宜的情况下,有机碳源的存在不影响硝化作用的进行;反硝化过程中,对亚硝酸进行反硝化的速率比对硝酸盐进行反硝化的速率高 1.15 倍,缩短了反硝化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72.
废水中汞离子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荣  王琳  易辉  李新贵 《化工环保》2007,27(2):135-138
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自身最新研究工作,论述了去除工业废水中汞离子的化学沉淀法、微电解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吸附法对含极低浓度汞离子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合成的新型导电性聚芳香胺对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十至数百mg/L的溶液中汞的去除率在99.99%以上,在含汞工业废水处理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3.
新型复合混凝脱色剂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迪  王琳  王娟 《环境科学》2007,28(6):1285-1289
针对某印染厂生产废水,以COD和色度为指标,用混凝试验方法研究了新型复合混凝脱色剂SE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探讨了SE投加量及pH值、沉淀时间、搅拌强度对其混凝效果的影响,利用SE与 PAC 和PFS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E可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中的COD和色度,当pH为8~10、沉淀时间为30 min、搅拌强度为75 r/min、投药量为155 mg/L时,去除效果最佳,COD和色度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3%、94%;相对于PAC 和PFS,SE产生的絮体大而密实,沉降速度快,产生污泥量少,药剂用量少,最佳出水水质为:COD为139 mg/L,色度为37.证明SE是印染废水处理高效实用的复合型混凝剂.  相似文献   
174.
氨在室内空气中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1-4],氨的测定方法较多,其中靛酚蓝分光光度法(GB/T18204.25 2000)录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操作较复杂,为此对操作步骤中的温度和显色时间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5.
研究了二苯胺磺酸/1,8-萘二胺共聚物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二苯胺磺酸与1,8-萘二胺共聚时物质的量比以及吸附操作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质的量比为30/70的共聚物表现出最大的吸附容量;30℃时吸附处理初始浓度为8.00mmol·L-1的铜离子溶液,其吸附容量为28.0mg·g-1,60℃时增加到38.0mg·g-1.共聚物对Cu2 的吸附符合准二级模拟方程.最后提出了共聚物链上氨基/亚胺基对铜离子的络合吸附及离子交换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76.
针对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管理现状,提出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积分管理制度并试行。通过结合监测活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上岗证积分的量化考核,改变以往上岗证静态管理的模式,加强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日常监督,发掘上岗证的新用途。该制度的实行加强了质量管理环节的部门联动,实现将质量问题落实到技术处罚,有助于缓解一线监测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对立情绪,理顺质量管理的关系,从而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77.
紫外光度法测定海水石油类质控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76家"近海网"成员单位海水石油类测定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信息,结合实验室数据,采用控制图法确定了紫外光度法测定海水石油类质控指标限值,包括萃取剂透光率、检出限、校准曲线斜率、平行样偏差等。  相似文献   
178.
基于丙酮萃取分光光度法,对叶绿素a测定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单因素重复试验对冻存时间、冻存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细胞破碎方式、萃取剂浓度及萃取混合液提取方式等7方面的测定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为:水样经过抽滤后,置于-25℃低温冰箱中冻存12 h后取出,在常温下加入分析纯丙酮,用力振摇2 min至滤膜充分粉碎后定容到10 m L,静置不超过0.5 h,在离心机内以4 000 r/min的速度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比色。  相似文献   
179.
恶臭监测嗅觉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恶臭污染监测技术的比较分析,阐明了各类恶臭监测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指出嗅觉测试法在目前技术水平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依据古典心理物理学中最小可觉差法及平均差误法对欧洲EN13725标准方法和中国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2种实验方法的特点。古典物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的经典研究技术,主要用于外界刺激对人的感觉器官作用的测试技术。其中最小可觉差法是采用已知"标准刺激"对未知的"比较刺激"进行比较的感受阈值测定方法。平均差误法则是将"标准刺激"阈值视为零,并将接近零的平均实验结果作为感觉阈值的测定方法。在欧洲嗅辨实验所用的"标准刺激"为标准臭气样,而中国嗅辨实验暂时没有标准臭气样品,仍依据嗅觉阈值为零的概念进行恶臭样品实验。通过多年对嗅辨员的考核经验,总结了人的嗅阈值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标准臭气样品的制备研究方法,提出培训嗅辨师以增强对环境恶臭污染识别能力的观点,借以深入理解恶臭嗅觉测定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0.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比较了生态安全与其他相关概念(生态风险、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对生态安全理论框架(PSR、PISR、DPSIR、DSR和DPSER)和评价方法(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物元分析法、生态足迹、景观生态安全模型、数字生态安全模型)进行的总结,分析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